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從讓曹操做選擇題開始

第八十九章 袁氏兄弟一幫舅舅

  于是,韓馥便與袁紹爭著要把青州牧交給袁家故吏來做,但遭到了拒絕,理由是:“袁家故吏有能力,不能勝任,不如讓袁家舊部擔(dān)任青州牧。

  董卓為安定朝堂局面,經(jīng)李儒說服,答應(yīng)由袁紹繼任青州牧。

  “相國、十八道諸侯聚酸棗、唐姬代天討賊、舉兵二十馀萬人、兵發(fā)汜水關(guān)、不得不出兵御敵才行”。

  “唐姬?”

  董卓面帶茫然,不就是燒死的人么?為什么是洛陽以外的地方。

  “相國!唐姬之死,恐有圖謀!”

  “陰謀?”

  董卓用難以置信的目光打量著李儒,饞唐姬美色又非一天兩天,暫時無法獲得時機,劉辨費盡心機想將唐姬獻與自己,卻來不及送進府第,只聽得唐姬自焚而死。

  “相國、唐姬于魏郡鄴城定為那個曹鑠所謀。

  “曹鑠?再說曹鑠。咱們的防守是不是被紙糊住了?就在老夫眼皮底下接唐姬出洛陽。屢次戲老夫,欺得西涼沒人呼來喚去!”

  “相國息怒了?,F(xiàn)在要盡快搞定劉辨,不然后患無窮了!”

  董卓生氣的說:“對付劉辨呢?哼哼!不只自己一個人,袁家也不例外,真做老夫的怕人。”

  “相國、袁家勢如破竹,牽一發(fā)動全身。三思!”

  董卓火了,他說:“三思一個屁用,叫京兆尹胡軫去抓左中郎將袁成和太仆袁基,還有袁家的眾子,拖出來到洛陽城外面斬了他們!”

  袁基為袁術(shù)同母兄,袁成為東漢太尉袁湯第二子,袁紹的生父袁逢的弟弟,袁成沒有兒子袁逢就過繼袁紹。

  “諾!”

  李儒看董卓生氣了就再也不勸諫了,只允許他手底下操。

  ““李儒啊,對付劉辨您自己走吧,得萬無一失啊!

  董卓一再囑咐親眼看看劉辨遺骸。

  “諾!”

  董卓吼道:“來者升帳議事吧!”

  既然關(guān)外諸侯都想一睹自己西涼鐵騎的風(fēng)采,那么就讓他們有來去匆匆吧!

  過了一會兒,董卓手下將領(lǐng)李傕,郭汜,呂布,華雄,徐榮,張濟,樊稠,到了董卓府上。

  “相國是什么東西?”

  幾位將軍都看著董卓說:“關(guān)外諸侯集酸棗之眾,自稱十八路諸侯。舉兵20余萬討我。馬騰起兵西涼,攻我后方“。

  李傕提議說:“相國、賊軍勢甚強,應(yīng)聚集優(yōu)勢兵力來擊它!”

  郭汜道:“叫我等率五萬人的軍隊殺了他一個片甲不剩!”

  ““李汜、郭汜、你們兩個就可以去長安調(diào)動軍隊抵抗馬騰了!

  “諾!”

  旁若無人的呂布不知身在何處,竟二話不說就率軍抵抗關(guān)外諸侯的入侵,令剩下幾人有些驚訝。

  董卓滿臉含蓄地看著呂布說:“我的孩子可愿意親自帶兵戍守汜水關(guān)嗎?”

  呂布的意思是說,他似乎很失禮,厲聲道:“孩子只要三萬舉兵就可以打垮關(guān)外諸侯!”

  “行了行了行了!吾有奉先者高枕無憂之耳!”

  華雄挺身而出說:“相國殺雞焉用牛刀?我看關(guān)外的諸侯,如草芥一般,一眾烏合之眾耳濡目染,不需要溫侯馬到成功,年輕的將軍愿立下軍令狀帶領(lǐng)3萬軍隊,殺得十八位諸侯片甲不留!”

  “嗯!你們和張濟、李肅率領(lǐng)三萬軍隊趕到汜水關(guān)去吧!”

  “諾!”

  華雄走前瞥了呂布一眼就走。

  呂布直不理他挑釁,走著走著,就弄不明白曹鑠的意思,也只好由老子親自上陣。

  在酸棗城之下,與之對應(yīng)呼吁的十八路諸侯除曹鑠和馬騰之外,已經(jīng)集結(jié)在酸棗。

  公孫瓚聽說后,便向曹操說:“孟德,不知道令公子何時能來?

  公孫瓚已答應(yīng)曹鑠的提議,并由曹鑠秘密出資給自己糧草10萬石,感激曹鑠。

  “這……

  曹操不能答問,已遣夏侯惇催數(shù)次,曹鑠軍隊一護前妃為據(jù),黎陽始終徘徊不前。

  孫堅說:“子相公子驍勇善戰(zhàn),一開始在洛陽不僅挫敗呂布,而且用計解救唐皇后。實晚輩之榜樣也!”

  陳留太守張邈說:“子相賢侄,深明大義、忠肝義膽。吾見此晚輩中,豈能比擬!”

  張邈因典韋的事,收到曹操的糧草5萬石,使他必須賜曹鑠雅號。

  廣陵太守張超也附和著說:“是啊,是啊,子相賢侄使咱們十八路諸侯中,出師未捷身先死,肯定是當仁不讓的!”

  袁紹見大家議論曹鑠的事,頓覺不妙,就說:“我軍雖擁有20多萬人,但群龍無首;必然一盤散沙;倒不如推一位盟主;統(tǒng)一指揮?!?p>  公孫瓚說:“本初這個提議很好,就是子相賢侄還沒有到,這個盟主的位置誰來擔(dān)任呢?”

  袁氏兄弟的臉色氣得發(fā)青,在這幾位中,誰也不能取代曹鑠的位置嗎?

  其曹鑠僅帶五千兵馬,為諸侯中最小者,有何資格與其抗衡?

  打仗不獨重勇武,更重要的是謀略,即使萬夫莫敵的曹鑠也不過是個愣頭青。

  袁術(shù)提議說:“這個盟主的位置不是德高望重的一代所能做到的!”

  袁紹隨聲附和說:“公路說的沒錯,盟主一定要能夠使大家心服口服才行,如果沖鋒陷陣的話,既有項羽的勇武,終究還是要敗于高祖的手?!?p>  在大帳中為這盟主之位而紛爭。

  袁術(shù)、孔(?)、袁遺、鮑信、孔融、陶謙等人支持袁紹;

  劉岱、王匡、張邈、張超等人聯(lián)合,共同打擊對方的勢力,最終將對方打敗,但卻被對方設(shè)計,使對方的實力大大削弱,最后被對方打敗,其中有張揚和曹鑠。

  這六對兄弟中,只有袁紹之后的曹操和他的弟弟(即我的父親——我的母親——我的哥哥——我的妹妹——我的弟弟——我的朋友——我的同學(xué)——我的老師——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我的同事、我的朋友……他們都是我的朋友,而我的朋友就是我的老師,我的老師就是我的敵人,我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我的敵人也就是我的朋友!

  曹操就會把曹鑠搶回來,這樣他就可以和曹鑠一爭高下。

  袁紹與曹鑠的矛盾由來已久,雙方都希望自己成為新的盟主。

  要破冰,不是另一路諸侯來了就可以了,也是給大家?guī)砝妗?p>  ““報稱帳外有三怪,謂慕袁公之名,來匯盟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