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安樂公主一做這件事情,順便就掀起了軒然大波。朝堂上,支持的反對的還有觀望的都有。
好在,在短期之內(nèi),安樂公主的名譽得到了一定的恢復(fù),因而民眾間并沒有那么反對。
這也是前期打了一定的基礎(chǔ),而今起碼是都城的人們都知道,安樂公主府有定期施粥的傳統(tǒng)。
不僅如此,沒有收入來源的人們,也可以去公主府尋求幫助。要么公主府提供資助,要么也可以去公主府學手藝。
雖然太平公主和我也有在做這些事。不過我們的規(guī)模都沒有那么大,而且主要還是再給太平公主造勢。
同時,也讓我得到了一個新的情報,那就是,原來李顯是支持李裹兒成為皇太女的。
雖然,作為皇帝,他不可能暴露他的真實意圖。但是,我卻發(fā)現(xiàn),李顯在得知了這件事后,突然還是幫了安樂公主一把。
表面上他的態(tài)度是模糊的,但是他的那些親信卻開始偷偷地幫著安樂公主一派。
而且,他還裝作并不在意地咨詢我安樂公主是否適合當皇太女,而我也裝作不在意地隨口說了一句。
當然,我也不可能表示贊成,我只是客觀地點出了安樂公主目前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在勢力均衡方面的問題。
這些是誰都能說的,甚至整個朝堂上基本上都可以公認的事實。因而,我說出來也無傷大雅。
以及,我佯裝無意識地提了一句,傳統(tǒng)一派大臣不會同意的。不想,李顯卻突然提到了五王,最傳統(tǒng)不過五王。
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總不能是李顯可能會把所有阻礙安樂公主成為皇太女的人都處理掉吧?
而我也正是從這個細節(jié)處發(fā)覺,李顯其實是支持安樂公主的。然而,他也不可能說得太過明顯。
可是,他好像是真心想把皇位給安樂公主的。我甚至明顯地察覺到,他有給在安樂公主鋪路了。
然而,反對勢力還是非常雄厚的。這里指的不是太平公主為首的假反對勢力,而是真的反對勢力。
而主要反對的,也就是太平公主和左仆射魏元忠了。比起太平公主的做做樣子,魏元忠非常反對,直接勸諫不可如此行事。
不僅如此,以魏元忠為首的那一派傳統(tǒng)大臣,都對此表示強烈地反對。不過如此一好,這樣一來,他們也就都通通暴露了出來。
不過,魏元忠嫉妒武三思專權(quán)用事也不是一天兩天,他的憤慨之情世人皆知,沒人會不知道魏元忠總想除掉武三思。
只是,他一直沒能做出什么事情,皇帝也一直不聽從他的意見。于是,后來便隨波逐流,不再直言進諫。因而我一直以為,魏元忠變了。
起碼他不再那般執(zhí)著于什么公平正義了。其實,這樣反而更好,畢竟這樣會更容易貼近這個朝堂。
然而這件事一出來,他倒是站了出來。也就說明,他不執(zhí)著是不執(zhí)著了,但是他歸根結(jié)底還是一個非常傳統(tǒng)的人。
因而,以他為首的大臣,依然在強烈反對安樂公主成為皇太女,為此他不惜去史館找了一堆史料。
其實,也簡單,可以委屈一下武三思。比如說,讓安樂公主帶頭打壓武三思,讓武三思失去一部分權(quán)力和地位。
只是,這件事也就需要在與武三思的協(xié)商中進行了。安樂公主假裝打壓武三思,武三思再假裝被打壓。
準確而言,這就是需要演一場戲。不過,我倒是覺得,這場戲是值得一演的。
至于后來的武家,就得看安樂公主會如何打壓了。反正,等到安樂公主登基,再讓孩子姓李也不遲。
而李家,繼續(xù)當著皇帝;武家,則繼續(xù)當著外戚。一切都沒有改變,這也是個頗為不錯的事情。
不過,前提還是,我需要搞清楚魏元忠到底是怎么想的。因而,我還需要找時間去跟魏元忠聊一聊。
因而,我的這一計劃,我暫時并沒有告訴安樂公主和太平公主。只是我的一個初步想法。
畢竟,如果真的和武三思就此事協(xié)商的話,付出的代價恐怕不小。不過,為了更多的權(quán)力和更高的地位,我也清楚武三思肯定會答應(yīng)。
于是,我特意地去史館找資料,我要的是上官家的資料。史官們雖然不怎么歡迎我,但是事關(guān)上官家,他們不可能阻攔我。
而我這一次,也是為了偶遇魏元忠。史書中有一種讓人放松的氛圍,雖然,如果不是事不得已,我也不愿意做到如此地步。
在歷史面前,我也不愿意露出我如此狡猾囂張的模樣??墒?,這也沒有辦法。我會盡可能地,不那么圓滑世故。
果不其然,我遇見了魏元忠。而他在翻看的,正是那些太子們的記錄??礃幼?,他進行得也差不多了。
而我手上,是一些零零散散的記錄,是一些初唐的詩集。不出意外的話,這應(yīng)該也是我最后那么幾次來到史館了。
本來,我準備想辦法先引起話題。不想,魏元忠卻率先跟我聊起了上官家的事情,這也是他第一次跟我聊起這件事。
不過,讓我大吃一驚的是,魏元忠,居然還知道不少我目前不知道關(guān)于上官家的事情。而且,還有一些東西,是很小的細節(jié)。
我也是難得地聽到了關(guān)于我生身父親的一些情況,畢竟祖父鋒芒過盛。而我也是不小心忘了,魏元忠也是那一代的人。
這也是意外的一些收獲。因而,我自然也就趕緊聽他說完,之后我又請求他幫我宣傳上官家的一些事情。
魏元忠自然而然地也就答應(yīng)了。只是,我沒有太明白,他之前怎么沒有提及。我這么想了,我也就問了他。
魏元忠則說,他之前,確乎不太信任我。不過,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觀察,發(fā)現(xiàn)我是一個不錯的人,就告訴我了。
而我也發(fā)現(xiàn),魏元忠的姿態(tài),逐漸地變得放松了起來。于是,我也就順勢問他,他在找的是什么東西。
順理成章地,他就跟我聊起了關(guān)于安樂公主奏請當皇太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