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儒家在行動,秦律的反思
看著桌案上的紙張,淳于越臉色陰晴不定。
“接下來一段時間,公子辰的仁德之名,恐怕會聞名于咸陽了!”
淳于越的語氣似乎是意有所指。
想到這里,淳于越再也不住,將桌案上的紙張收好,放在衣袖中,然后匆匆的走出了博士學宮。
長公子扶蘇府邸,一輛馬車緩緩駛來,然后一個身著儒生服飾的人走了進去。
“老師,深夜到訪,不知是因為何事?”
扶蘇面容俊朗,大約有二十五六的年紀,自身白色儒生服飾,將他襯托的頗有超凡脫俗的氣質。
“公子可知咸陽城中已經開始售賣紙張?”
淳于越一臉嚴肅,甚至連杯中的茶水都沒來得喝一口。
“自然知道!”
扶蘇點頭,然后從一旁取出一沓紙張,“十二弟也給我送來了一些……”
扶蘇取來一張紙,只見上面已經寫滿了小篆,優(yōu)美的線條在紙張上面格外清晰。
“看來公子非常喜歡這紙張!”
淳于越面無表情。
扶蘇自然知道淳于越話中有話,也不禁正了正面容,道:“老師,今日前來,便是為了這紙張之事嗎?”
“公子認為大秦如何?”
沒有等扶蘇回答,淳于越繼續(xù)說道:“還是說,公子不想成為大秦的二世皇帝?”
“老師何出此言?”
扶蘇面色端正,“無論大秦的二世皇帝是誰,只要不弱于扶蘇,扶蘇自然甘愿輔佐!”
“迂腐!”
淳于越呵斥。
“你認為你將二世皇帝之位讓出來,你就能全身而退嗎!”
淳于越的面孔在昏黃的燭火之下,竟然顯得有些猙獰。
這與他平時的溫文爾雅、曉風和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公子是陛下的長子,且陛下未曾立皇后,這二世之位,就非公子莫屬!”
“單單是這一點,若是其他公子成了二世皇帝,又如何看待公子?!”
“恐怕會視公子為肉中刺,眼中釘!”
淳于越一臉陰狠,這句話幾乎是低吼出來。
“怎么可能??!”
扶蘇不相信,“兄弟之間就聽還兄友弟恭,圣人之言則是如此說,定不會如此!”
扶蘇搖頭,不認同淳于越的話。
“公子如此想,那其他公子可不會如此想!”
簡單扶蘇依舊在自我安慰,淳于越露出恨鐵不成鋼的表情。
他也不在這個話題過多停留,而是說起了。
“既然如此,公子認為公子辰發(fā)明的紙張如何?”
“自然會流傳千古!”
“紙張之利,恐怕每一個士人心中都一清二楚。”
扶蘇說的很鄭重。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淳于越也不否認,卻突然話音一轉,“而發(fā)明紙張的十二公子,恐怕也會青史留名!”
“理應如此!”
淳于越盯著扶蘇的臉,可是他只看到了敬佩之情,卻沒有任何的羨慕、嫉妒等神色。
這讓他心生一種濃濃的挫敗感。
他不甘心,“公子辰發(fā)明了紙張,世人皆會記得他的好,而每一張紙只需要五文錢,無人不稱頌他的仁德?!?p> “恐怕用不了多久,公子辰的仁德之名就會隨著紙張傳遍整個大秦,屆時,扶蘇公子又該如何?”
淳于越使勁的拱火,明目張膽的挑撥扶蘇與嬴辰兩人只見的兄弟關系。
但是深讀圣人之言的扶蘇并沒有任何惱怒。
只是淡淡的道:“那又如何?我知道老師的意思,到時候即使是十二弟成為二世皇帝那也是他比我更有才能!”
“我相信十二弟不會兄弟自相殘殺的……”
……
從扶蘇公子府邸出來的淳于越一臉挫敗,但是心中仍然不死心。
“既然如此,公子無動于衷,可是我儒家卻不能袖手旁觀了!”
心中下定注意,淳于越迅速離去。
不過可以看到,馬車離去的方向,并不是博士學宮的所在地。
……
……
“將這一萬文錢拿去,給造紙廠中的工匠發(fā)一下工資……”
大秦帝國珍物閣之內,嬴辰正在分贓……
不,分錢!
“給造紙廠的工匠發(fā)工資?”
王寶一臉疑惑。
據他所知,造紙廠里面的工匠全都是徭役,除了朝廷提供口糧之外,不需要給任何額外的東西。
似乎看出了王寶心中的疑惑,嬴辰說道:“算了,反正不需要你去發(fā)?!?p> 金錢的獎勵可以激發(fā)工匠的創(chuàng)新意識,或許會有意外之喜。
所謂的徭役,就是朝廷挑選輕壯,免費給朝廷干活。
這就是古代版的白嫖!
真香?。?p> 所以,最后朝廷就沒了!
這也是秦朝滅亡了原因之一!
華夏歷史上的第一個農民起義就是發(fā)生在秦朝。
陳勝、吳廣的故事史記里記載的清清楚楚。
改變秦朝的命運不僅僅只能從科技方面,正所謂科技改變生活,落腳點還得是在民生問題上。
如果想改變秦朝的民生問題,還得在秦朝進行改革,首當其沖的便是現在的秦律!
秦律綱領性文件,則是《商君書》。
換句話說,秦朝的憲法就是《商君書》!
“修憲嗎?”
商君書可是秦朝人的金科玉律,其中,自己的便宜老爹就是《商君書》最忠實的小弟。
“和自己的老爹對著干么……”
嬴辰表示很簡單!
“慢慢來吧……”
分好錢,嬴辰坐上了返回咸陽宮的馬車。
不過坐在馬車上,嬴辰依舊在想著秦律的事情。
嬴辰搖頭,在后世現代人的心目中,依法治國的秦朝讓他們很有好感。
無他;
因為現代也是依法治國!
但是有一點要搞明白,秦朝時期的依法治國和現代的依法治國是兩回事。
秦朝的法律永遠維護的都是貴族的利益,第一目標就是戰(zhàn)爭!
軍功爵制,田畝制度,路引等等!
換句話說,秦律是戰(zhàn)時法律,但是站在都統(tǒng)一六國,實現大一統(tǒng)了,所以。
戰(zhàn)時的律法就不行了!
就得必須改革!
可是改革的話,從哪方面?
“頭痛?。 ?p> 嬴辰搖頭。
秦朝可謂是摸著石頭過河,與后世的天朝一樣。
畢竟都是與之前的國家、王朝不一樣的制度,必須要去探索。
秦律嚴苛,可不是說說的,雖然不想后世儒家黑的那么嚴重,但是空穴不來風。
有錯就改,善莫大焉,嬴辰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