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海晏云起下,何處風華?

2022,12,21

  常言,父母命,不可違。今吾父所命,寫文一篇,聊以抒情。

  吾今于世十九載有余,悵然,若有所失,往昔于父之臂膀,于母之懷中嬉戲,如夢故去。

  提筆抵紙,不知所言。

  念及吾父,幼時家貧,以討飯為生,吾從未為恥,常笑言與人,何必為恥?時之所迫也。至今,吾父育一兒一女,兒女并為出人頭地,卻也身體康健,如此,想必足矣。吾未嘗見吾父之母一面,聞父言,吾祖母于其懷中溘然長逝,時吾父定然甚悲,卻不知懷中祖母逝時悲乎?亦或喜乎?嗚呼,已為已逝之人,卻忽念吾母,今頭上青絲日漸稀疏,又念吾之祖母,大慟。

  吾父今歲五十有三,吾母今歲五十有余,身體亦大不如前。曾幾何,吾父捧大碗飽食,令人捧腹。今見其所食小碗,遂解時光催老之意。曾幾何,吾父半載未嘗得病,今血脂、血壓、血糖、皆高,才知吾父已至暮年矣。吾知吾父所憾,其一,其女未嘗真心實意喚其一聲吾父,其二,其子即我,未能出人頭地,其責在我,意念不堅,遂有今日。今吾父之母、之父皆已故去。希吾父少煙少酒,以待前所提之憾不為憾事矣。

  念及吾母,幼時家中不富,因吾母之父即吾外祖父為其村書記,得以溫飽。忽念吾大舅之孫年歲與我相仿,才知吾母已是老矣。吾母桃李年華時已出門在外為徒,每日挑水洗物。如回故昔,欲問吾母,“水涼否?指痛否?吾母累否?”

  恍惚二十余載,今其子即我亦已成人,不知吾母憶起往昔,悲否?笑否?罷了,終為過往煙云矣。

  吾之父輩得之苦定勝于吾輩。于此,念起吾母二老,外祖父,吾小時依稀記得外祖父曾將炒熟之豌豆置于鞋底帶來于我,昔念令人捧腹。外祖父已逝,念及此事,眼中忽紅,幼時不曉世事,今日忽憶,一里之路,豌豆硌腳之痛,然不知那粒豌豆已于何處?未能收藏,吾生之所憾矣。外祖母今八十有余,不知可伴吾再過幾載春夏,昔者,不念此事,恍然吾已成人。

  吾父,吾母,吾外祖父親人環(huán)繞,有年可過,有家可歸。念此,吾父過年之時獨自一人可想祖父祖母乎?今于此地,其真正意義上的親人唯吾一人而已。

  不為人父,不知我父之艱苦。不為人母,不知我母之痛楚。我已來于世十九載有余,昔望門上之窗,遙不可及,今望之,伸手可得。往昔十九余載如夢如露,而吾切切實實已為成人。今日,吾外祖母受難之日,即吾母出生之時,謹以此篇,以作留念。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