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徘徊著的
在路上的
你要走嗎
Via Via……】
秦深的聲音一出來,80、90后觀眾身體里那部分沉睡著的DNA蘇醒了。
仿佛時間回溯,思緒被立刻拉回到很多年前。
那個夏天,各大高校的廣播站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清澈的嗓音,聆聽之間,思緒放空,儼如徜徉在同一片天空下,共享一樣的晴天,共沐一樣的風雨。
十年過去,這個聲音產(chǎn)生了些許變化,多了一絲絲的滄桑和沙啞,相比之前,顯得更有韻味,更有情緒感了。
【易碎的
驕傲著
那也曾是我的模樣……】
這句歌詞不僅入耳,還入了心。
那年,那個盛夏,秦深橫空出世,收獲無數(shù)掌聲和鮮花。
他是驕傲的,年輕氣盛的,可不氣盛能叫年輕人嗎?
但,將自尊心包裹在娛樂圈的混沌之中,是矛盾且脆弱的,一旦遭受沖突和碰撞,辛苦建立起來的一切,很容易就被破壞。
【沸騰著的
不安著的
你要去哪
Via Via……】
聽到這個地方,休息大廳中的鹿坤,剛才演唱完的那種自信竟是產(chǎn)生了動搖。
秦深這首所謂的新歌,跟昨天彩排的那首《有何不可》,使的是不同的唱腔。
之前是音調(diào)稍微高一些,有一種復古非主流的感覺。
現(xiàn)在則是簡簡單單的白描式,單音和咬字的迥異,不僅包括音色,更包括情感,比較多的偏向于體現(xiàn)自身的純粹。
中文并非是線性語言,中文聲樂中的低音、中音和高音,其實對于專業(yè)歌手而言并不是音準,而是咬字的質(zhì)量和情感的表達。
從秦深剛剛演唱的這短短幾句,就可以聽出其厲害之處了。
這實際上是外掛的功勞,可以按照歌曲的風格去使用適合的唱法。
當然,并非是一味的去模仿原唱,而是用最好的聲音去詮釋好歌曲。
鹿坤并不知道實情,現(xiàn)在只是明白昨天看彩排時張見信說的“他當年還是有點東西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了。
不過,你有你的東西,我也有我的刷子,能被邀請來到這個節(jié)目的歌手,誰又差了呢?
孰強孰弱,得票數(shù)見高低。
【謎一樣的
沉默著的
故事你真的在聽嗎……】
歌曲的旋律就像晚風一樣輕柔,把那股波動人心的悲傷吹進胸膛。
特別是在座的80、90后的觀眾,眼眶已然泛紅。
因為唯有在秦深的歌聲里,他們才記得自己曾經(jīng)的少年模樣。
——【你說把愛漸漸放下會走更遠,又何必去改變,已錯過的時間?!?p> ——【若生命直到這里,從此沒有我,我會找個天使替我去愛你?!?p> ——【她們都老了吧,她們在哪里呀,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
——【當微風帶著收獲的味道,吹向我臉龐,想起你輕柔的話語,曾打濕我眼眶?!?p> ——【斷橋是否下過雪?又想起你的臉,若是無緣再見,白堤柳簾垂淚好幾遍。】
——【我在等一分鐘,或許下一分鐘,能夠感覺你也心痛,那一年我不會讓離別成永遠?!?p> “還是老配方啊!”
“時間磨去了他的年少輕狂,也漸漸沉淀了冷暖自知。”
“是啊,十年前,連多愁善感都要唱得驚天地,泣鬼神;而十年后,一切都變成了心靜如水,平凡如塵埃?!?p> “唱腔變了,卻讓人聽得更加舒服。”
“沒有技巧,全是感情!”
“總之,好聽就是了!”
……
他的歌聲,仍舊是與他的人一樣,特立獨行,標新立異。
而他的歌曲,依然是包攬萬物,描繪年華無畏,書寫歲月可期,就像講故事一樣,只要聽一遍,旋律就住進了心里。
【當你仍然還在幻想
你的明天Via Via
她會好嗎還是更爛
對我而言是另一天……】
演播廳里的氣氛開始轉(zhuǎn)變,其它年代的觀眾也被感染了。
當年的插刀門事件傳得沸沸揚揚,秦深這個名字早已在媒體的大肆渲染中出圈。
所以在聽這首歌的時候,沒有誰會不想到他的跌宕人生,同時又將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中波瀾起伏代入其中,產(chǎn)生共鳴。
重要的是,聽眾在自我代入的時候,沒有遺忘,甚至愈發(fā)清晰的感覺到,秦深的人生其實還遠沒有達到最精彩和最澎湃。
【我曾經(jīng)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jīng)擁有著的一切
轉(zhuǎn)眼都飄散如煙
我曾經(jīng)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不知不覺中,所有人的眼睛齊刷刷的望著那張物是人非的臉。
那個小小少年,登上過高山,俯看山下的風景,越過大海,俯瞰大海的遼闊,也穿過人山人海,感受眾生百態(tài)。
可是,當擁有一切的時候,一轉(zhuǎn)眼,卻又變成了虛無。
這是一個無奈的事實,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生活的無奈和時間的殘酷,已經(jīng)將他的激情消磨得一絲不剩了嗎?
不是!
因為在他的嘴角,正噙著一絲暖暖的笑。
【我曾經(jīng)毀了我的一切
只想永遠地離開
我曾經(jīng)墮入無邊黑暗
想掙扎無法自拔
我曾經(jīng)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
絕望著也渴望著
也哭也笑平凡著……】
在前半部分所鋪墊的平淡和壓抑,以及“向前走”四句念白后,恰如其份的切入了副歌。
“眼睛里進了沙。”譚紫琪以這樣一句話來掩蓋自己的失態(tài)。
“沒有歇斯底里的嘶吼吶喊,卻遠比高音更震動人心。”何海濤驚訝于這首歌的戳心程度。
“高潮來得恰到好處?!弊T紫琪不禁陷入了感動和思考中。
歌詞充滿著非常強烈的粗糲感,旋律是比較波瀾不驚的。
乍一看這首歌是非常平常、簡單、樸素的曲調(diào),顯得比較普通,歌詞所描述的也是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的,辭藻沒有多華麗、多高深,但其實在里面蘊藏著非常深刻的道理。
這世上,誰也逃不過“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這人生三苦,曾經(jīng)的夢想和驕傲的倔強,對現(xiàn)實的迷茫和對未來的執(zhí)著,最終找到的路或許和他人并無二致,那就是“平凡”。
在譚紫琪看來,平凡是一個有爭議的詞,有的人一生是平凡的,有的人一生是不平凡的,但終究會歸于平凡。
不過,秦深不是接受了平凡,更多是在感嘆,感嘆這世間的無奈與現(xiàn)實的殘酷。
因為,如果已坦然歸于平凡,又怎會寫下這首歌,又怎會選擇復出呢?
“還好沒唱新歌,這一對比,啥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