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劉備:你甚至不肯喊我一聲大哥

第六十章 州牧

  雒陽城,皇宮。

  宮殿內(nèi)‘嘩啦’一聲,桌案上摞起的竹簡被猛地推翻在地,繼而傳出皇帝的怒吼:“董卓是想造反嗎!”

  殿內(nèi)侍奉的宦官們嚇得紛紛跪伏于地,將腦袋叩于地面,大氣也不敢喘。

  月余前,北方休屠各胡攻入并州,殺死并州刺史張懿。

  與此同時,中郎將董卓在對抗西羌人的戰(zhàn)爭中,勢力不斷擴大,麾下已經(jīng)聚有十萬余眾,且得到諸多羌族豪帥支持。朝廷擔心長此以往,董卓會在西涼擁兵自重,于是征董卓為少府,意在解除董卓手里的兵權,然而董卓不肯受命,上書推辭:“所將湟中義從及秦胡兵皆詣臣曰:‘牢直不畢,稟賜斷絕,妻子饑凍?!癄客斐架嚕共坏眯?。羌胡敝腸狗態(tài),臣不能禁止,輒將順安慰,增異復上”。

  此時涼州叛亂未定,朝廷也不敢輕易拿董卓開刀。

  如今張懿身死,并州刺史空缺,朝廷又任董卓為新的并州刺史,令其交出兵權,前往并州上任。

  這回董卓倒是接受了任命,但仍不肯交出軍隊,上書辯解:“臣既無老謀,又無壯事,天恩誤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yǎng)之恩,為臣奮一旦之命。乞將之北州,效力邊垂?!?p>  大意就是,我這個人粗苯得很,既無深謀遠慮,也無驚世壯舉,承皇帝錯愛,使我掌管兵馬十年。軍中士兵和我關系太好,留戀我對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都要為我賣命,所以我乞求帶這幫士兵去往并州,效力邊垂。

  說的比唱的好聽。

  皇帝雖然昏聵卻不是傻子,帶十萬將士去往并州,誰還能制得住董卓?

  董卓一而再再而三的試探,哪有一點忠臣良將的樣子。

  皇帝很生氣,在發(fā)泄完胸中怒火后,當即令心腹宦官傳令尚書臺,敕令董卓即日啟程,至于攜帶士兵的請求,朕不批準!要是再敢出幺蛾子,就以抗旨論罪!

  宦官領命而去。

  此時,擔任太常卿的劉焉前來覲見。

  見皇帝面有怒容,劉焉關心問起:“陛下因何事而大動肝火?”

  劉焉作為魯恭王的后裔,乃是正兒八經(jīng)的皇室宗親血脈,皇帝對他也很是放心,便將事情與劉焉說了。

  劉焉聽完,躬身回道:“臣以為,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四方離叛。”

  皇帝點點頭,又問:“卿可有對策?”

  劉焉就是專為此事而來,屈躬起身子,拱手恭敬回道:“臣提議改用宗室、重臣為州牧,位于刺史、郡守之上,獨攬大權以安定百姓。”

  西涼刺史耿鄙、并州刺史張懿先后被胡人異族所殺,就是因為地方刺史的權力太小,如果能夠將地方權力統(tǒng)一,改設州牧,那么就足以獨當一面,也不用朝廷四處征調(diào)兵馬,浪費諸多時間。

  聽完劉焉的建議,皇帝暗自點頭,法子倒是不錯……

  不過,還是有些許顧慮,這些人萬一不受掌控怎么辦?

  劉焉則是搖頭,信誓旦旦的表示,大可不必擔心。

  不管是宗室還是重臣,肯定都是皇帝最為親信之人,忠心毋庸置疑,只要絕對可靠,就不會動搖漢室江山。且退一萬步來講,即便有人心存反意,也斷然不敢以一州之地來對抗舉國之兵。

  似乎有些道理,皇帝有些心動。

  劉焉隨即跪于地上,叩首懇請:“若陛下仍有顧忌,不妨先設立兩三州進行試驗,成效明顯的話,全國推行也不遲。若陛下信得過臣下,臣請為交州牧,為陛下平亂南方。”

  看著劉焉誠懇且真摯的眼神,皇帝最終同意下來,親自上前雙手扶起這位宗室的肩膀,予以勉勵:“愛卿,莫要負朕!”

  “臣,愿為陛下粉身碎骨!”

  劉焉聲音篤定,極為懇切。

  然而在劉焉心中,私心甚重。

  他之所以諫言設立州牧,其實根本不是出于對漢室江山的考慮。自黃巾以后,漢王朝的統(tǒng)治力急速下降,皇帝又是個昏聵之主,以致朝綱混亂、民不聊生。

  各地亦是叛亂不斷,作為漢室宗親,隨時都有可能會被派上前線領兵作戰(zhàn),運氣不好的話,像張懿等人一樣身死賊手也說不準。

  劉焉想要避禍于亂世,卻又舍不得手中權力,于是才想出這個法子,獻策設立州牧。

  交州在漢王朝疆域最南,目前還比較安穩(wěn)。

  在那里當個手握重權的封疆大吏,山高皇帝遠,也不用看朝廷臉色行事,豈不美哉。

  出了宮殿,心情大好的劉焉迎面撞見了好友、擔任侍中的董扶。

  二人交談下,董扶無意之間道出,益州有天子之氣。

  有道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深埋于心中的種子蠢蠢欲動,不久劉焉便以益州刺史郤儉在益州大事聚斂、貪婪成風為由,請求出任益州牧,整頓吏治。

  皇帝準其所請,后又任命太仆卿黃琬為豫州牧、宗正卿劉虞為幽州牧,前往地方整飭。

  …………

  漁陽郡內(nèi),尚不知劉虞將至的孟益和公孫瓚正為下一步的作戰(zhàn)計劃,爭執(zhí)不下。

  孟益的計劃是,趁著攻破漁陽士氣高漲之際,繼續(xù)向東進軍,一鼓作氣的攻進右北平,擒拿張舉。然而再和丘力居進行談判,使其退回自己的遼東屬地,并且承認錯誤,朝廷也不會過多的計較。

  此番叛亂就算完美收官。

  公孫瓚卻不同意,漁陽一戰(zhàn),張純麾下逃走的士兵不在少數(shù),城破的消息很快就會傳到張舉耳中,張舉也必然會因此加強戒備,如此一來,攻城就會變得困難重重。

  “二張部下多為擄掠之漢民,戰(zhàn)斗力弱,根本不足為懼?!泵弦鎴猿旨阂?。

  “若是戰(zhàn)斗力弱的話,中郎將為何遲遲沒能平定叛亂?”

  公孫瓚譏諷一聲,自個兒麾下全是騎兵,在攻城戰(zhàn)中根本發(fā)揮不出作用,張舉也不可能再像之前張純一樣愚蠢的放他入城。

  “那還不是丘力居從中作梗……”孟益當即辯解。

  似是料到孟益會有此說辭,公孫瓚嗤笑一聲:“這不就是了,所以我建議先拿丘力居開刀!”

  劉備從旁默默吃瓜。

  爭執(zhí)不下,二人同時將目光投來:“玄德,你支持誰的主意?”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