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原來有魏國公府撐腰?。繉嵲谌遣黄?!
朱易直接就一本正經(jīng)的點了點頭,“你趕緊把這些全部都拿出來吧,我全部都要了,一會兒我就讓家丁們過來搬回去!”
“你要是再磨磨蹭蹭的話,我可跑到其他的地方去看了?”
此時這個老板也頓時就傻眼了,立刻就把朱易當成了冤大頭,他立刻就點了點頭,趕緊吩咐人,把后院的那些糧食全部都搬了出來。
“既然朱少爺如此的大方的話,那我們就直接按照市場價來,我也就再談價格了,你以為如何?”
朱易對此自然也是沒什么說的,只不過在后面快要付賬的時候,朱易卻突然就冒出來了一句。
“這段日子以來我資金周轉(zhuǎn)確實有些緊張,不如我先欠著,等到五天之后再過來給你,你覺得怎么樣?”
小心翼翼的問出了這樣的一句話之后,這個糧食店的老板立刻就開始變得警惕了起來,他一臉懷疑的看著朱易。
“你不會是想要訛我吧?”
朱易輕輕的皺了一下梅頭,趕緊就反駁了他,“我訛?zāi)愀墒裁窗??我可是有一家三味軒酒樓的,難道這區(qū)區(qū)幾萬輛銀子還付不起嗎?”
“我不過就是想著你們這里的糧食也非常的多,到時候搬回去了之后也可以慢慢的處理,我又不會跑路,怎么可能會不給你錢呢?再說了,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我要是不還的話,你可以直接去告我??!”
看見朱易說的頭頭是道,此時這個糧食店的老板都有些摸不著頭腦了,而一旁的徐妙云也是有一些不明所以。
“這三味軒酒樓真的能夠耗費得了這么多的糧食嗎?你怎么會買這么多回去呢!”
此時朱易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情,于是就對著糧食店的老板說道:“我不過就是前段時間,向許妙云姑娘下聘,所以花的稍微多了些,你放心,魏國公那邊已經(jīng)答應(yīng)下來了。”
“等到我這邊的資金有所周轉(zhuǎn)了之后,一定第一時間直接把你的這一筆錢就給補上來,你覺得如何?”
糧食店的老板懷疑的看了,朱易也不過他也確實是聽聞了之前的事情,當日朱易可高調(diào)了其在一批駿馬上,大搖大擺的就來到了魏國公府的門口。
再加上現(xiàn)在徐妙云確實就是在這個地方如此看來的話,眼前的這個人可不僅僅是三味軒酒樓的老板,更是魏國公徐達的女婿啊。
于是糧食店的老板也就不再糾結(jié)了,“原來如此啊,那我今日就給了你吧,你且在這上面畫個押!”
朱易也是十分果斷的就直接按下了自己的大拇指,一旁的徐妙云輕輕的皺著眉頭。
直到看見這些人真的把這些糧食全部都搬走了,徐妙云還是忍不住勸說了他一句。
“雖說我從來都沒有開過什么酒樓,可是要是細細算起來的話,這三味軒酒樓恐怕一個月都用不完這么多的糧食吧?”
“娘子你就放心吧,這些糧食我是另有用處的,等到過兩日之后,你也就知道我的用心良苦了!”
朱易神秘的笑了一下,雖然徐妙云不知道朱易到底要整什么幺蛾子,不過如今也只能夠跟隨著朱易又前往其他的幾個店鋪。
還是根據(jù)同樣的招數(shù),不花一分錢就先把這些糧食全部都給帶走了,畢竟他們還是十分信任徐妙云的。
而此時另外一邊,下了朝之后,朱元璋就直接將魏谷公徐達叫進了自己的御書房之中。
此時劉伯溫也在旁邊,“陛下。如今這件事情也是剛剛發(fā)生,尚且已經(jīng)想出了解決之法,不知道陛下為何又將我們叫到這個地方來,究竟是所謂何事呢?”
“你們之前已經(jīng)說過了,這難民之數(shù)絕非小事兒,在應(yīng)天府之中,除了咱們國庫里面堆積了那么多的糧食以外,想必其他的商家那里也有不少,你們直接去把那些全部都買下來!”
“要是這件事情變得越來越復(fù)雜了,恐怕日后這些糧食也會非常的關(guān)鍵!”
畢竟當初朱元璋也是經(jīng)歷過這樣的事情的,所以他現(xiàn)在才會設(shè)身處地的為這些百姓考慮。
如果那些難民真的涌入到這邊來了的話,這國家也必須要拿出應(yīng)有的態(tài)度來。
總不能夠看著這些百姓全部都白白的被餓死了吧?
“陛下實在是太過于仁慈了,既然如此的話,那我今日回去之后便去做這件事情!”
魏國公徐達連忙點了點頭。
“那我也就在一旁輔佐著!”
劉伯溫也是這樣說道,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
“成立了這內(nèi)閣之后,我的事情確實是變得輕松了不少,倒是要辛苦幾位了!”
朱元璋的心中還是頗有感慨的,之前所有的事物幾乎都是要自己一個人去處理,勞心傷神也就不說了,關(guān)鍵是現(xiàn)在自己年紀也大了。
雖然說太子朱標平日里也會幫著自己一起看一下這些政務(wù),但是太子朱標的身體卻沒有那么好,總是需要調(diào)理一下的。
如今有了這那個幫忙以后,朱元璋感覺自己確實是輕松了不少,看來朱易提出的這一個點子還是十分的不錯的。
“這個天才少年提出的這個確實很好,我手下的這些人此時已經(jīng)一點都不敢偷懶了!”
“那可不是嗎?要是偷懶的話,自然有一些勤快的官員可以把他們的位置給頂替了,現(xiàn)在大家都是忙于政務(wù)的!”
兩個人都是樂呵呵的笑了起來,而劉伯溫也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今日這大明一事也是下面的官員快馬加鞭直接送過來的,要是再稍微遲了一些的話,恐怕咱們應(yīng)天府馬上就要淪陷了……”
朱元璋也忍不住點了點頭,他的心中還是有些感慨的,古人的智慧是有的,只不過他們也確實沒有想出這樣的辦法來。
“看來我這個義子確實非常的不錯,提出的辦法都是具有建設(shè)性的,而且恐怕這一次的災(zāi)荒也會被他給解決掉……”
朱元璋突然就說了這樣的一番話,因為他知道朱易是帶領(lǐng)著村子里的人種了水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