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重生之魏帝曹髦

第93章.青羌

重生之魏帝曹髦 吾心固靜 2078 2022-11-28 14:17:38

  益州的南中地區(qū)有數(shù)不清的高山群嶺、峰巒疊嶂,歷來就是少數(shù)民族混居之地,而青羌則是此地的最大的部族。

  青羌源于古羌,相傳是炎帝后裔,他們最開始是屬于隴西地帶的西羌,然后逐漸分支遷到此地長期居住的。

  此地除了有羌民居住,也有氐族人居住,兩者服裝飲食等生活習俗都非常接近,嚴格上來說,羌氐早些時候應(yīng)該是一個少數(shù)民族,只是后來因為某些不得而知的原因,被區(qū)分開來了。

  不過不管他們有什么區(qū)別,至少在有一點上他們是相同的,那就是戰(zhàn)斗力彪悍,特別是山地作戰(zhàn)。

  他們在崇山峻嶺間攀巖附壁,進行各種采摘狩獵,鍛就了無與倫比的在山地間活動行走的耐力,以及靈活的身體敏捷度。

  蜀漢大名鼎鼎的特種兵、無當飛軍,就是以他們?yōu)橹饕?,而進行組建的。

  無當飛軍的初始規(guī)模是五千人編制,第一任統(tǒng)帥是蜀前大將軍王平,第二任是統(tǒng)帥是張嶷。

  無當飛軍以弓弩、短槍、毒箭為主要武器,非常善長山地作戰(zhàn)。在蜀漢歷史上,可以說戰(zhàn)績赫赫,是諸葛亮北伐時的核心精銳。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由于蜀軍先勝后敗,作戰(zhàn)失利的大軍匆忙撤退,大量魏軍在其后瘋狂追阻,而作為統(tǒng)帥的諸葛亮卻只留了王平率領(lǐng)一千無當飛軍進行斷后,但勇敢無畏的飛軍果然不負所望,成功抵擋住了郭淮等人的數(shù)萬魏軍追擊,最后蜀軍大部安全撤回蜀中。

  無當飛軍從成立之初,就建功無數(shù),類此種種,不勝枚舉。

  但可惜的是,姜維第七次北伐時,由于作戰(zhàn)嚴重失誤,姜維親率蜀軍主力被圍,第二代無當飛軍五千人在主將張嶷的帶領(lǐng)下,為保護主帥,與一倍于己的魏軍同歸于盡,自此成建制的無當飛軍成為歷史。

  再后來,蜀漢朝廷有感于無當飛軍作戰(zhàn)之勇猛,就命廖化等人重新組建了編制。但因為各種原因,這新成立的無當飛軍只有三千人,且主體兵員也不再是青羌等夷族人,而是抽調(diào)了一些蜀軍精銳進行充當,只保留了少部分羌夷兵卒。

  盡管這樣也還算是蜀軍精銳,但已明顯先天不足,尤其在山地作戰(zhàn)方面。

  廖化前不久就率領(lǐng)無當飛軍來到大山里的青衣羌部落,但在今日才在麾下羌卒將領(lǐng)的引薦下,見到青衣羌的部落首領(lǐng)梵多麓。

  梵多麓是個四十多歲、留了絡(luò)腮須的中年壯漢,他身穿青羌傳統(tǒng)青衣(青衣上花紋與普通羌民明顯不同),并后披繡了火鐮的大氅,看起來甚是威風。

  但從其右耳垂上墜下的一個夸張的銀白色圓環(huán),讓前來商議軍事的廖化等蜀將看來,多少是有那么一點怪異不協(xié)調(diào)之感。

  “羌王安好,某今日前來,是想請羌王給個準信兒,是否愿意組織一萬青羌勇士隨某去攻打魏軍?”

  廖化率軍已來此地多日,但青羌首領(lǐng)梵多麓卻一直不給肯定答復(fù),由于擔心姜維等人已和鄧艾大軍接戰(zhàn),所以他這次決定用言語強激一下梵多麓,好讓梵多麓作下決定。

  梵多麓是上任青羌首領(lǐng)梵布的長子,在梵布去世后繼承了首領(lǐng)一職,而梵布曾經(jīng)是蜀五虎將之一的趙云親自招服的,趙云對青羌恩威并施,才讓青羌諸部徹底拜服。

  青羌百姓民眾一直崇尚強者,有愛慕英雄的傳統(tǒng),正因為趙云的緣故,羌民對蜀漢朝廷也一直是忠心耿耿。

  只是時過境遷,先不說劉禪統(tǒng)治的蜀漢是如何民不聊生,就是這樣的朝廷都也已經(jīng)滅亡,那么青羌還有必要去為了一個只有所謂漢室正統(tǒng)名義的人去流血嗎?

  要不是梵多麓還念及往日的一點對蜀漢的情分,就直接引部中勇士攻擊廖化和其所部了。

  梵多麓只是一再推托廖化的請求,但也不發(fā)作,目的很明顯是希望廖化自己引兵而退,而青羌與依附自己山中的氐族人不想再參與他們中原漢人間的爭斗。

  因為打定此想法,本來無論如何,梵多麓都不想見廖化的,但在昨日夜里,他卻意外得到了一封被自己在山中的探子所截獲的書信,正是這封書信讓他決定是時候該見一下廖化這個“老頑固”了。

  “廖將軍,你還有所不知吧?你心心念念效忠的漢皇帝劉諶,已經(jīng)伙同姜維等人,拋下了將軍你,自己引軍往南而逃了…”

  梵多麓面色不屑的說完后,將手中截獲的書信隨意的遞給了面前的廖化。

  廖化大詫,不敢置信的接過這原本就是寫給自己的書信,并快速展開觀看。

  “啊?這這……”

  梵多麓看著兩鬢斑白的廖化因為激動而有些情緒失控,于是有點于心不忍的安慰道:

  “將軍,時也命也,一切皆是定數(shù),漢朝從漢高祖以來,已歷數(shù)百余年,王朝氣數(shù)早已消散,諸葛武侯何等智謀,尚不能續(xù),何況劉諶姜維乎?

  魏之天子,有一代雄主氣象,將軍應(yīng)該早日如駿馬識主啊?!?p>  廖化看完姜維寫來的書信后,徹底明白了自己的處境,如今自己孤木難支,又已年邁,按照姜維所說自己只能投降,不可再讓士卒無謂傷亡了。

  加上梵多麓的一番安慰言語,廖化的心里忽然就一下釋懷了。

  于是廖化抱拳說道:“多謝羌王為某釋惑,某感激不盡,某如今已無主可追隨,且姜維書信中也讓某…投魏,某也實不忍將士無謂身死,遂決定明日率部前往成都,向魏帝請降,愿羌王與某共同打算。”

  梵多麓聽完,擺手道:“將軍投魏此乃明智之舉,但我羌氐諸部,人少民乏,這些年為了一句承諾,所以不惜勞民傷本的跟隨蜀漢作戰(zhàn),但本就稀疏的族人也愈加凋敝,如今族中男丁已不存半,老幼無力謀生,困苦難當,實不想再參與紛爭,將軍可自去之…”

  廖化聽完,嘆息一口,抱拳道:“那某就自去了,羌王多多保重…”

  …

  公元264年四月中旬,前蜀老將廖化率領(lǐng)三千無當飛軍,來到成都向大魏投降,曹髦非常高興,親自接見,并授予其大魏陽安侯爵位。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