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抄家
鄭府。
梁猛飚帶著兩隊精兵,氣勢洶洶,一路上百姓見狀紛紛避讓,唯恐惹禍上身。
兩隊人來到鄭府的門前,梁猛飚二話不說,下令道:“甲隊去左,已隊去右,將鄭府通通圍起來,一個人都不能放出去!”
“是!”兩隊人得令,左右分開,將鄭家府邸給包圍了個嚴嚴實實。
四周的百姓紛紛緊閉房門,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他們躲在房后,偷瞄著鄭府。
門前的鄭家仆人見此情形,知道大事不妙,將事情稟告給了鄭德本的兒子。
“少爺,大事不好了,官兵將府邸給圍了起來!”
鄭德本的兒子大驚失色,當下問道:“官兵,哪里來的官兵,穿的很什么衣服,領頭的是誰?”
仆人見那么多官兵圍了,那厲害來得及細看,著急忙慌的前來稟告。
“小的···小的沒看清,還是少爺您取看看吧!”
“廢物!”鄭德本的兒子怒罵了一聲,但現(xiàn)在卻不是計較這個的時候。
他想了想,叮囑道:“傳本少爺命令,讓管家看好府里事物,叫上十幾個家丁,拿上棍棒?!?p> “本少爺?shù)挂纯矗烤故鞘裁慈巳绱四懘蟀?,敢?guī)П鼑亦嵓?!?p> “是!”仆人連忙前去傳達命令。
很快,十來個家丁,在鄭德本的兒子帶領下來到了門前。
大門被打開,他瞅見身穿明光甲,手持長矛,殺氣凝重的精兵,臉上的囂張瞬間消失,心都涼了半截。
要是是身穿衙役的捕快,那鄭家的面子還能行得通。
可這這等精兵悍卒,一看甲胄和武器就不一般。
這發(fā)生了什么事,這么多的精兵是從哪里來的啊?
他走上前,擠出一個笑容,行禮道:“敢問將軍是何人?為何將鄭府給圍???”
梁猛飚走上前說道。
“在下齊王殿下家臣,七品副尉。
曹州刺史鄭德本,貪贓王府,罪大惡極,罪首已經伏誅,在下奉齊王殿下命令前來抄家。”
而氣勢洶洶的家丁們,見到渾身鎧甲的精兵,又聽是齊王,個個都升起了退縮之意。
聽到這個消息,鄭德本的兒子大驚失色,感覺天塌了:“?。??”
對于鄭德本做的事,他多少知道的,但沒想到居然走到了這一步,這消息是怎么泄露的?
但轉念一想,這齊王不就是一個靠著母親的姿色的八歲孩童么?
他憑什么敢殺一州的刺史?憑什么敢?guī)П鼑嵓遥?p> 鄭德本的兒子想到了什么,臉色變幻不停。
梁猛飚打斷了他的思緒:“還不束手就擒???”
鄭德本的兒子知道,眼下自己是過不了這一關了,指的咬牙,在一仆人的耳旁說。
“去將此地發(fā)生的事寫下,飛鴿傳書告知長安的鄭妃,鄭仁泰將軍···,讓他們來救我等!!”
“是!”仆人連忙后退,回了府內。
面對梁猛飚的質問,鄭德本的兒子開口問道:“參見梁副尉,敢問梁副尉可有搜捕令?”
梁猛飚自然沒有,但有皇子的口諭,哪里還需要搜捕令呢?
他有些不耐煩的說道:“奉齊王口諭,若有疑慮去刑部說吧??!”
鄭德本的兒子一聽更慫了,沒有搜捕令就敢搜查?這根本不符合規(guī)矩!
最麻煩的是,由于事發(fā)太快,這導致他還沒來得及轉移賣糧食的銅錢,就被包圍了起來。
這是要是捅出去,朝廷文武百官怎么看待鄭家,天下百姓怎么看待鄭家!
正在兩人交談時,從府內飛出許多鴿子撲騰著翅膀朝外飛去,一時間“咕咕”聲不斷。
梁猛飚抬頭一望,瞬間反應過來,這是要送信給宮內。
他下意識的張弓搭箭,只聽“咻”的一聲,一只信鴿應聲而落。
梁猛飚還想再射,但鴿子太多,而且剛才信鴿死亡讓其余的信鴿受到驚嚇,四散飛入了高空,脫離了視野。
梁猛飚只得放下弓箭,臉色有些黑了,大喝道:“將他們拿下??!”
鄭家人先是一驚,又見鴿子四散而去,都松了口氣,現(xiàn)在只盼著長安鄭家能夠快點救命。
鄭德本的兒子眼見目的已經達到了,趕忙束手就擒:“罪民愿意束手就擒,還請副尉善待我等!”
眾多手持棍棒的家丁見自己的主子都束手就擒,投降一個比一個快。
梁猛飚也多廢話,一揮手道:“把他們全都捆起來,再去將剛才的那只的鴿子給撿回來!”
“是!”
沒費多少功夫,鄭府的人都被困了起來。
同時一個士卒將被射死的信鴿帶了回來,梁猛飚取下了鴿子腳下的竹筒,打開紙條一看,只見上面寫著。
【家主被齊王斬首,正被抄家,速救?!?p> 這一幕,被鄭家人看了個明白,交換過眼神,誰也不敢言語。
梁猛飚冷哼一聲,對著驚慌不已的鄭家人說道:“翻下如此滔天大案,誰也救不了你們!”
鄭家人沒有說話,心里卻是很不平衡。
他齊王除了一個姿色尚好的母親還有什么?要不是不敢得罪李世民……
再說了,李世民還有鄭賢妃呢,鄭家人還做將軍呢!
但這些話,沒人敢說,畢竟如今勢不由人,說這些話那不是尋死?
很快,鄭家被翻了個底朝天,藏在地窖中的銅錢和絹布也被發(fā)現(xiàn)了。
梁猛飚看了一眼鄭家人,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帶路!”
在士卒的帶領下,梁猛飚來到了鄭府的地窖。
一開地窖,只見整個地窖都擺滿了一箱箱的銅錢,看的讓人眼睛都花了!
他愣了片刻,問道:“這里有多少錢?”
士卒回答道:“啟稟大人,足足有三萬貫??!”
“三萬貫?”梁猛飚深吸了一口涼氣,他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的錢。
一貫一千文,三萬貫就是三千萬文,按照五文錢一斤,能購買六百萬斤的糧食,一百二十斤一石,那就是五萬石的糧食。
五萬石,這幾乎是整個常平倉和義倉的糧食總和。
反應過來后,梁猛飚不經感嘆:“真乃國之大賊,帶走,全都帶走!”
士卒領命道:“是??!”
很快,一箱子一箱子的銅錢和布匹被裝車,運往府衙,一同被押送的還有被捆綁住的鄭家人。
這般場景,引得無數(shù)百姓指點議論紛紛。
“這般巨富,真不愧名門望族。”
“名門望族又如何,為非作歹,還不是要被懲處??!”
“聽聞那鄭家就是抬高糧食主使!”
“怪不得,怪不得,這般貪官,當殺,當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