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小店
大廟岸是湖興的一處人文景點,這里在明清時期多有文人居住,現(xiàn)在大部分還都是古建筑。
葉晉記得,現(xiàn)在這個時間,政府還沒有組織修繕大廟岸,那邊應(yīng)該還有幾家古玩店,現(xiàn)在正好無事,可以過去看看。
葉晉印象中的大廟岸,已經(jīng)是經(jīng)過修繕后的樣子,街道整齊,粉墻黛瓦,古色古香,又有文化底蘊,是一處非常好的人文景點。
而現(xiàn)在,沒有經(jīng)過修繕的大廟岸,許多房屋破舊不堪,地面既不整潔也不平整,給人的印象十分不好,正因為這樣,市里有人提議將這里拆除,建造商業(yè)街,改善環(huán)境,還能振興經(jīng)濟。
如果沒有前世的眼光,葉晉看到這樣的場景,肯定也會同意這個提議,這也是普通人目光的局限性。
好在這處人文景點最終保存了下來,給子孫后代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也許是因為今天是工作日,大廟岸這里又比較冷清,葉晉接連路過三家古玩店,都關(guān)著門,正當(dāng)他以為要無功而返時,看到一家古玩店還開著,便走了進去。
店不大,店里這時正有兩個中年人在爭論著什么,看到葉晉進來,他們只是抬眼看了看,并沒有理會葉晉,繼續(xù)爭論。
葉晉看到二人面前擺著一只鈞窯罐。
可能一提到鈞窯,大家都會想到一句話,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件,事實上,鈞窯是一個大系,它有官窯和民窯之分,還有各個時期的鈞窯特點也不同。
比如元代鈞窯瓷器,釉層較厚且不勻,釉面較為光亮,器物流釉、積釉現(xiàn)象較多。除卻極少量的洗和罐仍為滿釉外,其余器物都施半釉,釉不及足部,做工較粗。
所以,并不是什么鈞窯都值錢,葉晉粗略一看,桌上的鈞窯罐,做工并不怎么樣,至于是什么時期的,還要仔細看過才知道。
此時店里的兩個人,就是在爭論斷代問題,一個說是宋金時期,一個說是元朝,爭得不可開交。
葉晉聽了幾句就覺得沒意思,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這里多是古瓷器,還有少量的銅器,他粗略一看,居然基本上都是真的。
這讓葉晉頗為驚訝,前世,他聽到有人說,古玩行里講開古玩店一真九假,也就是說,一般古玩店里90%都是贗品。
他當(dāng)時不知道這么說到底對不對,但想想好像也有道理,畢竟真貨難找,而贗品的利潤高,一旦有一件贗品賣出真品價格,其利潤就相當(dāng)驚人,正所謂“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但這段時間,他也逛了幾家店,覺得這種說法失之偏頗,一般的古玩店里,確實不全是真品,但也有相當(dāng)?shù)谋壤?,或許是因為現(xiàn)在年頭還算好的緣故吧。
但要說店里全是真品,那就相當(dāng)罕見了,至少到目前為止,葉晉只見過這么一家,這頓時讓他來了興趣,在店里挑選起來。
片刻后,他就選了兩件,一件是明末青花嬰戲圖折沿碗,另一件清初青花五彩爵祿封侯折沿盤。
兩件瓷器都算得上代表器,買回去可以研究,也可以成為將來開店的貨品。
葉晉準(zhǔn)備詢價,卻發(fā)現(xiàn)兩個人還在爭論,他心里都有些無語了,至于爭得臉紅脖子粗嗎?
葉晉不可能等到他們爭論結(jié)束,于是主動說道:“老板,麻煩問個價。”
坐在左手邊,表情顯得有些木訥的中年男子,讓朋友稍等片刻,起身向葉晉走去:“你想問哪一件?”
葉晉分別問了他剛才挑選的兩件。
店主有些意外,葉晉選的兩件,算是他店里比較好的貨了,沒想到這個小年輕,還是個行家,他琢磨了一下,分別一個報價三千五,一個報價兩千七。
之前葉晉通過應(yīng)澤了解到,古玩這行的報價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價格叫“交行價”,它是一種業(yè)內(nèi)熟人之間的價格,這種價格通常利潤都很低,有的甚至沒有利潤,或者干脆就是賠本的,只有業(yè)內(nèi)“抓(拿)貨”的熟人才能拿到這個價。
古玩市場上同行之間串貨是自古就有的事,“交行價”也可以說是行里的一個慣例。而買家一旦憑此賺了大錢,也會拿出來一些作回報。
第二種價格是“朋友價”,也就是朋友之間的交情價,對于朋友價,一般沒有多少砍價幅度。以朋友價買來的東西,保值是沒有問題的,增值的幅度也比市場價高得多。遇上朋友價,不能大砍大殺,砍價砍過了頭,下次賣家就不當(dāng)朋友了。
第三種價格是市場價,這種價格通常較高,它是用來和陌生顧客交易的價格,這種市場價對于不同的人來說,有完全不同的應(yīng)對方法,它考驗的是一個人的砍價能力和砍價水平。
店主開的價格,比市場價稍低一些,葉晉不是很滿意,想要爭取砍到朋友價的區(qū)間,于是說道:“老板,能否便宜一點,我兩件一起買算四千五,怎么樣?”
店主聽到葉晉的還價,證實了葉晉確實是個行家,于是說道:“倒也不是不行,不知客人你對鈞窯有沒有研究?”
葉晉直截了當(dāng)?shù)貑枺骸澳闶窍胱屛規(guī)兔啻鷨幔俊?p> 店主點了點頭:“是的,只要你有讓人信服的理由,這兩件我可以四千五賣給你。”
葉晉欣然同意,隨后和店主一起走到桌前。店主的朋友眉頭微微一皺,不明白為什么要把都不認識的葉晉叫過來鑒定,不過他也沒有阻止。
葉晉拿起罐子仔細打量了片刻,又拿出放大鏡看了一下:“我的判斷是元末明初制作的?!?p> “哦,請說。”
店主臉上還是沒有表情,葉晉都懷疑他是不是面癱。
“就以胎釉來說,此罐胎體堅硬而粗厚,胎色發(fā)黃或者發(fā)白,顆粒較粗。由于胎體燒結(jié)不充分,因而釉質(zhì)不如宋代潤澤,呈藍色。釉質(zhì)不透亮,較渾濁,內(nèi)部少有結(jié)晶現(xiàn)象,微結(jié)構(gòu)為釉質(zhì)熔融流淌下垂拉絲現(xiàn)象,氣泡較少,無力,氣泡不晶亮……”
店主的朋友看著葉晉侃侃而談,說得也有理有據(jù),內(nèi)心非常驚訝,真是見了鬼了,隨便拉一個小年輕過來,就能說得頭頭是道,他都懷疑是不是提前準(zhǔn)備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