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觀摩過師父葉問與師叔張?zhí)熘镜墓鞣ㄇ写韬?,伊崢才深深地明白,為什么說中華武術(shù)的精髓在于械斗。
聽聽那余音繞梁的簌簌棍風(fēng)。
看看那裂痕如蛛網(wǎng)般蔓延的地面。
瞧瞧那實木牌匾上腕子粗細的洞口。
摸摸那石頭墩子上半指深淺的劃痕。
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痕跡,竟然會是由兩根木棍掃蕩出來的。
并且這二位使棍的師傅,可都還遵守著,同門切磋留力不留手的規(guī)矩呢。
“我的媽呀,剛才但凡有一下掃到人身上,起步傷殘,動輒開席??!術(shù)高莫用、術(shù)高莫用,指的就是這個吧?”
場中大戰(zhàn)十幾回合,發(fā)力對拼時,手中六點半棍同時折斷,只能以平手論之的葉問與張?zhí)熘荆忻娌桓纳?p> 一旁只是觀摩的伊崢,卻已在不知不覺間紅潮滿臉、冷汗?jié)M額。
有對師父、師叔的緊張關(guān)切。
有對自身坐井觀天的失落羞愧。
還有一些激動。
原來,令國人推崇備至了幾個時代,卻也不可避免的正在徹底淪為把戲笑柄的中華傳統(tǒng)武術(shù),具有極強實戰(zhàn)性的事情,并非是憑空生造,甚至無中生有的騙局。
它只是被時代浪潮所拋棄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罷了。
想想也是,像這種本質(zhì)上就是為了對抗披甲將士,而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來的棍法。
在現(xiàn)代法治社會里,哪能有半點發(fā)展壯大、璀璨奪目的機會?
只能在惡性循環(huán)中,漸漸凋零消散。
比起六點半棍法,葉問和張?zhí)熘镜诙值陌藬氐兜斗ㄇ写?,就更是兇險萬分了。
詠春八斬刀,本就號稱是“刀無雙發(fā)”。
意思是一刀既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也幸得交手雙方,都深諳八斬刀刀法的運用,且同有宗師級的技藝理解。
這才能拼殺個十幾回合,誰也奈何不得誰。
反倒是屢屢刀鋒交錯時,劃拉出來的金鐵刺鳴,把伊崢的耳朵和心臟,折磨了個夠嗆。
也許是張?zhí)熘竟掳龄h利的性格氣質(zhì),天然匹配號稱百兵之膽的刀類武器。
所以在這一局中,一度占據(jù)了上風(fēng)。
并依靠更加出色的力量素質(zhì),直把葉問逼到后背靠柱,退無可退。
當然,葉問也用自己的兩柄八斬刀,鎖住了張?zhí)熘镜膬杀藬氐丁?p> 欲決勝負,當看腿法。
這個時候,張?zhí)熘揪褪浅怨淌貍鹘y(tǒng)的虧。
他不擅高腿,而葉問卻精擅高腿。
一腳中段踢,便打掉了張?zhí)熘居沂稚系陌藬氐丁?p> 雖然自己用來鎖住張?zhí)熘局兜陌藬氐叮惨徊⒈粭壍袅恕?p> 可主動權(quán),已盡然在握。
果然,張?zhí)熘局荒苊半U應(yīng)變,欲以手速直刺葉問面門。
葉問先動手腕,攤打迎擊,再從容側(cè)移。
導(dǎo)致張?zhí)熘疽坏洞踢M了葉問身后的柱子里。
想拔卻是來不及的,只能放手后撤。
如此一來,這第二局,葉問便算贏了一刀。
張?zhí)熘撅@然不服氣,立即便擺出了徒手的架勢,意為徒手對刀。
但葉問是個講究人,也不計較小局輸贏的結(jié)論,把刀一扔,徒手對徒手。
看到這里,伊崢捂著心臟的手,總算放了下來。
徒手切磋,以二位的水準,至少沒了性命之憂。
可就在伊崢打算把接下來的戰(zhàn)斗,當大片來欣賞時,局勢卻漸漸發(fā)生了一點不對勁。
在原劇情中,進入徒手階段后,葉問憑借著改良版詠春中,更為出色全面的踢、肘、摔法,基本一直占據(jù)小優(yōu)勢位。
張?zhí)熘緞t憑借著,這個時代下,中華武師最稀缺的一種素質(zhì)——抗擊打能力,硬抗硬打硬反擊。
而且還真被他在防反中,抓住了一個機會,猝下狠手,用標指戳傷了葉問的眼睛。
正常情況下,張?zhí)熘揪驮撘砸惶兹兆譀_拳,徹底打翻對手,拿下這場勝利。
可關(guān)鍵時刻,葉問的宗師屬性爆發(fā),在目不能視的情況下,竟然使出了神乎其神的詠春聽橋。
避開了張?zhí)熘镜淖飞砣兆譀_拳不說,還恰到好處的,聽到了張?zhí)熘镜牧摺?p> 并瞬間展開反擊,一擊寸拳絕學(xué),打在了張?zhí)熘镜母螀^(qū)。
如此爆肝,凡人級的身體肯定是沒法承受的。
于是張?zhí)熘酒宀钜恢漭斠徽小?p> 可是……
眼前的情況與劇情大相徑庭啊。
師父葉問的徒手技法,的確更為精妙。
但師叔張?zhí)熘镜目箵舸蚰芰?,卻似乎提前進化到了《葉問外傳:張?zhí)熘尽返臅r期。
師父的拳力,只要不是打在關(guān)鍵部位,對師叔的殺傷簡直微不足道。
反而是師叔的反擊,總能把師父打個踉蹌、趔趄。
幾分鐘下來,師父葉問居然出現(xiàn)了,當初洪震南在拳臺大戰(zhàn)龍卷風(fēng)時的惡劣情況,他的氣不夠了。
雖然葉問不像洪震南那樣有哮喘。
但幾十年的抽煙經(jīng)歷,對他那已年過五十的雙肺功能,還是有很大削弱的。
更兼張?zhí)熘緞倽M四十,在中華武術(shù)的理念中,正是年富力強的當打之年。
此消彼長之下,師父似乎已落進了惡性循環(huán)。
“會輸嗎?”
伊崢的心提了起來。
其實打到這會,師父葉問已經(jīng)證明了中華武術(shù)對比現(xiàn)代搏擊,在某些方面,有著其獨有的優(yōu)越性。
正統(tǒng)的中華武術(shù),絕不講究橫練。
這也是為何絕大部分的中華武師,都缺乏抗擊打能力的原因。
一方面橫練傷身,在醫(yī)學(xué)條件有限的時代,不說打,就是練,都有可能給練廢了。
二來還是那句話,中華武術(shù)的精髓在于械斗,奔著械斗發(fā)源、發(fā)展的中華武術(shù),怎么可能去鍛煉什么抗擊打能力呢?
鍛煉的再好,刀就砍不動?槍就捅不穿?
練那個不是吃力不討好嗎?
于是中華武術(shù)就走向了對人體更本質(zhì)的研究與挖掘,那便是養(yǎng)生。
這里的養(yǎng)生,不是指活到九十九那種。
而是對身體活力的保持與激發(fā)。
這一點在師父葉問的身上,已經(jīng)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了。
五十出頭的年紀,四十上下的樣貌,三十左右的體力。
還要怎樣?
但是……這個世界可是叫《葉問3》呀,葉問真的要輸了嗎?
如果師父葉問真的就此輸了,那伊崢深埋心底多時的一個巨大疑惑,大約在這個世界,便無法得到解答了。
那就是……Lv1世界比Lv0世界段位更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