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抬頭看路
林陽之所以對路遙示好,其實并沒有什么目的,他純粹是對這位文學大家,發(fā)自一種從內心的敬佩。
雖然說,路遙此時此刻還沒有功成名就。
華夏文學史上最后的脊梁,這是林陽個人對路遙的評價。
“好??!我估計要在這里住半個月,我剛剛來,還有幾件事沒有去辦?!?p> 林陽回家了,他第二天就去學校了。
次日上午,王惟國的身影,出現(xiàn)在了青年出版社的院子里。
他來這里的目的,并不是談發(fā)表小說的,而是來這里看望柳青。
1952年,柳青把全家從京城,遷到了陜西長安縣的皇甫村。
在這個終南山下的偏僻小村莊,他一住就是十幾年,創(chuàng)作出了長篇小說《創(chuàng)業(yè)史》。
柳青的身體不好,他從七十年代初,基本上在每年的春夏之交,就要來京城看病,順便修改他的書稿。
每一次來京城,柳青都會居住在青年出版社。
青年出版社位于東四十二條,是由兩座小四合院聯(lián)通而成的。
一進門,就是一棟米黃色的兩層創(chuàng)作小樓,此時,樓下住著上海作家峻青和大名鼎鼎的柳青。
王惟國在342房間見到柳青時,被他的樣子嚇了一跳。
膚色黝黑、有些駝背的柳青,已經瘦得露出了顴骨,他躺在床上,曾經炯炯有神的眼睛,此時也是黯淡無光。
“你怎么來了?”
柳青的聲音低的幾乎聽不見。
“我昨天來京城的,今天專門來看你,你的身體怎么樣?”
“我估計不行了,以前還能在樓下遛彎兒,最近實在是走不動了?!?p> 王惟國沒有向柳青提自己的小說,他在這里坐了半天就回去了。
“我在京城呆半個月左右,過幾天我再來看你?!?p> 王惟國想不到,在他此次離京之后的6月13日,柳青走了,終年62歲。
創(chuàng)作小樓上,除了峻青和柳青,客房里還住著其他作家。
他們分別是來自云南的彭荊風、廣東的李克異、AH的公劉、河北的劉真、天津的王道生、遼寧的楊大群。
當然了,這些人王惟國不熟悉、也不知道,更沒有發(fā)生什么交集。
在京城里等待了一個星期,王惟國關心的小說發(fā)表問題,一直是遲遲不見動靜。
就在他心煩意亂的時候,林陽找上門來了。
“小兄弟,好幾天不見你了,你今天怎么有時間過來了?”
“王哥,今天是禮拜天,你要是沒有事的話,咱們出去這個地方聊?”
“好,你等一下,我去跟我媳婦打個招呼?!?p> 林陽把王惟國約出來之后,沒有去其他地方,而是直接到了全聚德烤鴨店。
“啊?小兄弟,咱們怎么來這個地方?”
“王哥,今天我請你吃飯,就吃京城的烤鴨!”
“我聽說在這里吃飯,一只烤鴨就要8塊錢,你還是個學生,怎么會有這么多錢?”
“王哥,想知道嗎?”
林陽笑著問他。
“那是當然了!”
“走,王哥,咱們邊吃邊說,你如果感興趣的話,咱們還可以聊一聊賺錢的事?”
王惟國將信將疑地跟著林陽,走進了烤鴨店。
“來兩只鴨子,再來一瓶茅臺酒,王哥,你看看,還要什么?”
林陽把菜譜遞給了王惟國。
“不少了,兩只鴨子咱們都吃不了?”
“沒事,吃不了咱們帶走,你趕緊看一看?”
等待酒菜的過程中,王惟國忍不住打聽起來了。
“小兄弟,你說一說,你是怎么樣賺錢的?”
“王哥,你是做文字編輯的,我不知道,你是否清楚畫連環(huán)畫的稿費情況?”
“這個我還真的是不知道?”
“王哥,實不相瞞,我話一幅連環(huán)畫,稿費是兩、三塊錢,一本連環(huán)畫最少需要100多幅圖,這樣算下來,我出版一本可以拿到幾百塊錢?!?p> “啊?這么多?那你目前出版了幾本?”
“王哥,不多,也就四、五本吧!”
“你說一說,都是那幾本?對了,上一次你還沒有告訴我,你的筆名是什么?”
“王哥,我的筆名叫竹林,竹子的竹,雙木林。”
“???你就是竹林,畫《哪吒鬧海》、《天書奇譚》、《保密局的槍聲》、《瞧這一家子》的那個竹林?”
“嘿嘿,王哥,確實是是我!”
林陽笑著撓了撓自己的頭。
“要是這樣算下來,你已經賺到了1000多塊錢?”
“王哥,除了稿費,我還有另外一部分收入?”
“是嗎?還有其他收入?快說說?是什么?”
“你剛才所說的連環(huán)畫,已經被電影廠定下來改編成電影,他們又給了我一筆錢?!?p> “???還有這樣的好事?”
“王哥,我不騙你,這當然是真的?!?p> “小兄弟,那你能不能說一說,你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
王惟國此時是有感而發(fā),自己的小說發(fā)表不出來,再看看林陽,連環(huán)畫、劇本,一模一樣的東西賣了兩次。
“王哥,我是這樣想的,從歷史和生活中尋找機會,但是,盡量不要涉及到那些敏感的話題,如果不能避免這個問題,事情就會變得撲朔迷離、復雜起來。”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哎,小兄弟,我今天總算是悟出了一些東西,看出來,你年紀輕輕的,看問題竟然如此深遠。”
“實不相瞞,我年初寫了個中篇小說,名字叫《驚心動魄的一幕》,主要描述的是前些年特殊時期中武斗的事?!?p> “我把小說向好幾家雜志社投送過,唉,想不到全部都被退回來了?!?p> 王惟國說到這里,是一臉的失落。
“王哥,你的書稿帶來了嗎?”
“帶來了,只不過現(xiàn)在不在我的手里?!?p> 林陽一聽就明白了,這是托人找關系投稿去了。
《驚心動魄的一幕》這篇小說,林陽在重生之前是看過的,他記得那是在八十年代初的時候。
“王哥,我相信你會有成名的那一天,有千里馬還需要有伯樂,有些事情需要時間來證明,只要認為自己的小說沒有錯就可以了?!?p> “小兄弟,謝謝你了!”
林陽知道王惟國將來的成就,不過,他本人現(xiàn)在不知道。
王惟國此時郁郁不得志,手稿一次又一次被退回來,都把他退的開始懷疑人生了,認為自己不適合吃這碗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