41、接受采訪
吃完飯到了一點鐘果然有人給自己打電話。
說是媒體的,已經到明渾的錄音棚門口了。
看樣子也是吃了飯就直接過來了。
來的不是一個媒體,是很多的團隊。
互相介紹了一下就開始了采訪環(huán)節(jié)。
沒有攝像機,就是幾只錄音筆。
采訪人員不是電視臺的,都是一些網上有很多粉絲的娛樂圈博主。
他們的采訪都是紙面形式的,時間太短了,能最快聯(lián)系到的只有這樣的媒體了。
當然他們在網絡上的影響力也是不小的,只是沒有視頻影相而已。
剛好方青也很滿意,他還不想這么早就暴露自己的長相。
“請問你對網絡上說你抄西方音樂風格的聲音怎么回應呢?!?p> “我沒什么好回應的,華國的音樂方面確實是不如西方的,我們還是要努力的進步,師夷長技以制夷?!?p> 記者點點頭,把自己想好對方青的話的評價記在手機的備忘錄上。
“錄音棚里實在錄制今天早上更新的新歌嗎。”有記者發(fā)現錄音棚里明渾正在錄歌。
“沒錯?!狈角帱c點頭。
“出新歌是為了回應他們證明自己嗎?”
“算是吧,之前一直在書里寫周董是一個引領華流開創(chuàng)時代的人,現實里一直沒有做到,現在只是兌現一點點,讓大家看到周董的態(tài)度?!?p> “為什么這次選擇明渾來演唱這首歌呢?”
“明渾是周董第一張專輯的翻唱,對我和周董都有很大的意義,所以這第一首華國風我也準備交給他來演繹?!?p> “華國風?是什么?新風格嗎?”
“沒錯,是周董首創(chuàng)的新風格,融合華國文化并適應全球經濟發(fā)展趨勢,有著獨特魅力的新形式?!?p> “可以詳細講講嗎?”
“華國風多采用‘宮調式’為主旋律,樂器上也主要選擇華國樂器,唱法、題材也都是具有華國味道的?!?p> “那你覺得你的華國風和我們華國的傳統(tǒng)歌謠和戲曲有什么關聯(lián)嗎?”
“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周董的華國風可以做到三古三新,即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p> 方青在采訪中一再提到周董,就是想給記者留下印象,不過好像記者還是認為歌和‘華國風’這個新形式就是自己創(chuàng)作的。
“您為什么要設計周董這樣一個人呢?!?p> “我覺得華國的音樂已經在世界上沉寂太久了,好像連國人都忘記了我們當初的強盛?!?p> “所以才需要一個人站出來,給所有的音樂人指明方向,但這個人又不適合是任何人?!?p> “這個位置太容易被神化了,而且也很不穩(wěn)定,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p> “同時我也不認為誰有這個資格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就在書里設計了這么一個人物?!?p> “他有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過人的天賦,對音樂的敏感,最重要的一點是,他足夠的愛國,為自己是華國人而驕傲?!?p> “那你為什么把他設計成蓬萊人呢?”記者繼續(xù)問道。
網絡上根據周董的幾首方言歌曲還有大概的故事已經猜到了周董就是蓬萊人。
方青笑而不語,笑容讓人感覺意味深長。
見方青不說話,另一個記者繼續(xù)提問。
“網絡上一直有人在質疑你的唱功,認為滑板鞋就是你真正的水平,也有人說滑板鞋這首歌很難唱,對此你怎么評價?”
“滑板鞋確實難唱,我也練了好久才能做到不跑調?!?p> 這么回答就很容易讓人誤會,不過方青這么說也沒錯,好不容易發(fā)現一首自己不會跑調的歌,肯定要狠狠的練啊。
但別人聽到他這么說肯定不這么想啊,肯定想的是唱別的歌輕輕松松,是因為這首歌的調不好掌握才練了好久的。
“有人在網上說你小說寫的不好,這件事你怎么看?”
“有人說嗎?我怎么不知道?”這次輪到方青吃驚了,他是真沒看到過相關的消息。
“有作家協(xié)會的作家評論你的書撇去歌曲連小學生作文都不如,偶爾才有幾句算得上是情節(jié)完整的句子?!?p> “情節(jié)完整的肯定是我自己寫的,小學生作文一定是我復制的書友群群友的內容?!狈角帱c點頭一臉嚴肅的回答。
他是絕對不會承認自己書也寫的不好的。
“那么您的個人信息方便透露嗎?比如名字,年齡,學校?!?p> “不要透露,我還是想正常的完成學業(yè)?!?p> “那好吧,還有最后一個問題,您有女朋友了嗎?”
方青看著面前的女記者,看起來都有三十歲了,應該不會是對自己有想法,應該就是單純的想要八卦一下,就直接回答道。
“沒有,母胎單身?!?p> 后面就沒有什么問題了,閑聊了幾句,請了媒體的朋友們喝了一杯奶茶就都放他們回去趕稿子了。
他們準備在晚上之前把稿子趕出來,到了第二天說不定就蹭不到這個熱度了。
....
到了晚上明渾終于把完整版的歌曲錄制好了。你可以永遠相信明渾!
只需要稍微做一下后期就可以直接發(fā)出去了。
按照他們錄音棚的速度,用不了一個小時級可以完成。
見到歌曲的成品方青的心情也好了。
點開音頻聽了一下,果然就是這個味道。
終于再一次聽到了中國風歌曲。
當然在這個世界是不能這么叫的。
應該叫華國風,不過沒有差很多,國家的歷史和發(fā)展經歷都是差不多的。
只是在明星藝人的方向和自己原來的世界有所不同。
點了外賣奶茶,再次犒勞都來幫助自己的人們,
等他們全部錄好之后方青還打算請他們吃一頓好的。
又等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東風破》終于做好了。
喝著奶茶聽著最終的成品。
就是周董的那個味道。
明渾在這段時間也有點研究。
好像方青心里的周董就是這個風格。
所以不管是席楓的版本還是惠子鑒的版本他都有仔細的琢磨。
勉強領悟了一點點的神韻。
這樣唱出來的《東風破》就更有周董的味道了。
方青很滿意,這樣網上就不會再說自己和周董只會抄西方的風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