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回到明朝當茍王

第六十九章 必須要面對的困境

回到明朝當茍王 蹦南天 1965 2022-10-05 19:55:47

  所謂大勢,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如松錦一帶,那祖大壽、洪承疇守著的松錦二城,孤立無援,長久下來,必定糧草短缺。

  將士們都吃不上飯,又看不到半點希望,投敵怕也是遲早的事。

  而祖大壽、洪承疇等人若投敵了,整體大勢而言可謂是此消彼長,太要命了!

  “不出意外的話,朝廷這邊必定會考慮籌集糧草、銀子,盡力馳援北邊?!壁w巽嘆息。

  卻也只能給北邊提供糧草、銀子了。

  除此外,至于人馬方面,想都不要想。

  傳言之中,京營這邊算是廠衛(wèi)等人手,總兵力近三十萬,聽著不少,實際戰(zhàn)斗力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況且,即便這些人馬都有一定的戰(zhàn)斗力,那還能再輕易派出部分人馬嗎?

  要知道,京城乃是整個大明的重中之重,開國兩百余年來,敵人兩三次都達到了京城下,故防御一事上便是重中之重,哪里能輕易派兵出去?

  不能增兵,北邊戰(zhàn)事又緊張,怎么辦?

  便也只能想法子籌集銀子、糧草,快速運送過去了。

  然,回頭來看,就是這唯一的法子,要真正施行開來,怕也困難重重。

  朝廷,太窮了!

  秋糧還還要月余左右才能收上來,便是收上來發(fā)放百官的俸祿還不夠,如何送去北邊?

  至于銀子,那就更難了。

  北邊危機,可南邊的情況也不容小覷啊,那闖王李自成已不是一兩次攻打開封城了,一旦河南那邊頂不住,便可長驅(qū)直入,大軍一路抵達京城。

  除了這些大麻煩之外,在還有張獻忠等三十多路大賊在四處作亂。

  而今大明,已是風雨飄搖,飄搖不定了。

  天將傾。

  轉來翌日,早朝,氣氛一陣詭譎。

  在朝為官者,多聽說了北邊大敗一事,初始皆震撼不已,再回頭看,一個個又咂舌不已。

  北邊的麻煩可是真大了!

  而且還是極難解決的那種。

  “眾位愛卿以為如何啊?”崇禎皇帝發(fā)問。

  下側,自然是一陣寂靜。

  能怎么辦?

  沒辦法?。?p>  只是看眼前這形勢,北邊是實在頂不住了。

  指望剩下那兩三萬人馬抵擋皇太極的十余萬大軍?簡直做夢。

  先前,十三萬人馬都沒打過人家十一萬人,現(xiàn)在只剩下一個零頭了,拿什么打?

  打不過就要守。

  可怎么守呢?

  要知道,此一番朝廷之所以聚集十三萬兵力,主要的目的自然是想打贏皇太極,迫使其退兵,可除此外,也有著馳援錦州的目的。

  在朝廷興兵之前,錦州城就被皇太極數(shù)萬大軍圍攏起來,足足將錦州困了一年,便是所謂的圍城打援,幾乎將守城的祖大壽逼的彈盡糧絕。

  而今此番兵敗,那松錦二地,注定是守不住的。

  至于西南的杏山,因為在松山和杏山之間有著一條長長的壕溝,女真大軍可以隨便過,大明這邊卻不敢輕易過,一旦女真大軍過來,杏山也就危險了。

  換而言之,可能北邊的諸多防御城池中,除了最后一個寧遠還能守一下,其他所有城池怕不是都要丟。

  “諸位愛卿都沒意見嗎?”

  崇禎皇帝看了一眼,暗自憤懣。

  這滿朝文武,一個個號稱學究天人,面對北邊局勢,竟無一人敢出聲嗎?

  他當然也知道此番局勢危急,可越是這個時候,百官才越應該各自發(fā)表意見,大家一起想辦法啊!

  “罷,退朝吧?!?p>  他煩悶的說了嘴,回到養(yǎng)心殿后琢磨許久,最終叫來內(nèi)閣首輔周延儒和兵部尚書陳新甲以及戶部尚書錢謙益。

  “陛下,臣有罪!”

  剛剛走入大殿,兵部尚書陳新甲便叩拜下去,埋首痛哭。

  松錦大敗,他這個兵部尚書自然是責任最大的,甚至于他就是松錦大敗的最終元兇。

  先前,根據(jù)洪承疇提出的方略來看,是要持重緩進,說白了也就是慢慢打,穩(wěn)扎穩(wěn)打。

  方略自然是無可厚非的,可問題是朝廷沒多少錢糧了啊,無法支撐太久,再考慮到在兵力上大明這邊占優(yōu)勢,他也就貿(mào)然提議速戰(zhàn)速決,結果……敗了。

  “起來吧?!?p>  崇禎皇帝多少有些厭煩,沉思后道:“說說看,怎么辦?”

  首輔周延儒想了想,躬身道:“陛下,臣以為北邊勢必要穩(wěn)一穩(wěn)的,出了這么大的事,誰也不想見,但卻必須要面對,故,臣以為,理當立刻籌集銀錢、糧草,星夜馳援,至少……要穩(wěn)住寧遠一成?!?p>  崇禎皇帝點頭:“啊,銀錢何來,糧草又如何籌集啊?”

  大殿為之一靜。

  戶部尚書錢謙益靜默半刻,踏前一步道:“陛下,糧草可自各地的糧倉湊一部分,至于銀錢,或可考慮令四方捐獻……”

  捐錢!

  又是這個歪主意。

  偌大朝廷,鼓勵百姓捐錢,顏面何在?

  可事已至此,北邊局勢當前,也是容不得他考慮太久,便點頭道:“百官可自愿捐銀子,另外……朕再自內(nèi)帑出銀二十萬兩!”

  下側三人皆躬身:“吾皇圣明?!?p>  崇禎皇帝斜瞥,心底煩得很。

  什么狗屁圣明不圣明的,到頭來還不是要他這個君王出自己的錢。

  內(nèi)帑有點錢,卻是天家最后的依仗了,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能動。

  可現(xiàn)在,不動不行了啊!

  而一下要拿出二十萬兩……想想便肉疼啊!

  這些錢,幾乎就是他這個君王手里的所有銀錢了,都拿了出來,再出點緊急事情,怎么辦?

  很快,朝廷這邊定下了方略。

  皇帝拿二十萬兩,余下的,便要看百官能湊多少了。

  不多時,消息傳遍朝廷,百官皆心領神會,而后,一個個開始自愿捐錢。

  大半日過后,錢謙益看著戶部庫府中的數(shù)百兩銀子,不禁哼笑一聲。

  “還記得有人曾罵老夫想‘思故國’啊,呵,現(xiàn)在,老夫就告訴你等,老夫,從不敢想思故國!”

  喃喃著,他大手一揮:“老夫捐,一萬兩!”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