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有我想象中那般吃驚。也是,都是在武則天身邊成長起來的人,我們都很清楚,世人皆有野心。
其實,如果到了韋氏和安樂公主這般地步,還沒有一點點野心的話,要么太過愚蠢,要么便是大智若愚,或者說,根本就是圣人。
尤其是,李重潤的死,也客觀上使她們看清楚了李顯的為人。因而,她們也清楚,如果想要更好的生活,也只能依靠自己。
雖然,這引起了太平公主的極大不滿。我也清楚,她并不是因為我沒有選擇幫她,而僅僅是擔(dān)心我罷了。
果不其然,太平公主覺得我根本沒必要摻和進去。在她看來,我完全沒必要跟她們母女倆有過多的牽扯。
在她看來,韋氏和安樂公主徒有一番野心,實際上根本做不成什么事。尤其是,如果沒有我的幫助,她們可能什么事都做不成。
雖然,我確實是有點認同她的觀點,韋氏和安樂公主,確實是野心遠大于才華。
但我并不認為,她們母女倆便注定就這么碌碌無為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既然她們擁有如此磅礴的野心,那么,她們便應(yīng)該要學(xué)會好好努力。假以時日,說不定她們確實可以走到很高的位置上去。
況且,我身在權(quán)力漩渦之中,便不可能獨善其身。比起跟其他人勾心斗角,我寧愿選擇韋氏和安樂公主。
雖然,她們也精于算計,可是我也曾經(jīng)看到過她們的人性。因而,我是相信,她們并不會害我的。
再加上,身處我這個位置,也很難有人可以撼動我的存在。如果要動我,還得掂量掂量自己幾斤幾兩。
很多年不曾當過出頭鳥了,我也不介意見識一下,真正的出頭鳥,是一個怎么樣的感覺。
主要是,我也是時候感受一下,有多少人有實力并且有想法與我對抗。而今是我的敵人,有朝一日也會是我的阻礙。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太平公主想要在皇位中脫穎而出,那么,這個皇位斗爭的水越渾濁越好。
水足夠渾濁了,太平公主才更有可乘之機。雖然,這一層,我還是不要對她說了,這些事情,我做了就足夠了。
如果我跟她說了,難免會讓她有所擔(dān)憂,而且可能會讓她有壓力。我沒必要告訴她那么多,就像,其實我也知道,她背地里也為我做了不少。
不過,皇位斗爭比起朝堂斗爭要好一些的一點便是,沒有那么多的無辜之人。
坦率而言,只要是牽扯進朝堂斗爭的人,就沒有幾個是無辜之人。就像我,如果問我手上有沒有人命,我只能說,可能是有的。
我不曾親手處理過誰的性命,但是,在這個權(quán)力頂峰,我不可避免地會傷害到一些人的性命。
只是,讓我有些沒想到的是,威脅我的人,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多。反而,很多也只是嘴上表達些許不滿。
表達了不滿之后,沒多久就選擇了接受這件事。幾乎沒有任何人在暗地里給我使絆子。
坦率而言,我覺得有點不正常?;蛘哒f,非常不正常。說不定,在不遠的未來,有非常糟糕的事情在等著我。
不過,我也并不在意那么多了。反正,我可以確定的是,我現(xiàn)在還可以過一段時間不錯的日子。
而接下來,便是李顯徹底地原諒了武三思。具體發(fā)生了什么我并沒有那么清楚,反正就是韋氏在其中幫了大忙。
也是這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韋氏和武三思,在很早之前,有過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guān)系。
我這才知道,歷史上誠不欺我,他們還真是青梅竹馬的關(guān)系。雖然,可能不一定有那么多的曖昧,但關(guān)系總歸還是不錯的。
看來,之后他們的私通,也有可能是真的。畢竟,他們現(xiàn)在就在眉來眼去,這也是有跡可循的。
至于安樂公主,也早就知道他們兩個之間的關(guān)系了。她的態(tài)度是,不支持不反對。
也是,韋氏雖然管李顯管得緊,也不可能完全地拴在她身邊,而且李顯玩得也挺花的。
他對韋氏的那種話,對韋氏的言聽計從,其實更多的還是停留在表面上。李顯也會喜歡那種身份地位很低的人來舔他。
以我的觀點,韋氏接受武三思,可能也只會是時間問題。畢竟,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是互相需要。
只是,我們在同一點都達成了一致,不能讓李顯發(fā)現(xiàn)。這并不是那么有難度,畢竟李顯從來不是一個關(guān)心細節(jié)的人。
而這個時候,崔湜改任考功員外郎。神龍政變,也讓他升官了。畢竟,他忠于的是五王之一的恒彥范。
而今,桓彥范執(zhí)掌朝政,聽聞武三思已經(jīng)和李顯走得很近了,有些擔(dān)心,于是將崔湜派到武三思身邊,讓他暗中探聽消息。
只是,這么一派出去,崔湜便再也沒有再回來,這也是后話了。至少在表面上,崔湜從恒彥范的人,變成了武三思的人。
很多人都以為崔湜是武三思的人,其實,這是我的人。不過,他而今并不完全是我的男寵,而算是我這一派還比較重要的大臣。
其實,這也是因為,他既是我的男寵,又是我這一派的大臣。因為他的身份是復(fù)雜的,我無從從中界定。
只是,讓他徹底地從恒彥范的人變成武三思的人,這倒不是我的建議??赡埽彩撬约喊l(fā)覺,自己在恒彥范那里的身份地位并沒有那么重要。
這個男人,頭腦還是很不錯的。簡而言之,他很適合在官場上生活,就仿佛生來便當如此。
后世有很多人認為,中書侍郎崔湜就是因為與上官婉兒在外宅私通,后被引以為相的。
這個說法,對也不對,對的一點是這些事情某種意義上都是事實。不對的一點是,這其間沒有任何的邏輯關(guān)系。
崔湜每一次的提拔,要么是因為恒彥范,要么是因為武三思。至少在明面上,與我無關(guān),我也從來都不會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