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模擬曹叡,隱忍五年后稱帝!【求追讀】
丞相府。
畫面之中,曹丕繼任魏王之后所發(fā)生的事情一幕幕快速閃過,最后停留在他死亡之時。
從這些畫面之中,曹操看到了未來的一角。
比如說,建安二十五年他就死了,兒子曹丕篡漢改魏、自立為帝,僅僅當了七年皇帝就死了。
曹丕在位期間,信任外姓大臣,卻對一眾皇親諸侯極為警惕,萬分戒備。
“丕兒...只當了七年皇帝?四十歲就死了?如此短壽,絕非明君之相?”
“植兒四十一歲死了,丕兒也是四十歲就駕崩....”
“難道,真是大漢氣運反噬所致?”
“老天爺,你不亡我曹家誓不罷休嗎?”
看完曹丕的未來人生軌跡,曹操不由得悲從心來,瞬間就從睡夢之中清醒過來。
先是大兒子曹昂死于宛城,年僅二十四歲。
而后是最為疼愛的兒子曹沖也馬上要死了,年僅十三歲。
模擬曹植,發(fā)現(xiàn)他三十一歲時就被司馬懿一刀砍了。
如今,通過曹丕的未來,也是四十歲時就死了。
好似一道銘刻進血脈里的詛咒般,令曹家子孫個個都短命而死。
“不過,丕兒是怎么回事?為何對其他藩王如此戒備?這樣一來,家國何安?”
收起心中的悲痛,想起之前驚鴻一瞥所見曹丕在位時的政策,曹操皺起了眉頭。
他乃當世之梟雄,豈能看不出其中的弊端。
“大權(quán)旁落,天下豈有安寧?”
“如此大的隱患,丕兒卻沒有看到,跟在我身邊這么多年,他都學(xué)到狗身上去了?”
想到這里,曹操頓感痛心疾首,對曹丕大為失望。
自曹昂死后,曹丕就一直跟在他身邊,處理朝政、南征北戰(zhàn)。
這么多年下來,哪怕是傻子也學(xué)會了如何理政吧。
但縱觀曹丕的未來之中,登基之后,昏招頻出,好似換了個人一般。
自家兄弟子侄不信任,反而對異姓的大臣們恩寵有加。
這怕不是一身本事都學(xué)到狗身上去了。
“不對,丕兒如此戒備自己的兄弟子侄們,是怕他們奪去了他的皇位!”
“他或許看到了隱患,但卻飲鳩止渴,放任異姓坐大,竭力打壓同姓兄弟?”
但轉(zhuǎn)念一想,曹操卻悲哀的發(fā)現(xiàn),這才是事情的真相。
然而,這殘酷的真相,更是令他心痛不已。
究竟是什么原因,會讓他的兒子不相信自家兄弟,轉(zhuǎn)而信任外人?
是自己一直搖擺不定,遲遲沒有定下繼嗣人選的問題嗎?
或者說,是其他的兄弟子侄太優(yōu)秀了,優(yōu)秀到讓曹丕害怕?
而且,他如此信任外人,是否留下了隱患,魏國的未來又會如何?
這一切的一切,曹操都不得而知。
“這個逆子!”
“如此說來,吾不該搖擺不定,在立嗣的問題上,一定要堅定立場,不讓他們兄弟有生隙的機會!”
曹操總結(jié)了一下,決定從源頭上就解決繼承人的問題!
“同時,丕兒壽命短暫、且才能平庸,不可為人君!”
默默地,曹操又在心里將曹丕的名字劃掉,將其剔除繼承人選之列。
“昂兒、熊兒早逝,沖兒即將夭折,植兒、丕兒不堪大任,其余人更是毫無建樹、下下之姿!”
“這般算來,我二十多個兒子之中,竟然沒有哪個能接任我的大權(quán)?”
盤算了一番之后,曹操悲哀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兒子竟然各有缺點,沒有一個能盡善盡美。
“看來,明天要好好看一下叡兒的表現(xiàn)了。”
下定決心之后,曹操沉沉睡了過去。
一覺睡到大天光,神清氣爽。
曹操發(fā)現(xiàn),自從得到‘帝王模擬器’之后,身體好了很多。
就連以往連年征戰(zhàn)時留下的許多病痛,也都不醫(yī)自愈。
醒來之后,他照例處理政務(wù),一直到天黑。
晚上,曹操再一次打開了‘帝王模擬器’。
【當前可模擬對象】:曹丕、曹植、曹沖、曹叡、曹斌
這一次,他將目光放到曹叡的身上。
【曹叡】:【公子】、【世孫】、【皇帝】
“咦,這小子的閱歷很豐富嘛...”
看到曹叡名字后面的三個選項,曹操微微一驚。
“那就看看這小子怎么當?shù)幕实??!?p> 沉吟了一下,他點開了【曹叡】名字后面的【皇帝】選項。
【建安二十一年四月,漢帝冊封你爺爺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制,國都鄴城,王子皆為列侯。】
【建安二十二年冬十月,漢帝又賜予你爺爺曹操王冕十又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shè)五時副車。】
【同時,你爺爺宣布將你列為魏王世孫,待他百年之后,由你繼承他的魏王之位,其余叔伯兄弟皆有封賞。】
【終于在一眾叔伯兄弟奪儲之戰(zhàn)中得勝,你很得意但同時又很警惕,生怕儲位被奪走?!?p> 畫面一亮,萬眾矚目之下,隨著曹操一聲令下,年僅十三歲的曹叡成為曹魏勢力的繼承人。
風光無限,意氣風發(fā)。
“這小子倒是鎮(zhèn)定自若,有一絲明君之相?!?p> 看著畫面之中的未來影像,曹操微微頜首。
十三歲的少年,成為一國之儲君,還能不動聲色,這份表現(xiàn)已經(jīng)很好了。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你爺爺曹操病逝于洛陽,你繼承丞相、魏王之位,成為大漢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p> 【建安三十年,自認為時機成熟的你,廢漢帝之皇位,篡漢自立為帝,國號大魏,改元太和?!?p> “我又雙叒叕死了...”
第三次看到自己的死亡,曹操已經(jīng)心無波瀾,眉頭都不皺一下。
他的目光死死盯著畫面之中,二十一歲的曹叡在經(jīng)過五年時間的歷練之后,已經(jīng)變得極為穩(wěn)重。
不僅如此,他的手段頗為高明,將朝堂上的權(quán)利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是以,待到建安三十年,時機成熟之后,逼迫漢帝禪位,在萬眾矚目之下登基稱帝。
“這樣看來,叡兒倒是比他父親的手段要高明多了...”
一想到曹丕即魏王之位后就迫不及待要稱帝,曹操對曹叡的隱忍倒是頗為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