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的生活很單調(diào),不過打坐讀經(jīng),唯一有趣些的,便是日常在學(xué)堂的講義。
目的為了解民生疾苦,宣揚佛道。
每日會定時開設(shè)講義時間,村民、商人、儒生等人物自發(fā)前來,無論尊卑長幼,都可聽述佛經(jīng),表明疑問。
“敢問圣僧,民不堪重負,欲揭竿而起,于上失禮,于下困厄,民該如何,佛也可有解?”一男子搖扇問道。
梵音答:“萬物皆有道,順其心順道而揚善,死亦有道與輪回?!?p> “可若我只在乎眼前生死快活,不想后事,如何呢?”他繼續(xù)詰難道。
慧娘從樹上跳下來,解道:“你若種地不行,也可干其他事,從商,手工活計,哪怕乞討要飯,也總有活路。天行有道,此事今生也有回報,莫把目光放至太淺才是。
況且李公子富賈一方,開倉放糧便可救百姓于水火,又何來餓死一說?”
李樹道:“姑娘妙解,李某受教,明日李某便開倉放糧,平城百姓每人可取一石?!?p> “李公子善心?!?p> “我倒是希望記姑娘的道,這本是姑娘之言點醒了我,該是姑娘的功德?!彼{(diào)笑道。
他無意于這講義,一直看上看樹上小娘子多日,心癢難耐,便想投機賣好。
李樹作為凡人,自是看不到功德的金光縈繞在慧娘的身邊,讓她欣喜又舒適,忍不住瞇起了眼睛
“多謝李公子饋贈。”
“不知姑娘芳名?在下李樹能否與姑娘有一日之游,游這平城風(fēng)光?!?p> 梵音神色微黯,手上快速撥弄著佛珠,嘆道:“阿彌陀佛,二位施主,佛門凈地還請移步談情?!?p> 慧娘有些生氣,她跟了他有一年了,每日與他共飲齋飯,陪他讀經(jīng)書,敬他的佛,也幫他解決了許多許多的詰難。
她覺著,怕是那無崖山的寒冰冷玉也該捂熱了些吧。
可這和尚當(dāng)真是無心與無情,她真的有些累了,或許能度他的情節(jié)的人注定不是她,他們…緣分未到吧。
“李公子盛情邀請,慧娘怎忍心推拒,此地既是佛門圣地,不如我們移步再聊,我還未領(lǐng)略過平城風(fēng)光呢。”她深呼了口氣,答應(yīng)了他的邀請。
梵音閉上眼睛,感受兩人相攜并走時帶走的風(fēng),明明還未吹動他的衣角,卻讓他遍體生寒。
那李公子是何許人?
即便他們只在此地二十余天也大概知道了大概。
強搶民女,仗勢欺人,玩弄風(fēng)流,是十分合格的紈绔子弟,他以為她會拒了他。
或許當(dāng)真是無聊吧,年方二八的姑娘整日跟著他這古板之僧身旁又怎會長久?
又或許她是真想見識平城風(fēng)光呢。
梵音圣僧生平第一次有種心頭發(fā)堵的酸澀,他手頭的佛珠撥弄得也更快了。
他的心不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