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碧的身板是南方人典型的嬌小薄瘦,從小患有嚴重的支氣管炎,每天靠藥續(xù)著命。平日里,就不能下地干活,連洗衣做飯這種不大費勁的家務活,她做起來都是氣喘吁吁。天最冷時,甚至起不來床,只能發(fā)出連連呻喚。對于革命年代來講,趙碧是不受待見的。這種幾乎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即使還能生兒育女,也沒人愿意接納。誰愿意找一個累贅來吃自己家原本就吃不飽的糧食呢?
楊明在部隊里擔任班長,退伍不久。說是班長,不過是集衛(wèi)生員、炊事員、勤務兵于一身,啥活都干。楊明想,其實也挺好的,至少不會第一個餓死?,F(xiàn)在退伍了,得趕緊找個媳婦,成家立業(yè)??墒?,當兵時恰逢戰(zhàn)亂,哪有什么補貼,能活著回來就不錯了。再者,家里五個兄弟,每個人分到的田土少之又少,自己又沒有任何手藝,自然談不到什么姑娘。當兵這些年,就連年齡也拖大了幾歲,周邊的適齡女性早放人家了。
1971年,趙碧和楊明,由同村人介紹,在灰塵漫天的土街邊相見。趙家和楊家都是本本分分的農(nóng)民,兩家隔得不算遠,十幾里路。相比之下,趙家的條件反而比楊家好上一些。楊家五兄弟,大大小小接連娶媳婦,家里有的都往外送,分家的時候再分掉一些。輪到楊明退伍回來,就只剩家里的一間破瓦房。再說,農(nóng)民能有什么好東西呢?不過是些自家養(yǎng)的牲畜,地里種的苞谷紅薯,以及那用糧食換的幾張毛毛錢票。趙家不同,全是女兒。平時幫襯家里的農(nóng)活,放人家時,多多少少也收了一點回禮。趙碧因為有病,父母對她總是偏疼一點。在家中的日子,除了偶爾受到大姐二姐的嫌棄,趙碧過的還算不錯。
但是,趙碧覺得楊明是看不上自己的。楊明個子高,皮膚不算黑,體格強壯有力,長得還挺順眼。這樣的條件,總不至于配自己這個病秧子,自找罪受。況且,見面那天,自己和他從街頭走到街尾,就只聽見自己的喘氣聲,兩人幾乎沒有說話。趙碧坐在自家的門檻上想,應該是看不上的。可心里,多少帶點隱匿的期望。
同村人介紹趙碧給楊明時,已經(jīng)同楊明講過趙碧的情況。楊明清楚,想著還是見一見。自己取個媳婦,應該也舍不得讓她下地干活。見到趙碧的那天,趙碧穿的是黑襖子,小臉透著白。一雙溜溜的眼,想看他卻躲躲閃閃。和他走的那一路,雖然安安靜靜,但他覺得冬天早上好像沒那么冷了。他低頭看了一眼,她的側(cè)臉比剛見時紅潤了一點。不知道是不是太陽出來了,曬的。楊明想,過日子罷了,只要有個人能陪自己這樣走走就行。他沒和家里的兄弟商量,思量后直接讓同村人,給趙碧帶了口信,問她愿不愿意和他過日子。
1971年冬,趙碧帶著自己從大姐那里撿剩的衣物,荷包里揣著藥,和楊明去領了一張結(jié)婚證的紙,過上了兩個人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