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

第十五節(jié) 大凌河之戰(zhàn)

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 東山小生01 2284 2022-08-25 20:04:00

  其實崇禎是想治祖大壽的。敢亂來!你老大袁崇煥我都敢辦,還怕你?

  但孫承宗不愧為老領(lǐng)導(dǎo),啥也沒說,做了一件事就讓崇禎對祖大壽信任有加——帶著祖大壽打阿敏。

  對于祖大壽,崇禎表示:這事就算了,你跟著孫老師好好干。祖大壽很感動,下定決心,不能辜負皇帝陛下的期望。

  祖大壽剛到大凌河一個月,皇太極就來了,同時還帶了一批蒙古人。皇太極還是老規(guī)矩,先把城圍了起來。

  但他圍得很有特點。

  他分成兩個圈,蒙古人在內(nèi)圈,在東南西北四面圍。自己人在外圈,在東南、東北、西北、西南四面圍?;侍珮O不愧為杰出的戰(zhàn)略家,這個圍法有很多好處。首先蒙古人在里面,自己人在外面,打起來肯定是蒙古人先接戰(zhàn),有點兒炮灰的意思。再來,這兩個圈結(jié)合起來,就是一個死死的包圍圈,也就是說,萬一有人運氣好,突破了第一道包圍圈,那接下來遇到第二道包圍圈就要遭殃。

  很完美,滴水不漏。

  皇太極不打算攻城,而是圍城。因為大凌河是建筑工地,還沒有竣工,人口也都沒遷進來,城內(nèi)沒有產(chǎn)業(yè)。也就是說,大凌河所有的糧食都得從錦州運,只要將城圍死,斷絕糧草,那么大凌河城便不攻自破。

  順便一提,此戰(zhàn)皇太極亮出了新玩意兒——大炮。從寧錦大戰(zhàn),到圍攻北京,皇太極吃盡了大炮的苦頭,也深知大炮的威力。他明白,后金如果想同明朝抗衡,必須得有大炮?;侍珮O將部分明朝被俘的工匠及懂炮制炮的專業(yè)人員抓到沈陽,命佟養(yǎng)性帶隊,組成了一支“火炮技術(shù)攻關(guān)小組”,開始對火炮的研究。

  天聰五年正月,后金造出了第一門大炮,皇太極賜名為“天佑助威大將軍”。現(xiàn)在是天聰五年八月,也就是說,僅過了半年,皇太極就把大炮搬到了戰(zhàn)場上。

  大凌河被圍,情況危急,突圍是不現(xiàn)實的,現(xiàn)在祖大壽面臨兩個選擇:一、投降;二、待援。

  準確來說,待援是最靠譜的,但皇太極畢竟是皇太極,第二道包圍圈除了撿漏以外,還有一個作用——打援。

  所謂“圍點打援”,我不打你,我打你兄弟。

  八月十六日,松山兩千明軍來援,被殲滅。

  八月二十六日,吳襄等率六千明軍來攻阿濟格,又敗。

  祖大壽絕望了!

  皇太極知道。

  九月十九日,皇太極命后金軍穿著明軍的衣服,打著明軍的旗幟,自稱錦州援軍,往大凌河而來。

  祖大壽很高興,出城迎接,剛踏出半只腳,迎面一棒,又敗。玩陰的!以后說什么老子都不會出來了。

  以前聽過一個故事,叫“狼來了”,同一件事你吃過虧,就不會再上當了。

  可以肯定皇太極是沒有讀過《伊索寓言》的,也沒研究過心理學,只能說他太出色了。這場戰(zhàn)斗,應(yīng)該可以被評為中國版“狼來了”。

  此時的大凌河城已經(jīng)被圍了近五十天。城內(nèi)能吃的都吃了,什么馬、樹皮、草根,這些都算美味。至于不能吃的,也吃了,比如說——人。

  這是事實,不是天方夜譚,先吃死去的士兵,吃完了就吃手無寸鐵的筑城民夫,反正現(xiàn)在打仗,也不需要建筑工人。燒人骨,吃人肉(析骸而炊,殺人而食)。現(xiàn)在的大凌河城,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人間地獄。

  皇太極知道祖大壽快堅持不住,于是開始了下一步計劃——招降。

  祖大壽的意思很明確:我寧愿餓死,也不投降。

  九月二十四日,狼來了。這是一匹可以咬死皇太極的狼,祖大壽不信。

  是真來了!

  就不信。

  好吧。

  孫承宗得知大凌河城被圍后,派吳襄、張春領(lǐng)四萬明軍前去支援。吳襄前面說過,這里說一下這個張春。

  張春,陜西人,文化程度不高,但很愛國。只參加過省考(鄉(xiāng)試),當過舉人。照這種情況混下去,除了默默無聞還是默默無聞。但事實多次證明,成績雖然不好,只要有機遇,還是有希望的(如袁崇煥)。對于張春來說,這個機遇還是孫承宗。孫承宗覺得這個人很有才能,便把張春帶在身邊親自培養(yǎng),也就這樣,張春在孫承宗手下大放光彩。

  順便一提,后來張春被皇太極抓了去,但誓死不降,既不剃發(fā),也不換衣服。全力為“兩國友好(議和)”而奔走,折騰了十年,一直到死,皇太極也沒殺他。

  吳襄與張春的兵力是四萬,皇太極的兵力是六萬,且全部在圍城,也就是說要對付吳襄,必須抽一部分人出來?;侍珮O抽出了最精銳的兩萬,與代善共同來迎敵。

  援軍到來的消息自然也傳到了祖大壽耳朵里,由于前面吃了假援軍的苦頭,祖大壽心里有了陰影,說什么也不出來。

  為了對付吳襄,皇太極制定了精密計劃,命一小隊人馬去截斷明軍歸路,吸引火力。趁混亂之際再兵分兩路,從左右兩翼出騎兵沖入敵陣。

  很完美的計劃。

  但對手是吳襄,畢竟跟了孫承宗那么久,豈是吃干飯的。明軍的后路雖被截斷,但皇太極驚奇地發(fā)現(xiàn),明軍沒有亂,反而抱成一團。也就是說,皇太極現(xiàn)在出擊,這一團黑乎乎的人直接會把你吸到圈內(nèi),到時候從四面八方打你。

  皇太極說,再等等。

  吳襄不愧是吳襄,這個應(yīng)對沒有錯,應(yīng)該說很完美。但從吳襄的表現(xiàn)來看,他應(yīng)該不知道皇太極有一樣?xùn)|西——大炮。

  機會來了!

  見明軍抱成一團,皇太極改變了原先的計劃。

  用大炮。

  由于明軍抱團,一炮下去,直接死一片。估計吳襄看見皇太極的這玩意兒臉都綠了。然后皇太極接到一個不好的消息,自己這邊起火了!原來,當時的風向向東(皇太極所在方向),這幾炮下去,是轟死了不少人,但戰(zhàn)場上的火星子全往東邊飄來。張春抓住機會,還時不時地放火箭,扔火把。

  局勢又一邊倒。

  但老天爺似乎和皇太極開了個玩笑,一會兒便下起了雨,火熄滅了,然后吹起了西風。張春遭到同樣的待遇,但這次沒下雨。

  因風吹雨打而改變戰(zhàn)局的現(xiàn)象在歷史上十分常見,最著名的就是《三國演義》中上方谷的一場雨,澆滅了諸葛亮的北伐夢,也灌溉了司馬懿的帝王心。清朝打明朝,清朝勝利了,所以皇太極是真命天子,而明朝、孫承宗、祖大壽全都命數(shù)將盡,理所應(yīng)當被真命天子滅掉,所以老天爺要幫皇太極。

  戰(zhàn)事到這兒也沒什么奇跡了,說結(jié)果吧:吳襄僥幸逃脫,張春被擒,四萬明軍全軍覆滅。

  待援是不可能的了,于是祖大壽走出了下一步——投降。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