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投資回報
聯盟領地的發(fā)展,吳青是費了一些心思,付出了一點代價的。
但這都是值得的,隨著聯盟各個領地的發(fā)展壯大,系統(tǒng)的【氣】資源在非戰(zhàn)斗狀態(tài)下的增漲速度一直在加快。
大夏領的基礎氣運也在快速增漲。
這是吳青、蟲族、大夏領的因果功德、名氣聲望、世界影響等因素帶來的變化,除此之外,還有各種智慧生物對吳青和吳青相關的東西產生的各種情緒等因素的影響。
這些無形無質、不可捉摸的東西,都能為吳青帶來氣運,增加系統(tǒng)的【氣】資源。
就如吳青培養(yǎng)胡途、扶持聯盟發(fā)展、支持地精商會等,只要胡途有了成就、聯盟發(fā)展壯大、地精商會實力提升,吳青就能得到巨大的氣運收獲,而且還是持續(xù)不斷的收獲,這就像是一種投資。
以上這些都可以算做因果關系,而且是有系統(tǒng)撐腰的因果關系,誰都賴不掉。
吳青帶領蟲族對抗邪神和外來種族的入侵,救助本土種族的流民,諸如此類有利于這個世界發(fā)展的事情,都可以獲得這個世界的功德,讓系統(tǒng)收獲【氣】資源。
蟲族在這個世界打出來的名氣聲望,吳青人設帶來的名氣聲望,友方、敵方因吳青、蟲族和大夏領產生的愛恨情仇、敬畏懼怕、喜怒哀樂、信仰厭棄,都能為系統(tǒng)提供【氣】資源。
大夏領在世界規(guī)則范圍內,也能獲得相應的基礎氣運。
這些都是在世界規(guī)則框架內,有系統(tǒng)擔保的【氣】資源的獲得方式。
這是一種擁有長期回報的長遠投資,方式多種多樣,還需要吳青繼續(xù)去探索發(fā)現。
所以,吳青除了發(fā)展蟲族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在這個世界上多折騰!
……
盟重城蟲族從地精商隊采購的東西,也由蟲族寄生人運回了大夏領。
其中吳青最為重視的那些書籍,已經處置過了。
這個世界的書籍和吳青認知的書籍差不多,只是所購書籍中每本書的信息記載量都不大,吳青沒有在這些書籍中發(fā)現長篇巨著。
吳青買下了地精商隊的所有書籍,書籍到手,就有一星宿主通過精神力量,用一晚的時間,將所有書籍上的信息都錄入了蟲后的數據存儲區(qū),記錄在案了。
這些信息,蟲后會進行梳理,然后分門別類地存放好,待有需要的時候,就能迅速找到所需的信息。
其中一些重要的信息,蟲后會在整理好之后,通過蟲族的信息網絡傳給吳青,讓吳青知曉。
吳青所需的信息到手,書籍本身對他來說就沒有多大價值了,這些書籍會跟其他貨物一起運回大夏領,暫時做為藏品收藏。
大批的人員和物資運回大夏領,有了上一次大規(guī)模人員加入和物資運輸的經歷,大夏領的領民都見慣不怪了。
近萬的人口,由胡途組織人手進行登記和安置,這些人中有不少是擅于建設的,安置好后就能投入到城市的建設當中了。
其他的商品都存入了大夏領新城的地下倉庫,由蟲后進行分析研究,從中找出有價值的東西。
……
吳青的蟲人分身在盟重城的人員和物資運回來之前,就早早趕到了大夏領。
在朝陽初升的大夏領,他看到的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
密密麻麻的人員在建設工地上不停的忙碌,為城市的建設添磚加瓦。
大夏領的新城,這幾天有了大量人力的投入,和充足的物資保障,建設速度非???。
外層城墻、居民區(qū)和城市核心區(qū)都已具雛形,最為急需的居民區(qū),有部分區(qū)域,已經可以安排人員入住了。
按現在的建設進度,要不了幾天,所有大夏領的居民,都將擁有棲身之所。
吳青低調地來到城外的一個臨時帳篷,沒有驚動忙碌的領民,他這次趕過來,是因為大夏領這邊有一些事情,需要他親自出面處理。
首先趕過來的是胡途,他是帶著幾位花仙族人和對農業(yè)生產這塊比較熟悉的人一起過來的。
“見過領主大人!”
胡途和大家一起,恭敬地向吳青行禮。
“免禮!請坐!”
吳青坐在主座上,請大家坐下說話。
看到大家都有些拘束,吳青就先引入話題。
“你們聯名上報的關于領地糧食安全問題的報告,我認真地看了,你們把問題說得很清楚,我基本上同意你們的幾個建議。”
“我這次過來,就是要跟你們當面聊一聊,確定一些事情,便于你們盡快拿出一個可執(zhí)行的實施方案?!?p> 花仙族人因為身份特殊,身材嬌小,數量又僅僅只有十六人,胡途當時就沒讓她們參與建城,而是安排她們負責帶人照料領地那些沒有被毀掉的糧食作物。
十六名花仙族人在大夏領享受到了充分的自由,又因為她們都通過了招賢館的考核,獲得了【身份牌】,算得上是領地的管理層了。
這種從未有過的待遇,讓她們積極性爆發(fā),開始積極主動地為大夏領謀劃起來。
她們利用【身份牌】的功能,從蟲后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又利用【身份牌】找到了領地中對農業(yè)生產最為熟悉的一些人才,一起為領地最重要的糧食供應問題建言獻策了。
花仙族本身是植物學方面的專家,加上幾位熟悉領地糧食生產供應問題的人才,經過這段時間的實地調研,才拿了吳青看到的匯報材料。
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在這個世界同樣是真理!
如果連飯都吃不飽,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談。
這個世界野外的資源豐富,領地規(guī)模小的時候,還可以取食于野外,當領地發(fā)展到一定的規(guī)模,取食于野外就行不通了。
不斷取食于野外,這會讓領地周圍的資源越來越少,領地人口越多,領地周圍野外的資源減少速度就會越快,波及到的范圍就會越大。
最終領地的人口會將附近的資源吃光,而這個世界遠離領地是非常危險的,遠處的資源開采運輸非常困難,除非能像游牧一樣遷移領地,否則這種模式是不可持久的。
大夏領,現在就是這種情況,經過這段時間的野外采集、狩獵,大夏領周圍的動、植物資源都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