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墨家
人才的分類很快完成,但陳吉祥現(xiàn)在還抽不開身,把所有事情一起推進,今天他準備干的就是先把人才分類,讓他們先彼此熟悉下,方便后續(xù)工作的展開。
安排了幾個懂得蓋房子的人,去城外找一處有河流,又方便蓋房子的地方,準備蓋作坊。
這時代好利用的動力,除了人畜的力量,那就剩水力了。
如果開發(fā)好這個,起碼能搞出半機械化生產(chǎn)了。
利用水利粉碎礦石,打造鐵器,都能極大地提高生產(chǎn)效率。
又交代眾人,先熟悉下被分配到一起的伙伴,就這兩天,大家就都要動起來了。
然后,帶著五十多懂得木匠手藝的人,來到后院,開始研究水車來。
陳吉祥最先想用水車,解決的是打鐵問題,這時代的冶煉技術,已經(jīng)初步成熟,大量的農(nóng)具都已經(jīng)換成了鐵器,只是在兵器上發(fā)展比較緩慢。
只有楚國和韓國,他們的技術比較好,用鐵質(zhì)武器會多點,但主流依舊是青銅兵器。
至于改善煉鐵技術,陳吉祥是不會的。
前世他只是個做壺匠,對于冶金這么高深的學問,他怎能懂?
煉鋼鐵可是涉及到挑選礦石,建設高爐,在冶煉過程還要加一些東西,搞一堆的化學反應,才能得到高純的鐵。
這些東西,他可解決不了。
不過他知道一種粗暴的辦法,那就是反復捶打,能把鐵里面的雜質(zhì)都給弄出來。
有時候吧,人們還是要相信大力出奇跡的。
于是他計劃在河邊建立幾座水車,利用一些簡單機械傳輸?shù)慕Y(jié)構(gòu),讓水車帶動大錘,進行反復打鐵。
古語又云,百煉成鋼,反正水力帶動不費力氣,我練出來的生鐵質(zhì)量不行,就來個千煉,還就不信搞出能用的鐵器來。
水車的原理很簡單,就是一個大圓輪子,加上一個軸承。
利用齒輪和軸承的配合,就能將水車的動力,傳送到河邊不遠處的鍛造臺上。
那與古代水車舂米類似的結(jié)構(gòu),很快就被陳吉祥在地上畫了出來。
如此簡單的結(jié)構(gòu),是先秦時期的古人,雖然還創(chuàng)造不出來,但是你把圖紙放在他們面前,那還是能看懂的。
五十幾個懂木匠手藝的人,紛紛驚嘆長信侯的聰明卓絕,夸贊之語,連綿不絕。
不過對于這些稱贊,陳吉祥絲毫不以為意,水車這東西,只是小孩玩的東西,他會比這高級一百倍的東西,比如說制作紫砂壺,那才是值得稱贊的東西。
就在眾人仰慕長信侯的風采之時,人群中突然有一四十來歲的漢子,跌跌撞撞擠出人群,淚流滿面地跪在那水車結(jié)構(gòu)圖前,口中呢喃喊道。
“師父!師父!
這就是你說的水車嗎?
這就是你說的,師公曾經(jīng)發(fā)明出來的水車嗎?
不用人力,就可磨制面粉的水車嗎?”
陳吉祥看著這情緒失控的漢子,有點懵。
聽他的意思,難道水車在以前就被發(fā)明出來了?
然后又失傳了?
水車這東西不是漢朝才發(fā)明出來的嗎?
再說了,結(jié)構(gòu)如此簡單的東西,還能失傳?
這玩意,不是看一眼就能搞明白原理,即使記不住細節(jié),也只要多琢磨琢磨,就能重新搞出來的啊!
陳吉祥上前,拍拍漢子后背,說道。
“先生何故如此?”
漢子回頭,見是長信侯,連忙挪動膝蓋,叩頭道。
“墨家田會,見過長信侯?!?p> 剛來這時代不久的陳吉祥,還不習慣跪拜禮,趕緊將他扶起,說道。
“先生原來是墨家弟子,快快請起,快快請起?!?p> 田會被攙扶著起了身,但臉上依舊是保持之前激動,他一把抓住陳吉祥胳膊問道。
“不知長信侯,是從何處得到此水車設計圖紙的?”
陳吉祥笑著解釋。
“這圖紙上是我自己設計出來的,怎么先生覺得有何不妥?”
田會聞言,后退一步,給陳吉祥深深鞠了一躬,道。
“長信侯大才,小人剛才唐突了,還請長信侯務怪。”
古人禮儀就是多,真是麻煩,但對方行禮,自己又不能不回,只好回了一禮后,再問道。
“無妨,無妨,就是不知先生何故如此激動?”
田會嘆了口氣道。
“小人乃墨家第七代巨子孟潛的再傳弟子,以前聽師父說,孟潛師祖見人們每日推磨磨制面粉,甚為勞累,想發(fā)明一種工具,解決這問題。
于是他辭去巨子之位,隱居深山,苦心鉆研十數(shù)年,終于研究一種依靠水力,就能轉(zhuǎn)動的石磨。
就在他打算出山,將此物傳于天下時,突然暴雨,引起山體滑坡,他的人和居住的地方,都被土石掩埋。
當師父和其余眾師兄弟知道此事時,已近是數(shù)月之后。
后來他們結(jié)伴,去了師祖住所,刨開土石,師祖他老人家已近化為一堆白骨。
然后眾人,又在廢墟中,找了幾根師祖留下的殘缺竹簡,上面記載了,師祖他研究出一種叫水車的工具,能在不需要人畜力量的情況下,讓石磨轉(zhuǎn)動。
只是這竹簡中,關于最終要的如何制作水車部分,卻沒能找到,大家甚是惋惜。
剛才我看到長信侯畫出此圖,還以為是得到了師祖遺物........
沒想到...沒先到....只是長信侯的重新發(fā)明。
唉,不過也罷,只要天下人能因此物受益,師祖他再天之靈也能欣慰了?!?p> 這個故事,陳吉祥聽的唏噓感慨,沒想到這時代的墨家,竟然有著跟后世科學家一樣的科研精神,只是不知為何,這好的一個學派,既然悄無聲息就消失了。
“田先生,沒想到您的師祖,是如此偉大之人,為了能讓百姓少受勞累之苦,竟然隱居深山,苦苦鉆研十數(shù)載,實在令人敬佩。
雖然他的研究成果毀于天災,但今天水車再次現(xiàn)世,也能告慰他老人家在天之靈了。
我決定了,就將此水車命名為孟潛水車,以此表達我對前輩的敬意。”
田會連忙道。
“長信侯不可,這水車可是您發(fā)明的,如果用了師祖的名字,會讓世人誤會成是師祖發(fā)明的?!?p> 陳吉祥笑著擺擺手。
“無妨,無妨,名望對我來說,不過是累贅,不要也罷。
如果令師祖的故事,能因為此水車而得到傳播,從而激勵更多人投身于,研究更好工具上來,也算是為國為民做了件好事。
此事就這么定了,麻煩今天在場諸位,以后對外就說,是我得到了孟潛前輩留下的手卷,從而讓此物在現(xiàn)于世間?!?p> 眾人聞言,紛紛高呼長信侯仁義,長信侯大公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