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想的是等他解決完東突厥后,在慢慢的通過一些手段來解決嶺南兩道之事。
本來近期他都準備出手了,誰知道出了柴哲威這事,直接打亂了他的計劃。
而且按照柴哲威給出的計策,未來數年,他的重心還會放在北方,畢竟整要是想柴哲威所說那樣,能順利的拿下東突厥,那么兵發(fā)高句麗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畢竟拿下高句麗,可以說是李世民的一大執(zhí)念,更是無數燕趙之地百姓的執(zhí)念,要知道當年隋煬帝楊廣三征高句麗,燕趙之地都是征兵和行軍必經之地,加上燕趙之地本就和高句麗接壤,摩擦本就不斷。
所以要說那個地方的人最恨高句麗,那一定非燕趙之地莫屬。
而且這高句麗,還曾在隋煬帝楊廣三征高句麗兵敗時,用無數華夏子民頭顱鑄京觀,這是任何一個有遠大抱負的帝王所不能容忍的事。
并且這些年高句麗王,一直對大唐的關系都是那種十分曖昧的情況,且每逢中原王朝有所動蕩,這高句麗就會在邊境之地搞風搞雨。
本來此時的大唐就要防備西北吐谷渾,吐蕃,以及西域諸敵,這高句麗時不時搞一下,是人都煩。
而且要是以后對吐谷渾用兵,或者對吐蕃用兵,高句麗在背后捅一刀,讓大唐出現兩線作戰(zhàn),這實屬不妙。
在加上,前隋多次對高句麗用兵,且都死傷無數,這仇恨已經擺在那里,他李世民到時候對其用兵,那整個大唐民間的反對聲就會小很多。
畢竟用兵打戰(zhàn),用的都是那一條條鮮活的生命,這要是沒有一個合理的理由,只是單純?yōu)榱怂^的開疆拓土的打,底層百姓能罵死你。
他李世民可不想落的和漢武帝一樣,背上一個窮兵黷武的罵名。
所以有的選,自己當然是選高句麗了,這要是能滅了高句麗,先不說收回華夏故地的功勞,單單自己做到了隋朝兩位皇帝數次不曾做到的事,也能讓他在史書上狠狠留下一筆。
而且打下高句麗,大唐的國土面積更大這也是一大好處。
如此多的好處之下,他李世民還有什么理由不打高句麗。
只是他一直都知道,以大唐目前的情況不宜動手。
但現在不同了,那么好的機會放在自己面前,為什么不打。
所以在李孝恭,李績率兵在打東突厥時,他已經秘密讓工部開始重啟前隋大型戰(zhàn)船的建造工作。
只是這個一直都是在秘密進行,同時水軍的修煉也就此展開,不過此時的大唐并沒有什么厲害的水軍將領,這次訓練水軍的人,也是個門外漢。
而且說是訓練水軍,其實更多的不過是訓練他們駕駛戰(zhàn)船和登陸,至于說在海上戰(zhàn)斗那就是無稽之談。
甚至于說,就是駕駛戰(zhàn)船,也都是以那些江河湖海的模式來進行。
畢竟大唐此時可沒什么水軍,或者說自從隋煬帝楊廣第一次征高句麗損失慘重后,大隋水師就已經一蹶不振,之后幾十年間,更多的都是陸戰(zhàn),水師也就慢慢成為了在內河的產物。
所以現在李世民要重啟水師,特別是那種海戰(zhàn)之師,難度不可違不大。
不過只要有皇帝能重視水師,大唐的水師還是能發(fā)展起來的。
而且這提前了幾十年,未來的大唐水師只會更加強大。
當然建設水師所需錢糧那可是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李世民居然敢下這么大的決心。
主要還是因為,這新紙的出現,和活字印刷術的出現。
這不這才短短十數日,將作監(jiān)的匠人在制作出活字印刷術所需的活字模板后。
大量的書籍已經開始在長安市面上販賣,這僅僅一日,就賺了近百萬錢。
在加上大量的新紙面市,這又是一筆豐厚的錢財。
這一下李世民腰包鼓了起來,自然也不怕這水師所需巨大的錢糧了。
不過相比于長安城內外的紛紛擾擾,在霍國公府,那又是另一番天地。
特別是隨著柴哲威身上的傷好了之后,更是如此。
當然有高興的就有悲催的,而這悲催的就要數柴令武和李承乾這倆難兄難弟了。
自從柴令武身體好了之后,他也被自己大哥拉著跟李承乾一起訓練,而且還是風雨無阻。
每天起來就開始跑步前往東宮,在接到李承乾后,在一起跑回來起初柴令武別說跑一個來回了,就是單單跑到東宮都能把他累個半死,在跑回來那就是癡人說夢。
不過好在柴哲威還算有人性,并沒有真讓他跑回來,不然這小子基本上就廢了。
這長跑結束后,固定的馬步訓練,當然這也是從簡單開始。
一步步的突破極限,現在兩人都能站滿小半個時辰了,而這可是他們近一個月不斷訓練出來的。
不過有了這樣的進步,那手上的力量訓練也不能少,馬步端槍就是最好的修煉。
這不但能鍛煉他們下盤穩(wěn)定性,也能練習他們的臂力,同時也能讓他們慢慢熟悉手中的長槍。
當然了這樣的訓練之后,軍人的服從性他們也要學,而這就簡單多了,站軍姿,齊步走,正步走,這東西就是最能體現一個士兵忍耐力和服從性的好東西。
當然,簡單的軍姿當然只是一開始的時候,進階版那才是他們最終的歸宿。
而什么是進階版,那自然就是一動一領了,那東西折磨起人來,簡直能把人逼瘋了。
中間在來個俯臥撐的五種形勢作為懲罰和放松,也就是正常的,齊肩,拳頭,拳頭齊肩,三指。
這一套下來,直接讓兩人都快忘了自己姓什么了。
并且訓練的時候,這文化課也不能落下,畢竟單純訓練,腦袋放空,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他們每次訓練時,柴哲威就拿著書本,在那教他們。
當然與其說是拿著書本教,倒不如說是柴哲威想到什么教什么,這從讀書寫字,到生物地理,甚至連衛(wèi)生常識,他是想到什么教什么,也不管這兩貨能不能聽懂。
反正訓練的時候就這么教,等訓練完了,有不懂的在問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