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池子呈一個三角形,最上門的池子上方,寫著一個“主”字。
左側的池子旁邊,寫著一個‘副’字,最后右側的池子旁,寫著一個‘苗’字。
培育池,就是將一種自己想要養(yǎng)殖的生物放進寫著“主”的這個池子內(nèi),也就是主體。
然后再將同類型的生物放進‘副’池子內(nèi),也就是副體,接著培育池便會開始培育。
主體會吸取副體的優(yōu)點,培育出更加優(yōu)質(zhì)的幼苗,壓根就沒有生殖隔離的說法。
這些培育出來的幼苗會出現(xiàn)在“苗”字的池子內(nèi),作為培育空間的主人,葉家明隨時可以取出這些優(yōu)質(zhì)的幼苗,放在自己的養(yǎng)殖場內(nèi)養(yǎng)殖。
而主體副體以及幼苗之間的比例為1:1:100。
打個比喻,主體池子內(nèi)放進一只青蟹,副體池子內(nèi)放進一只梭子蟹,最后會培育出一百只比主體更加優(yōu)質(zhì)的青蟹幼苗,反之亦然。
但具體會出現(xiàn)怎樣的效果,還是需要葉家明自己去實驗了才知道。
不過現(xiàn)在想要搞養(yǎng)殖,他可沒那個本錢。
被母親拿走的錢并沒有存下來,至于錢去哪了,葉家明也是在后來意外得知。
那會才明白為什么自己娶老婆,母親堅決反對后就干脆給十斤米,一個水瓢就將他們給強行分家了。
當時他以為自己娶個小島上的窮老婆,讓她不滿意了,現(xiàn)在想想,還是自己那會太天真。
錢被用完了的事情,葉家明知道自己肯定是拿不回來的,但該怎么做他心里也有了個初步的打算,現(xiàn)在最重要的還是快速積累原始基金。
他打算去下塘,也就是海邊搞些海貨去賣。
這個時期的海邊物產(chǎn)十分豐富,一斤以上的野生青蟹不說隨處可見,但也很容易找到。
不過青蟹現(xiàn)在并不受歡迎,城里人目前都喜歡吃毛蟹,這種螃蟹看上去跟大閘蟹很像,但沒有大閘蟹好吃,生活在淡水里,有一股土腥味。
加上很少有人拿青蟹去賣,因此青蟹暫時還沒有被市場接受。
大多數(shù)人去趕海,一般抓的都是彈涂魚、海鰻等一些不容易死又好賣的。
而且現(xiàn)在這個年代的鱸魚、鯔魚、白蝦等特別多,鯔魚更是沒什么魚腥氣,比后世的要好吃的多。
不過今天葉家明的目標不是這些,他主要目標依舊是野生青蟹,其次是海里能抓到的各種食用魚。
青蟹的市場對有上帝視角的他來說很好打開,也就是時代局限性以及物資的豐富讓這邊的漁民不熱衷賣青蟹而已。
而且青蟹在白天的時候受到驚嚇會變得十分兇猛,只要身邊有生物,它可是不夾死不罷休,也讓他們有所顧忌。
上輩子養(yǎng)青蟹,葉家明都得夜里三點鐘起床去養(yǎng)殖場,將青蟹抓上來后必須得在天亮以前綁好。
有時候產(chǎn)量高他忙不過來,天亮之后青蟹就會互咬,每次他都得損失不少,然后“含淚”拿回去給兩閨女吃。
他很清晰的記得小女兒那會經(jīng)常抱怨:“又是青蟹,看到它就好煩啊~~”
想起可愛的女兒,他突然有種去見媳婦兒的沖動。
思念了二十多年,如今重生回來,他確實很想去見她。
不過這一世他不想讓媳婦兒再跟著自己過苦日子,所以他得先把事業(yè)做起來才行。
葉家明腦海胡思亂想著,手里也沒停,拿起水瓢給燒水壺加上水,然后用火鉗子夾了塊煤球,去隔壁鄰居那里換了塊燒好的放進火爐子內(nèi)。
再放進兩塊,便開始燒水。
他家里沒有那種燒柴的大爐灶,平時也不做飯,早上出去吃,中午有工作那就包一頓午飯,沒有工作就去自己父母那里吃,這個煤球爐平時也就用來燒水的。
接著他也沒閑著,將自己平時放工具的兩個竹簍子給收拾了出來。
又找了些草繩,也就是用來捆稻草桿的那種繩子,可以用來串魚,也可以綁青蟹。
這繩子沒尼龍繩牢固,但也能將就用。
想到青蟹,他又看了看夾煤球的火鉗子。
這玩意的樣子跟后世趕海抓螃蟹用的鉗子一模一樣,無非就是純鐵打造,重了點。
但用來趕海抓礁石縫中的螃蟹剛好,于是他也收到竹簍子內(nèi)。
東西都收拾好,水也開了,他熄掉火后,拿來了兩個竹筒。
葉家明平時除了出來做工,也是需要種田的,偶爾還會去下塘抓彈涂魚以及大蚯蚓,裝水用的就是竹筒。
水杯那玩意,農(nóng)村里基本上見不到。
水壺的話縣里有賣,但竹筒也好用,就沒舍得花錢買。
另外,他所說的大蚯蚓可不是平時用來釣魚的那種蚯蚓,而是生活在海泥里的,也叫海蚯蚓。
葉家明以前去過泉州,那邊有一道很有名的小吃叫土筍凍,就是用這種海蚯蚓做的。
在曙華村,也有很多人喜歡吃海蚯蚓,不過做法不同。
一般都是洗干凈了后,跟雞蛋一起做湯,味道極其鮮美,以后有機會倒是可以弄些吃吃。
將竹筒裝滿水后放進竹簍子內(nèi),葉家明背起走出房屋,并且將門鎖好。
他沒有立馬往下塘走去,而是來到了一家早餐店要了十個大肉包,兩根油條,花了兩塊七。
這會的肉包比后世的要大多了,一個比碗口都要大一些,因為皮厚。
葉家明把八個肉包放進竹簍子內(nèi)當午飯和下午點心,其它的就邊走邊吃了。
去下塘海邊要兩個多小時,中午是沒辦法回來吃的。
而且這年代的人因為干苦力比較多,所以都很能吃,尤其是他現(xiàn)在這個年紀。
葉家明住在村子的東南邊,往下塘走的方向是東邊,不過他先去了村子的西邊,來到一間瓦房子前。
他上去敲了敲門,并喊道:“楊叔,你在家嗎?”
“來了!”屋內(nèi)傳來了一道略微厚重又帶著點沙啞的聲音。
過了小會,門就被打開了。當看清門口站著的人時,楊建國露出了一縷笑容:“阿明啊,是來找阿光的嗎?不過阿光昨天去了鎮(zhèn)上賣咸魚,得過兩天才能回來?!?p> “阿光去鎮(zhèn)上了??!”葉家明恍然,難怪過來開門的是楊建國,而且也沒聽到楊光的聲音,“楊叔,我今天來是跟你借網(wǎng)的,我準備去下塘,借你那張撒網(wǎng)抓點魚?!?p> 楊建國聞言點了點頭,對他的來意倒也不奇怪。
葉家明跟楊光同歲,又是同村又是小學同學,從小玩的就比較好。
平時沒事的時候,他們也都一起去下塘趕海,偶爾葉家明也會過來借網(wǎng)用用。
拿到了撒網(wǎng),葉家明這才往下塘走去,路上還特意拐了個彎,沒從母親黃玲花門口,以及街坊領居認識自己人多的那條路路過。
他不做水泥工這件事目前還不適合讓家里人知道,他得確定自己能靠趕海賺錢了才行。
其次,水泥工也關系到他和媳婦兒的初識,暫時還不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