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靖康
宣和七年,五月三十一日。
距離六月份還有最后一天。
今日,是趙欽與群臣商議年號的日子,對于此事,趙欽其實并沒有太多的興趣,不過這畢竟是和自己關(guān)系密切的大事,他也不好拒絕。
“宣和”這個年號已經(jīng)用了七年之久,也是該換換的時候了。
如今既然趙欽上臺了,那自然應(yīng)該先改元才是。
否則,豈不是名不正言不順。
大臣們提出的意見可謂是“五花八門”,說什么的都有。
什么“平興”寓意平安興盛之意,“天順”寓意風(fēng)調(diào)雨順之意,此外還有“宣興”、“景安”等等一系列美好的詞匯,寓意也都甚好。
但是趙欽都不滿意,他又不愿在此事上浪費太多時間,于是靈機一動,直接宣布將年號定位“靖康”二字,取“日靖四方,永康兆民”的意思。
這個年號頓時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眾臣立即又開始拍起了馬屁,對著趙欽猛吹噓了一番。
趙欽心中也不由得一樂,看來這個年號還真是好用。
不過嘛!
趙欽暗自想道。
此“靖康”可非彼“靖康”,這將是靖康盛世的靖康,而不是靖康之恥的靖康!
年號定好之后,又陸續(xù)商議了一些別的事情,其中包括冊封趙佶為太上皇,算是正式將名分定了下來。
期間還發(fā)生了一個小插曲。
按理說,自六月一日開始,便是“靖康”元年的一月一日了,可這樣計數(shù)的話,趙欽就很不習(xí)慣。
靖康元年的一月,反而是公元一一二五年的六月,明明是七月份,但確是靖康元年的二月,太麻煩了。
所以趙欽就提出要求,想著再等個幾個月,等到了下一年的一月一日開始才使用“靖康”這個年號,至于今年剩下的這幾個月,就暫且“宣和”的叫著吧。
然而這個要求卻遭到一大部分官員的嚴(yán)詞拒絕,包括高俅都投來了不解的眼光!
他們又不知道什么“公元”不“公元”的。
皇帝這不是瞎搞么!
甚至有大臣,在說到激動之處,恨不得以頭搶地、以死勸諫。
趙欽頓時一陣無語,有話好說啊,我就是隨口一提。
怎么古人動不動就要以頭搶地!
于是也只好作罷。
那些以頭搶地的大臣,這才心滿意足的從地上站了起來。
此事也就很平淡的結(jié)束了。
之后又按照流程冊封了鄭皇后為圣母皇太后,冊封太子妃朱璉為皇后。
然后,又去祭祀天、地、宗社等等。
雖然所有的事情都已經(jīng)按照趙欽的吩咐盡量從簡,但等到所有的儀式都結(jié)束時,一天的時間也過去了。
趙欽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延福宮后,很快便睡著了,這也是他自來到世界后,罕見的睡了一次安穩(wěn)覺。
清晨,當(dāng)?shù)谝豢|陽光灑落向繁華的上京城時,這座當(dāng)世時最堅固、最富有的都城也從沉睡中蘇醒過來。
對于汴京成的百姓們來說,今天是不同于往日的完全嶄新的一天。
頭一天晚上,他們就已經(jīng)被告知,那個已經(jīng)使用了很久的“宣和”年號,從今日起終于要被“靖康”所替代。
“靖康”這個寓意,官方給的解釋是“日靖四方,永康兆民”,汴京成的百姓表示很喜歡。
實際上不管年號叫什么,對于他們來說都無所謂,他們都會喜歡的。
因為他們本身所喜歡的不過是想往這無聊平凡的日子里,添加一些調(diào)味劑。
至于這調(diào)味劑是什么組成的,他們并不是很在乎。
就像是如今雖然換了官家,但是對于汴京城的百姓來說,也不過就是調(diào)味劑放的多了些罷了。
只要這個天下還姓趙,只要這汴京城還依舊繁華熱鬧,就行了。
趙欽今日也起的特別早,距卯時還有三刻的時候,他就起床了,早早地來到了文德殿內(nèi)等候。
因為今日是“靖康”元年的第一天,他要給那些已經(jīng)被糖衣炮彈腐化了的眾臣子做一個表率。
當(dāng)卯時的鐘聲敲響時,趙欽從文德殿內(nèi)走出,緩緩?fù)构暗铛獠蕉ァ?p> 他輕輕地踏在一塊塊青石磚上,步伐穩(wěn)健地一步步走向那個屬于他的至高無上的寶座。
每走一步,趙欽的心里便會猛地震顫一次。
他并不懼怕一會將要面對的眾臣,現(xiàn)在的他有足夠的自信,可以慢慢將他們聚攏在自己的周圍;他亦不怕邊境如狼似虎的金、夏,因為他擁有許多忠誠無畏的將士;他更不會對未知的前路感到迷茫,因為他所要完成的事業(yè),是一份偉大的事業(yè)。
他只是會有一點擔(dān)心,擔(dān)心自己做的不夠好,擔(dān)心自己浪費了上天送給自己的這次改寫歷史的寶貴機會。
終于,趙欽一步一步走到了垂拱殿門口。
他深吸一口氣,抬起腳,堅定地跨過了那道門檻。
這是一個值得被歷史所謹(jǐn)記的時刻,因為從這一刻起,趙欽將把大宋的江山社稷抗在自己的肩上,用自己的全部力氣,挽弱宋于將亡,并努力去打造一個更加強大的帝國!
在眾臣高呼的萬歲聲中,趙欽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臨朝。
不過,激動歸激動,等心里那一份新奇的情緒慢慢散去了,趙欽才發(fā)覺這“上朝”,的確是個很無聊的過程。
自徽宗以來,官員都已經(jīng)習(xí)慣了溜須拍馬,知道哪些事情皇帝喜歡聽,哪些又不喜歡聽。
所以,所謂的上朝,早已經(jīng)成為了比誰馬屁拍得更好的一次競賽。
如今新皇登基,大臣們一時還摸不準(zhǔn)這個新上位的官家到底是個什么性子,因此,還都是很默契的堅持按照以前的程序來。
什么哪個地方一個母豬生了兩個麒麟啊。
哪個地方一棵樹的樹葉自動長成了“靖康”兩個字的樣子。
還有全國各地同時都出現(xiàn)了七彩云霞等等諸如此類的祥瑞。
總之,這些大臣們說的話,讓趙欽有一種感覺,好像一時間,這天地萬物都在為他當(dāng)上皇帝慶賀。
就這樣過了半個時辰,依舊還是如此,趙欽覺得自己的耐心已經(jīng)快要被耗到極限了,他也不知道,這些人怎么能想出這么多祥瑞來!
趙欽看著殿下這些大臣嘴巴張張合合的,卻始終沒有說出一個有用的字來。
忽然有一種感覺,覺得這些只會溜須拍馬的文臣讀了幾十年的書,可能都讀到豬腦子里去了!
就在趙欽準(zhǔn)備讓朱拱之宣布退朝的時候,一個令他都意料之外的情況發(fā)生了!
邊疆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