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一言,必須向大王陳說!”
看到杜烈真誠的眼神,劉諶心中有數(shù),便屏退左右。
果不其然,他向劉諶通告了杜禎的情況!
“大王,臣家中已有人通魏!”
好家伙,真的是大義滅親?。?p> 其實劉諶在知道杜禎有問題的時候,也懷疑過杜烈了,不過因為杜烈是李密推薦的,而且表現(xiàn)的比較正直,劉諶還是暫時將他留在了身邊。
現(xiàn)在終于明白了杜烈的心意,劉諶可以放心用他了!
杜烈也不傻,看劉諶并未表現(xiàn)特別震驚,便忍不住問道
“大王早已知曉?”
糟糕,忘記掩飾了!
如果讓杜烈知道劉諶早有懷疑,那勢必會給他們的關系留下一道裂痕!
見此,劉諶趕緊解釋
“非也,我是過于震驚,連父皇親近之人都投魏了,我已不知該信誰了!”
杜烈聽到此處立刻表忠心
“臣絕對忠心大王,生死相隨!”
劉諶一把抓住杜烈,懇切的說道
“仲武之心,孤還不知曉嗎?”
“現(xiàn)在孤立刻上報父皇,可這些大族該如何處理,孤心中實在沒數(shù),還請仲武教我!”
“大王,擒首惡,抓細作,留證據(jù),以鐵證判不法大族之罪,按其罪惡分數(shù)等,施以不同程度的懲罰!”
“是否過于嚴格?”
“此事必須如此,否則不法之人將欺我大漢無威!”
沒想到杜烈根本沒在意和杜禎的關系,直接根據(jù)《蜀科》的思想來處理,真是個耿直純粹的人??!
這樣也好,劉諶本來也想了解益州人對于處理此事的底線,杜烈的話剛好可以做個參考!
“孤明白了!”
劉諶說完便收到了劉禪的召喚。
‘關鍵的來了!’
收拾好三冊書籍,劉諶馬不停蹄的前往皇宮。
“諶兒,快將關將軍、丞相、高皇帝賜予你的三卷書讓父皇看看!”
果然是要看這個,劉諶也不含糊,直接將三卷書掏了出來。
待看到三冊裝裱精美的書,劉禪贊不絕口
“不錯,不錯,此等品相,定是神仙授予!”
劉禪先打開《奇器圖說》,然后裝模作樣的看了起來,嘴中還念念有詞
“不愧是丞相之筆,此天人之物!”
劉諶哪里還不明白他的意思,他根本就沒看明白。
接下來的《武備志》也是一樣,劉禪煞有介事的打開,然后片刻便合上了。
“此兵書囊括萬物,深奧至極啊!”
最后到了大漢堪輿圖,劉禪倒是看明白了。
“高祖真神人也,竟然能知曉如今大漢在南中的劃分!”
“原來荊州二分后成了這副模樣?。 ?p> “竟還有西域長史府?。?!”
“神,太神了!”
能不神嗎?劉諶是參考了《中國歷史地圖集》畫出來的,而且圖中所繪全部都是景耀五年(262年)各地的布置!
所有關卡位置都有,劉禪看了之后愛不釋手。
“大漢有高皇帝庇佑,定然可以興復!”
感嘆完之后,劉禪終于注意到了劉諶
“朕有諶兒,可以無憂矣!”
這時黃皓也插嘴說道
“恭賀陛下,只要中都護在朝,北地王在北,國家定然無憂”
黃皓好助攻,劉禪聽了果然一副認可的表情
劉諶見此,便主動開口
“父皇,正如關將軍、武侯、高祖所言,如今大漢處于關鍵時刻,絕對不能松懈,兒臣有匡扶社稷之志,懇請父皇準許兒臣出鎮(zhèn)梓潼,協(xié)助大將軍北伐事宜!”
劉禪這次沒有再懷疑了,大漢堪輿圖做不了假,他是真的認為劉諶能輔助他興復漢室!
“好,諶兒為朕守梓潼,此事便這么定了!”
此話落入劉諶耳中,他心中的一顆大石終于落下,這一個多月來的幸苦沒有白費!
更讓劉諶驚喜的還在后面,只見劉禪繼續(xù)說道
“以北地王出鎮(zhèn)梓潼似乎不倫不類,還是要加諶兒五官中郎將之職!”
好嘛,雙喜臨門了屬于是!
劉諶哪里還有拒絕的道理,趕緊跪地謝恩。
“兒臣謝父皇隆恩!”
此時的劉禪竟也有些意氣風發(fā)的樣子了。
“接下來便該鏟除那些蛀蟲了!”
聽到這話,劉諶突然開口
“父皇,此時應該急召中都護,輔國大將軍,尚書令,諸位侍中一起前來議事!”
“且此事涉及益州豪族,宜將尚書臺益州籍高官一同宣召!”劉諶說的就是文立、常竺等人。
“同時命殿中督張通封鎖宮內,不可走漏一絲消息!”
劉禪仔細思考了一下便同意了,一邊的黃皓也沒意見。
片刻后,上述官員都是急匆匆的趕到了宮中。
見人員到齊,劉禪便安排黃皓將事件的前因后果告知了眾人。
殿中大臣聽到后都是驚訝不已,文立、常竺等人是裝的,諸葛瞻卻是真的驚訝,而且心中震怒!
他居然被這么一個小小的離間計給騙了!
這對自視甚高的他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好在黃皓沒有詳細訴說中間的經(jīng)過,不然他真的要找個洞鉆了!
侍中張紹聽到一半就開始破口大罵
“竟然叛國!必須嚴懲!這些人就該全部受誅!”
張紹并不傻,他知道劉禪不好出口,于是先出口試探一下叫益州人的底線。
果然,尚書文立坐不住了
“張侍中所言有理,叛國者確實應該嚴懲,不過在此之前我等是否應該先查清楚!”
兩方人都出馬了,可是諸葛瞻卻毫無動作!
劉禪也有點急了,諸葛瞻畢竟是他看中的人,他還是很希望諸葛瞻能主持大局的。
此刻的諸葛瞻已經(jīng)被打擊的有些失了魂,正處于自我否定中,根本沒空搭理眾人。
“因此,首惡當誅,若只是受蒙蔽而協(xié)從,或可稍減刑罰!”
等文立說完,劉諶卻想起了杜烈的話,果然益州人的想法都差不多,不過杜烈和他們還是有差別,他是支持嚴《蜀科》的!
想到此處劉諶卻靈光一閃,接話說道
“不錯,文尚書言之有理!”
眾人皆被劉諶的話吸引了過來,文立欣慰的看著他,張紹卻略微有些失望。
劉諶自動略過眾人的目光,繼續(xù)說道
“丞相在時,嚴守《蜀科》之法!”
“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盡忠于國,有益于時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一定獎賞
“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觸犯國法,怠慢職守的人,即使是自己的親人也一定要懲罰
“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坦白自首,勇于自新的人,即使罪行很重也要從輕發(fā)落
“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巧言令色,文過飾非的人,即使罪行輕微也要加以嚴懲
“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再小的善良和功勞都要給與褒獎,再微不足道的過錯都要予以嚴懲
“此即丞相之時,我大漢大治之因由也!”
劉諶將這件事和法治聯(lián)系在一起,是文立沒想到的,難道劉諶要重啟諸葛亮的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