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點,起床號吹響。
半分鐘之后,全員集合喊著口號開始慢跑。
初夏,天氣炎熱中帶著些許清涼。
早晨的太陽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的,就像打碎了的鏡面一樣,
一路跑到碼頭邊上,清澈透亮的瓦藍天空正在一點一點滲透成為金色。
日出的壯麗讓人忍不住就張開雙臂大喊一嗓子。
“?。 ?p> 湯姆漢克斯吶喊著,感覺到胸腔里渾濁的熱氣宣泄而出,身心都舒暢了起來。
做了兩個擴胸運動,湯姆漢克斯看著旁邊汗都沒怎么出、炯炯有神的萊昂哈德,忍不住道:“年輕真好啊?!?p> “你也不差。”
萊昂哈德笑道:“這十天很多活動都靠你指揮呢,比我要累多了?!?p> 湯姆漢克斯在拍阿甘正傳的時候也接受過軍事訓練,之前還特別請過一個教官,比他們都有經驗的多。
再加上角色是軍官,樹林露營、徒步拉練等活動,他都要擔任隊長,要操心的東西多多了。
湯姆漢克斯搖了搖頭:“精力還是差了一些,比不上你了?!?p> “你這眼神看起來就知道是個厲害的狙擊手。”
那是因為哥有超能力......萊昂哈德笑著道:“都不差,已經有軍人的樣子了?!?p> “也只是樣子?!?p> 湯姆漢克斯有些可惜:“檔期安排不過來,不然真想要全程體驗一下12周的訓練?!?p> 萊昂哈德相信他是真能做到。
十天時間不長但也不短。
每天都接觸,十天已經足夠了解一個人。
例如說那個光頭范·迪塞爾。
光頭情商一般還很自負,就不是個適合當朋友的。
這光頭還有點大嘴巴,進訓練營沒幾天片酬就被他自己曝出來。
演一個配角,拿個十萬美刀片酬。
也不知道有什么可自負的。
相比起來,湯姆漢克斯就是真的敬業(yè)。
除了參加訓練營,還會做其他前期準備。
有光頭做對比,萊昂哈德對影帝很有好感。
萊昂哈德把手搭在湯姆漢克斯肩膀上:“湯姆,上次的課再說說唄?!?p> 湯姆漢克斯笑道:“我中午有點想吃意大利菜?!?p> 萊昂哈德比了一個‘ok’的手勢。
可能是萊昂哈德和兒子年齡差不多,湯姆漢克斯看他很順眼對他很照顧。
擦了一把汗,湯姆漢克斯道:“再說說人物小傳好了?!?p> 他組織了一下語言開始說了起來。
萊昂哈德聽的很認真。
人物小傳很有用。在拍《變臉》的時候,尼古拉斯凱奇也有人物小傳,但兩個影帝的小傳不同。
可能是習慣問題,也可能是角色問題。
凱奇大叔更多的是心理活動剖析。
湯姆漢克斯喜歡根據人設來設計小動作。
米勒上尉這個軍官角色,湯姆漢克斯在小傳里設計了一個‘手抖’的細節(jié)動作。
這是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的身體癥狀,很符合軍官的經歷。
“細節(jié)動作也是豐富角色形象的一種技巧。”
回去的路上,湯姆漢克斯道:“這比眼神、表情等什么都要簡單容易許多?!?p> “娛樂作品本質上都要影響觀眾情緒,用載體來舉例,眼神是小說,影響情緒的難度很大。小動作就是電影,有直觀的畫面和音樂,及格水平就能影響情緒?!?p> “這些其實目的都是一樣的,為了讓觀眾記住,技巧本身沒有高低之分,好的演員會根據角色來做選擇?!?p> “情緒極端的角色,就要用極端的表情和眼神來體現。角色情緒都比較內斂,性格設定上也都比較普通,幾乎不會出現夸張的表情和極端臺詞的,就用小動作這種技巧來體現。”
四十多歲的湯姆漢克斯很喜歡當老師。
萊昂哈德也是一個好學生,學習到了很多:“湯姆,我自己也設計了一些?!?p> “他是左撇子,是信徒,狙擊前會說告詞,年輕人應該會覺得很酷,印象深刻?!?p> “這很不錯。”
湯姆漢克斯拍了拍他的肩膀:“細節(jié)還可以增加一點,我覺得拇指上可以多一塊瘀傷。二戰(zhàn)期間士兵的拇指被加蘭德的裝載裝置卡住,這種加蘭德拇指也是填充角色的一個小細節(jié)?!?p> 萊昂哈德和旁邊豎著耳朵聽的人一起點頭。
說說笑笑著,一群人趕回去。
洗漱完休息了一會,開始最后一天的課。
這十天,白天都組織各種各樣的團隊活動,培養(yǎng)一些團隊協作意識。
不要求像足球隊、籃球隊那樣默契,看著有化學反應就行。
晚上就是上課,講怎么跑位,并且要求他們以各自飾演角色的名字相稱并互相指揮。
學基本常識,要掌握武器用法,還要知道連排和班組戰(zhàn)術,以及二戰(zhàn)時軍隊的暗語和手語信號。
中間穿插一下老兵事跡,邀請一些二戰(zhàn)老兵說一說當年的故事。
戴爾·戴因的理念很有趣。
不是讓他們成為士兵,而是讓他們理解什么才是一名合格的士兵,明白什么是團隊。
說好聽點就是熏陶,說現實一點就是速成法。
最短時間就讓他們看起來像那么回事。
效果也確實不錯,練了十天已經有那么一點樣子。
在他們上課的時候,斯皮爾伯格帶著人走了過來。
斯皮爾伯格看著練習場中的眾人,朝著戴爾·戴因道:“進展怎么樣?”
“很順利。”
戴爾·戴因笑道:“有湯姆在,我的工作非常簡單。”
斯皮爾伯格點頭:“他是個好演員?!?p> “說起來這里還有人給我驚喜?!?p> 戴爾·戴因指了一個人:“我開始還以為萊昂哈德這個普林斯頓的學霸適應不來?!?p> 斯皮爾伯格:“他可是從動作指導走過來的演員?!?p> “原來如此?!?p> 戴爾·戴因了然:“難怪能成為米利堅現代英雄。不過他真的很棒,比我教過的絕大部分新兵都要強很多,我甚至覺得就算現在把他扔到戰(zhàn)場上他都能滋潤的活下來,還能成為傳奇狙擊手。”
斯皮爾伯格這下有點驚訝了:“這么厲害?”
在《佐羅的面具》的時候,他拍板選了萊昂哈德,有過調查和了解,知道是個很敬業(yè)很有能力的新人。
但沒有想到能得到戴爾·戴因這樣高的評價。
戰(zhàn)場傳奇......這評價太高了。
不過斯皮爾伯格看著萊昂哈德,也不得不同意,在一群人里萊昂哈德確實是存在感最強、看起來軍事實力最專業(yè)的那一個。
斯皮爾伯格突然來了興趣:“能安排演練一下嗎?”
“沒問題。最后一天也該讓他們放松放松?!?p> 戴爾·戴因走了過去。
拍了拍手,吸引了注意力后,戴爾·戴因道:“訓練營也要結束了,最后一天咱們搞一個活動,好好體驗一下射擊的樂趣?!?p> 參考軍事比賽,但省掉了遠程行軍/奔襲的環(huán)節(jié),只玩多姿射擊。
包括使用階梯木質擋板作為依托進行射擊。
木板上的數字是射擊順序,需要靈活選擇姿勢。
使用九孔板作為依托射擊,轉換射擊位置時采取不同的射擊姿勢。
移動靶/不穩(wěn)定平臺射擊、直升機不穩(wěn)定平臺射擊、水面船只不穩(wěn)定平臺射擊,還有觀察手作為依托射擊等。
不跑步只射擊那就有趣多了,而且還不分成績,演員們都很感興趣。
萊昂哈德也很感興趣。
他在副本能玩的要比這刺激多了,不過到底和現實不一樣。
在現實里也摸過槍去過靶場,但跟專業(yè)的比差遠了。
槍柜解鎖。
眾人按照喜好選槍。
萊昂哈德沒選現代的栓動狙擊步槍,只挑了‘花旗中正式’的春田M1903步槍。
這槍看著像霓虹的,實際是米利堅本土春田兵工廠,也叫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只是翻譯不一樣。
在毛瑟兵工廠的特許下研制的,旋轉后拉式槍機仿自德國M1898步槍,可以算是以毛瑟步槍為基礎的變型槍。
外觀確實很98k。
萬物98k也是有理由的。
在二戰(zhàn)初期,米利堅海軍陸戰(zhàn)隊大量使用,但后來被更先進火力更猛的加蘭德M1半自動步槍代替。
之后的春田M1903步槍安裝上狙擊鏡,作為狙擊步槍在美軍中服役,一直使用到1957年,現在還有‘大量新貨’。
萊昂哈德手里的就是九成新,槍管亮閃閃的,槍油的味道都很新鮮。
前面已經開始,他還要等一會,正好順帶檢查一下槍況。
等了十來分鐘,萊昂哈德上了。
萊昂哈德已經注意到了斯皮爾伯格,很會抓機會的用上了設定。
告詞,左撇子,拉栓,開槍。
一套動作縱享絲滑。
遠處的鐵靶也叮當作響,證明了超級特工都能左右開弓。
身后的戴爾·戴因贊嘆:“400碼都能連續(xù)命中25美分硬幣,這小子狙擊越來越厲害了?!?p> 斯皮爾伯格不是專業(yè)的,看不出來好壞,好奇問:“很好嗎?”
“頂尖?!?p> 戴爾·戴因豎起大拇指:“首先,M1903春田步槍并不是專業(yè)的狙擊步槍?!?p> “二戰(zhàn)時期的狙擊步槍基本都是從普通步槍里挑選優(yōu)質品來改進的,機構設計和普通步槍沒有區(qū)別?!?p> “核心機構都是毛瑟Gew.98步槍的,也就是受約束式供彈。”
“爪式拉殼鉤在槍彈剛離開彈倉時就立即抓住彈殼底緣、并牢固地控制住槍彈直到拋殼為止。拉殼鉤不隨槍機旋轉,避免了上雙彈的故障發(fā)生,但這設計也決定了不會像現代專業(yè)狙擊槍那樣精度至上?!?p> “我有個朋友就二戰(zhàn)時幾款狙擊用途步槍做過精度測試,春田廠M1903步槍+萊塞伍德3倍瞄準鏡,在使用1953年產M2普通彈的時候,300碼的彈著散布是7英寸(17.78厘米)”
“跟現代狙擊槍存在一定差距?!?p> “M1903A4狙擊步槍的歸零一般是500碼,平時練習卻都在300碼以內,二戰(zhàn)時候很多狙擊手大多數時候在150碼甚至更近的距離上射擊,絕對不會射擊一個在200碼以外的帶槍敵兵?!?p> “這也是軍用標準彈藥的精度問題,彈藥嚴重制約了M1903步槍的射擊精度,幾乎無法命中400碼以外的人體目標。”
“普通彈藥300碼的彈著散布是7英寸(17.78厘米),我朋友更換了霍納迪比賽級彈藥,300碼能到2.5英寸(6.3厘米)”
“明白了槍械差距,之后就是狙擊手能力差距?!?p> “我以前還在軍隊的時候,訓練過的那些班組精準射手都認為,100碼距離和25美分硬幣是個分界線?!?p> “如果能在100碼的距離,三發(fā)彈著能用一個25美分硬幣蓋上的話,槍的精度才是合格的,也就是100碼1MOA?!?p> “對了,25美分硬幣直徑約1英寸,也就是2.5厘米。”
“100碼是個人都能上靶,絕大部分人都能命中靶心,但很少能連續(xù)的、穩(wěn)定的命中靶心,能做到的就是高手?!?p> “而這個距離拉遠到400碼,能連續(xù)命中25美分硬幣,這就絕對是頂尖了?!?p> “也許射遠上不如那些破一千米記錄的狙擊手,但就精度來說絕對不差,更何況用的還是M1903春田步槍?!?p> “這槍還進行了結構和工藝的簡化、以滿足軍隊的大量需求。”
“戰(zhàn)爭前期和后期槍支的質量差異非常之大,M1903步槍的膛線數量在戰(zhàn)時從4條被減少至2條。”
“德國對Kar.98k的戰(zhàn)時簡化則更加喪心病狂,到1944年,除了狙擊型,普通的Kar,98k都直接用滑膛槍管,1945年的最終簡化型甚至取消了表尺,照門就是在L形金屬片上切出一個V形缺口。”
“所以說一個頂尖狙擊手,槍械、彈藥、能力都很重要,不過我還是更喜歡火炮。比起精準狙殺,一炮轟殺一個足球場更帶勁?!?p> 戴爾·戴因滔滔不絕的說著。
大多專業(yè)術語很陌生但不難理解。
斯皮爾伯格把戴爾·戴因的話簡練了一下:萊昂哈德牛逼。
于是他點了點頭:“是我心目中的狙擊手?!?p> 他事后對萊昂哈德有過關注,但只關注了一段時間。
畢竟有夢工廠的一大攤子事,還有自己的項目。
在《佐羅的面具》劇組進入正軌之后就回國,之后聽說萊昂哈德去了歐洲拍戲,也就沒怎么關注。
時隔多日,萊昂哈德又給了他一些驚喜。
姿勢和氣質都很對位甚至是驚艷的。
斯皮爾伯格突然有了靈感,摸了摸下巴:“劇本里加幾段狙擊戲好像也不錯......”
劇本不是一成不變。
現在還是前期準備階段,要是突然來了靈感或者大咖有意見劇本就會變化。
現在的劇本和原始劇本已經有了很大不同。
原始劇本里,米勒上尉的臺詞會多許多,跟部下談心環(huán)節(jié)很長。
會告訴部隊的其他人,他在家鄉(xiāng)謀生時做什么,會一起暢想未來。
湯姆漢克斯覺得他的角色說太多自己的事情不合適,就跟斯皮爾伯格說了這件事情。
斯皮爾伯格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就同意了,于是這個環(huán)節(jié)也被縮短了。
客觀來說這是為了角色,但不管怎么說也是主動縮減自己的戲份。
什么叫影帝,什么叫大菊觀(戰(zhàn)術后仰)!
湯姆漢克斯的影響還不止如此。
也是湯姆漢克斯的爭取和人物小傳,把米勒上尉的角色改變。
這角色原本是非常單一的,一個像礁石一樣堅韌的人,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軍官。
經過改動了之后,米勒上尉這個角色多了許多人性化的地方,更加層次化。
另外在原始劇本里,米勒上尉在最后一戰(zhàn)中是幸存下來的。
后來覺得‘幸存’份量不夠重,才改成了死亡。
結局死亡,傳統(tǒng)但實用。
這些良性的改動,都讓角色變得更好。
這也是演員和導演之間的化學反應。
現在斯皮爾伯格感覺跟萊昂哈德也有了點化學反應。
《拯救大兵瑞恩》不可能像動作片那樣拍,像布魯斯威利斯那樣狂拽炫酷就不是二戰(zhàn)電影了,可這年代很多影迷就吃布魯斯威利斯那一套。
斯皮爾伯格拍電影的觀念很樸實:就是為了票房,票房高才是硬道理。
影迷喜歡這一套,那可以因地制宜一下。
斯皮爾伯格就覺得可以讓萊昂哈德來狂拽炫酷。
狙擊手嘛,不酷就不是狙擊手了。
這小子在佐羅里就扮酷,能力和氣質什么都有,滿足前置條件,拍出來效果肯定不錯。
斯皮爾伯格當場就給編劇羅伯特·羅達特打電話。
羅伯特·羅達特:“增加狙擊戲份沒問題,不過上次說的劇情,真的要刪掉嗎?”
斯皮爾伯格知道他說的是什么。
米勒的小隊在俘虜了德意志人后,會在散兵坑里露營過夜。
晚上一個德意志裝甲師抵達并在小隊的散兵坑旁邊扎營,一名名叫韋特的德國士兵接近散兵坑要香煙時,小隊用槍指著威利與韋特交談,以免他們的掩護被揭穿(韋特由于夜色深沉而從未見過米利堅人)
通過威利,小隊最終用一個米老鼠打火機和梅利什的青年刀從韋特那里換取食物。
“刪掉吧?!?p> 斯皮爾伯格找了個理由說服了他。
這段劇情其實不錯,但還是有其他方面的考量。
磋商了會,看見活動結束,斯皮爾伯格掛斷電話走了過去,表揚了幾句后大方的給演員們幾天假期。
休假結束之后,他們就要奔赴愛爾蘭拍攝。
萊昂哈德回家好好睡了一覺。
第二天醒來他忽然有點不知道干什么。
呈‘太’字躺在床上,睜著眼睛看著天花板。
發(fā)了好一會呆,直到電話被打響。
萊昂哈德看了眼,有點意外。
斯嘉麗給他打電話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