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實

在那破曉之刻

第五篇 恍惚之境

在那破曉之刻 曳洛 2680 2022-09-06 13:25:02

  不可名狀。

  無法言喻的。

  將別視為“莫名”!

  你想要避開煩惱,但事情總是變著花樣地接踵而至,不管你愿不愿意,它總會出現,有時它會區(qū)別于以往,那不在情理之中,更無法用語言訴說,這一切猶如莫名一般。

  渾渾噩噩的人生需要協(xié)調,認知的局限性和自卑感又令你止步不前,但慶幸的是你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渴望,只是苦于不知如何去改變。

  每個人總會遇到被輕視、被詆毀的時候,會感受到自尊心受到傷害,換句話說,當接收到別人輕視以及詆毀自己訊息的時候,才會感受到自尊心受到傷害,哪怕那一些話語或行為并不是真正的輕視詆毀自己,而自己卻有了自尊心受到傷害那樣的感受。

  當自尊心受到傷害時,無論何人,都應該予以反抗,不過反抗早已漸漸遠去,而更多人則選擇用屈服于權威這一錯誤的方式去逃避,或是采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安慰自我。

  每個人都必然經歷這樣的事情,而解決方式也不盡相同,你從別處借鑒而來,你看到他們選擇采用逃避的方式來面對,于是你也如此做。

  “別人也沒有什么,自己也如此之類的吧!”

  這是你安慰自己的話語,但后面你會發(fā)現,屈服于權勢這種行為會常伴于你,若是你全然不在意心里告慰,那么這種行為相對而言是輕松的。

  成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長時間地積累而來的結果,那么,你所接受的一切,以及你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將會深遠地影響著你。

  若閑暇時,你回顧過去,你會發(fā)現,原來年幼之時,便有過這樣或那樣的遭遇,那時自卑的種子早已在你心中種下。

  不知何時,你開始時常感受到侮辱,那是期望無法獲得回應。

  敏感、焦慮、混亂,從而一切行為以及認知都將重新被你定義,杯弓蛇影,含沙射影,將頻頻上演。

  你把自己的期望妄加在別人的身上,當有了這一想法之后,結果便已經注定了,不可能所有的期望都能夠如你所愿,為此,你惱羞成怒,這也暴露了你的自私和控制欲。

  請一定要記住,即便是對方無法完成自己的期望,也不可惱羞成怒,因為別人不是按照自己的期望而活。

  你那有意無意的行為,令人感受到一股自卑感,原來內心已經被虛榮心侵入,你清晰的知曉虛榮心的種種不好,但你沉迷于虛榮心獲得的虛假的滿足感,令你無法自拔。

  “請遠離虛榮心。”

  告誡的聲音久久回響。

  但你依然無法完全摒棄虛榮心,你會發(fā)現,原來自制力竟然如此之差,

  攀比是虛榮心作祟。

  虛榮心是由錯誤的認知而導致的。

  你無法發(fā)現自己所擁有的,但是看著那些別人擁有,而自己不曾擁有的東西時,卻格外扎眼,若自己不能夠擁有,便被自己誤解成不如別人的心理。

  你想要獲得認同,當從別人處得到好的評價的時候,你會切實地感受到被認同,但你的過度渴望會誤導你,如果自己不那么做,別人就無法認同自己,而你,已經處于迷失自己的邊緣。

  想要證明自己是優(yōu)秀的,那么必然要獲得認同,認同的是優(yōu)秀狀態(tài)下的自己,這是一種曲解,但實際應該是,自己并不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同。

  你渴望獲得別人的認可,于是你過于表現自己,但你的行為也彰顯了你那過度的自卑感,如果不是因為有過度的自卑感,你又怎么會那么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

  真正有自信的人,是不會喋喋不休的。

  事情總有一個衍生的過程,過往的經驗以及當下的認知,讓你做了選擇,但我們所熟悉的種種不好,其實是當時選擇了一種錯誤的方式,所造成的種種不好,這不僅僅只是由自卑引起的。

  坦然接納自卑吧,自卑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源動力,是大家共同成長的見證,因為自卑,發(fā)現自己的種種不足,從而變得更好,但,因為預定義的存在,卻為變得更好增加了重重阻礙。

  如果把回報的需求與對責任的曲解等同,將會極大地束縛自己,負重前行也由此而來。

  不可否認的,每個人都是家庭的一份子,從某一時刻起,會感受到自己肩負起了家庭的責任,我們也需要對這個家庭有貢獻,才可以感受到安身的感覺。

  當然,責任是不應該分年齡的。

  對責任的曲解增加了你的負擔,你當然明確自己的人生應該由自己負責的,但當家人遭遇困境的時候,你不是采用協(xié)作的方式去幫助她,而是把所有事情全攬在自己的身上,更甚者把那種種不好都歸咎于自己。

  所有,請卸下那些不屬于你的負擔吧,你無法代替別人成長。

  即便是孩子,同樣需要對自己做的事情負責,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稍有不慎,必然會出現那種種得不好的行為,父母不可把這一切的原因強加于自己的身上,認為沒有教育好他,全是自己的責任,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才導致出現那不好的問題。

  其實,父母所能夠做得也僅僅是在自己的能力及認知范圍內,以協(xié)作的方式給予支持,當然也不是強加于孩子一些過于沉重的東西。

  認為別人不好是自己造成的,這完全是把別人的課題強加于自己身上,這是不誠實的做法,還有那把自己的課題強加于別人身上,都會令人異常沉重。

  請對自己負責,請愛惜自己。

  這一切都將從接納那個自卑的自己開始,選擇了正確的方式,而這一切都需要他人的協(xié)作。

  有多少人選擇了這樣的一條路,從引起別人的關注開始,再到周圍的人真正的認可自己。

  你經歷過低谷,但你不曾倒下,你讓我們見證了你的勇氣,你的理念令人嗤之以鼻,但你沒有放棄,萬幸的是你依然有來自別人協(xié)作的力量使自己成長,你的戰(zhàn)斗映射了光輝,你的勝利令所有人為你喝彩,你獲得了眾人的認可,你書寫了屬于自己那波瀾壯闊的一生,但此刻,你依然如故,還是那個堅強,奮力前行的你,此刻的你是強大且溫柔的,你令人神往。

  責任心、虛榮心、自尊心等等,當我們用一種錯誤的方式去理解的時候,也就是曲解,所引發(fā)出那些莫名的,當你身處其中的時候,有一種令人躊躇不定的感覺,總是干擾著自己,致使行為無法以正常的方式進行。

  陷入莫名的狀態(tài)中,很容易喪失自我,像那種,仿佛看得清自己,卻又看不清,好像明白,但卻又不甚明白,此刻,你需要一盞明燈,那便是社會意識。

  滿懷期待地做一件事情時,即便是為此做了充分的準備,而到行動的那一刻,卻又變得猶豫不決,曾經所思考的種種,也將在腦海中重演,甚至是即便知曉這件事情成功的概率很高,也會出現忐忑不安的心理,如果真正的跨出那一步,又將會產生新的想法,而那些搖擺不定的方法,都是莫名的。

  人的內心是復雜的,在面臨問題的時候,總是試圖去分析它的緣由,找尋合理的方式,考慮外在的因素,但一旦決定,行動,那便需要覺悟了,無論成功與否,你都不可懊悔。

  請擺脫那些莫名的情緒吧,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應該是輕松而愉悅的,你不能負重前行。

  明確人生的意義,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你不可被束縛而牽絆,請拿出勇氣,貫徹自己的理念,只要有覺悟,那些莫名的情緒終會消失。

  斬斷束縛,你會感受到明辨之后的豁達,而在明辨這一條路你或許會探索很長一段時間,但只要你堅持,終有一天,你會獲得愉悅的幸福。

  也請你在經歷平凡的日常后,并依然保持著那份純然的狀態(tài)。

  也就是看透生活的本質,依然熱愛著生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