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風潮
中午放學的時候沈長林悄悄跟沈馳說了這事情,沈馳卻是眉頭輕皺:“才兩萬?!?p> 他竟然還嫌少,沈長林不禁在心中對這個人小鬼大的兒子翻了個白眼。
老實說這個價格并沒有達到沈馳的預期,但進而一想,兩萬就兩萬吧,有總比沒有要好。
來信不是說后期還要出版么?出版的話還有版稅可收的,于是便答應了這筆交易,并將尾稿也拿了出來交給沈長林,讓他抽時間去郵局把稿子寄了。
沈長林下午就去把錢給取了,然后直接存進了鎮(zhèn)上的信用合作社。
而沈馳這段時間則一心備戰(zhàn)全國小學生奧數(shù)比賽,直到離比賽還有三天的時間,他便與段老師一起提前出發(fā)了。
有過一次參賽經(jīng)驗,沈馳對一切流程都已輕車熟路,比賽倒也沒出什么意外,很順利的答完卷,剩下的就是回去等結(jié)果了。
段老師對沈馳有絕對的信心,從去年參加奧數(shù)比賽開始,大大小小的比賽沈馳還從沒拿過第二名,這次便也沒多問,帶著沈馳回到學校,安安心心的等比賽結(jié)果。
不用再為奧數(shù)比賽作準備,沈馳除了偶爾給孫濤補下課時間變得充裕起來,放學回家就鉆進果園打理他的那些藥材。
丹參自不必說,那是自己的經(jīng)濟來源,每天必不可少的要進行催生。
而新種的黃精和首烏則是用來兌換靈氣的,也要經(jīng)常催生,如此一來那些果樹便只能十天半個月才能偶爾得沈馳催生一次。
即便是這樣,那些果樹的長勢也依舊十分喜人,看來沈長林平時沒少澆靈肥,按照這勢頭,明年就可以讓果樹掛果了。
而對于這片果園,沈長林比沈馳更上心,沈馳一進園中,就看到父親早已割了一擔苜?;貋碚谖鼓切╇u。
喂完雞后又開始用糞勺在漚肥池中撈池中那些殘渣。
“爸,我來幫你?!鄙蝰Y說著便沈長林手中接過糞勺。
“你作業(yè)都做完了么?”沈長林問道。
“早做完了?!鄙蝰Y說著便將糞勺伸入池中撈那些骨頭、藥渣等發(fā)酵過的渣滓,以便再往里添新的材料時發(fā)酵。
糞勺沈長林用粗鐵絲燒紅烙了許多的洞眼,專門用來過濾液體的。
此時沈長林已撈滿了兩筐,聞言也沒再多說什么,挑著兩筐殘渣就往自己開的那兩畝參園走去。
這些殘渣雖然肥力已經(jīng)發(fā)酵出來大半,但剩余的肥力埋入土還還是能起到肥田肥地的作用,而且經(jīng)過腐爛還能改善土質(zhì),使土塊變得松軟。
沈馳繼續(xù)撈著殘渣堆在池子旁邊,沈長林埋完肥渣又來池邊,把沈馳撈的肥渣用鐵鍬鏟進筐中,隨后又找了把烙了眼的糞勺撈了起來,父子二人正邊撈邊有一搭沒一搭了聊著天,這時村里的袁教五、袁教田找到了果園中。
“教五叔,教田叔?!币姷蕉松蝰Y忙打著招呼叫人。
“喲,小馳也在幫著干活啊,還是你家小馳能干,讀書聰明還勤快,我家小子完全不能比?!痹烫锟渲蝰Y道。
沈長林笑了笑,接過話頭道:“這孩子不讓人操心倒是真了。對了,你們來是有什么事么?”
“確實是有事向你請教,我們不是在愛枝妹子這拿衣服賣么?這田里地里的活就有些顧不上了,這不看到你今年種的丹參價錢賣得不錯,所以來向你請教一些種植方法?!痹涛逡娚蜷L林主動問起,便也開門見山的回道。
這些天向沈長林請教種丹參的人多了,沈長林得空自己了總結(jié)了一套種植經(jīng)驗,這時見二人問起,便又向他們聊上了。
“那施肥方面可有什么講究么?”袁教五二人聽得很認真,沈長林說完二人又請教著有關(guān)肥料的事情。
說到肥料,沈長林又滔滔不絕的講上了,這時袁教田看了一眼腳下的漚肥池有些好奇的向沈長林問道:“你這肥料與普通農(nóng)家肥似乎有些不同啊?!?p> “這肥料是按小馳老師送的古籍上面記載的方子配的,你們是不知道,原來這作物也跟人一樣,是需要草藥來補的?!鄙蜷L林回道。
此時漚肥池里的殘渣已撈干凈,剩下的都是濃稠的液體,看起來有些像是墨綠色的淀粉糊糊。
“還有方子?都需要哪些東西?”袁教五立時虛心請教。
“方子上記載的東西可多了,什么各種動物的骨頭磨粉,還有龜甲、殼類以及各種動物的內(nèi)臟。
對了,最主要的還需要長骨草、黃芪等十幾味中草藥熬制湯劑將上面說的那些東西一起倒入池中發(fā)酵三個月?!鄙蜷L林倒也不隱瞞。
沈馳在一旁聽了忙打斷父親的話道:“爸,這藥肥可是黃老師古籍上的配方,不能輕易告訴別人?!?p> 他此話一出袁教田和袁教五都有些尷尬起來。
這個湯劑不過是沈馳用來掩飾系統(tǒng)靈肥的,自己家的肥料之所以效果好,主要的還是漚肥池每天產(chǎn)出的二十一斤靈肥稀釋到了池中,其實他并不怕父親將方子告訴這些人,之所以阻止不過是給自己的靈肥增加一絲神秘感和信服感。
“你這農(nóng)肥就是按這方子配的?”袁教五問道。
沈長林不再說藥肥配方的事,袁教田二人便問了些種植方面的問題,直到胡氏叫父子二人吃飯他們才走。
在沈馳家的帶動下,袁家村掀起了一股種丹參的熱潮,一時間來向沈長林請教的人絡繹不絕,這讓沈長林很是有成就感。
袁家村的人去年忙著做生意,地里種的就以好打理的蔬菜為主,可種得多了吃不完,一時積在了家里。
沈馳家因干活的人多,為了節(jié)省時間現(xiàn)在連中午都在他家吃飯了,所以需要的蔬菜就更多了,再加上那些豬和雞都需要飼料,一時間村里人積在城里的那些菜沈馳家就能消耗了大半。
沈長林還有手扶,有時收的實在多了便拖到菜市場去批發(fā),如此一來求沈馳家的事多了,就連那些平常很少與沈馳家來往的人都經(jīng)常來找沈長林,頗有些討好之意。
家里牲畜對飼料需求增多,桂淑珍又要做幾十口人的飯,人手也不夠,沈長林今年也沒種早稻,而是種了一季竹葉菜,搭配著苜蓿倒也能維持住養(yǎng)的那些豬、雞的日常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