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山寨版普魯士步兵旅(上)
【系統(tǒng)開始升級】
聲音剛停,地板上那擺得整整齊齊的金塊就像冰塊一樣化掉了,接著就被吸進了盒子里。
秦漢看著慢慢變大的盒子,像一個賭徒一樣,不停地喊著:“大!大!大!”
因為這次準備的黃金非常多,所耗費的時間也是最長的。
足足用了一個小時,升級才結(jié)束。
升級結(jié)束之后,盒子已經(jīng)變了一個“龐然大物”占據(jù)了房間16分之一的空間。
“看來得趕緊升級到三階段,要不然這個盒子就沒法搬運了?!?p> 秦漢忙不迭地拿出一把尺子量了一下,盒子的邊長已經(jīng)達到了106厘米!
秦漢把桌子挪到了墻角,靠在椅子上思考了起來。
想要搞到武器軍火有兩條路子,一條路子直接從盒子里下載武器彈藥;另一條路子是從盒子里下載兵工廠的車床原料,然后再自己造。
兩條路線各有優(yōu)劣。
前者速度快但是不持續(xù),產(chǎn)能也會受到限制;后者速度慢但是可持續(xù),成規(guī)模之后就能源源不斷地生產(chǎn)。
最終,秦漢決定選擇第一條路線,雖然他已經(jīng)讓霍奇森去招募熟練的車床工人了,但是短時間內(nèi)難以達到要求的數(shù)量,即使有了兵工廠,也不可能很快投入生產(chǎn)。
想到這里,秦漢從書架上搬下了一堆的軍事發(fā)展史的書籍,翻閱了起來。
雖然之前零零星星地下載過擲彈筒、重機槍、自動步槍和手槍。
但是那只是為了應(yīng)急臨時做出的決定,雖然先進,但是卻并不適合批量裝備——既沒有必要,也不夠劃算。給一支五千人的部隊準備裝備,絕對是一件細之又細的工作。
經(jīng)過一番查詢之后,秦漢決定以19世紀中頁的普魯士常備旅作為基本模板,山寨出一個常備旅。
整個步兵旅分為兩個步兵團。
每個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營和一個運輸營。
每個步兵營下轄四個步兵連和一個炮兵連。每個連隊是125人。
再加上各單位的機關(guān)總部人員。一個團的總?cè)藬?shù)為2700人,一個旅的人數(shù)為5600人。
恰好就是秦漢現(xiàn)在能夠調(diào)動的軍隊人數(shù)。
由于華人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深厚,更適合擔任軍官職務(wù),所以在軍隊創(chuàng)建之初,教導連的華人會擔任連級以上的軍官和參謀——這也是無奈之舉,下載【軍事指揮模塊】是要時間的,華人就算沒有下載過模塊,至少都在說書場聽過三國水滸,總比印第安人要強一些。
這樣一來,秦漢就要為這支部隊準備5000把步槍、48門和越多越好的彈藥。
除此之外,還要準備大量的馬匹,不過這倒可以讓印第安人去籌辦。
所有的這些武器彈藥全部都要從這個盒子里下載。
秦漢在紙上飛快地計算著,從傍晚一直到深夜,最終得出了一個答案:5000支步槍需要36天,48門克虜伯80毫米野戰(zhàn)炮需要48天,彈藥武器需要20天。
也就是說,要湊齊所有的裝備,總共需104天。
更直觀地說,兩個團總共有6個營,也就是說每17天可以獲得一個營的裝備。
而這三個月還會開采更多的黃金,盒子的體積也會越來越大,所以下載物資的速度還會提高。
應(yīng)該用不了三個月,就可以把所有的裝備彈藥準備好,時間完全夠用了。
秦漢不僅打算在編制上以普魯士陸軍為模板,而且在武器裝備上也直接照搬。
在所有的武器裝備中,最為重要的莫過于那5000支步槍,而這種步槍就是大名鼎鼎的德萊塞步槍。
這種步槍1841年成為普魯士軍隊的制式步槍,也是世界上第一支旋轉(zhuǎn)后拉槍擊式步槍,是98K等世界名槍的鼻祖。
這把德萊塞步槍讓當時的普魯士軍隊獲得了壓倒性的優(yōu)勢,使其在普丹戰(zhàn)爭和普奧戰(zhàn)爭中輕松取勝。
德萊塞步槍的最大射程可以達到600米,遠遠超過肯塔基長步槍的200米射程。同時,由于采用了后膛裝填設(shè)計,并且使用紙殼彈,所以射速大大提高,可以達到每分鐘12發(fā)。
隨著射擊精度和射程的進步,輕步兵戰(zhàn)術(shù)發(fā)生了顛覆性的變革——散兵陣型取代了線列兵陣型,“排隊槍斃”徹底被淘汰了。
而散兵線陣型對線列兵陣型的優(yōu)勢是壓倒性的,幾乎就是單方面的屠殺。
于是,接下來,秦漢就沒干別的,每天就只做一件事,從盒子里下載德萊塞步槍。
因為盒子的大小有限,為了最大化地利用空間,秦漢并不是直接下載整支的步槍。而是分零件下載的。就拿槍管來說,一天大概可以下載400根。
每天清晨,秦漢都會叫人從房間里往外搬運槍支的零件。
最開始,人們非常疑惑,完全搞不懂這些奇怪的零件有什么用處。
幾天之后,當秦漢把第一支德萊塞步槍組裝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被這種擁有力量感的步槍吸引住了。
秦漢在道森堡開設(shè)了一個臨時的槍械作坊,讓幾個下載了【槍械組裝模塊】的教導連軍官手把手地教大家組裝。
因為一開始熟練度比較低,所以組裝的速度比較慢,但是隨著熟練度的提高,速度也在提高。
秦漢一邊下載槍支零件,臨時的槍械作坊一邊組裝,兩邊配合之下,終于在半個月時間里,把第一個營的裝備和彈藥準備好了。
秦漢看到那幾門野戰(zhàn)炮的時候,嘴都笑歪了,不停地說:“加大力度,加大力度!”
八月中旬的時候,秦漢就帶著人把整整兩個營的裝備給準備好了。
八月底,李正又從各個金礦帶回來了300公斤的黃金。
秦漢毫不猶豫地把所有的黃金用在了基礎(chǔ)升級上。
這一次,盒子的周長變成了129厘米,大大加快了下載裝備的速度。
幾乎所有的華人空閑勞動力都投入到了組裝武器這項工作中。
在秦漢的帶領(lǐng)下,華人充分發(fā)揮了吃苦耐勞的優(yōu)秀品質(zhì),天天沒日沒夜地加班。終于,在九月份最后一天,把最后一門大炮也組裝了出來。
此時,道森堡徹底成了一個軍火庫,除了放哨站崗的士兵之外,所有的居民都轉(zhuǎn)移到了其他幾個據(jù)點。
凌波門小書童
爆兵計劃上線! 有沒有懂戰(zhàn)術(shù)的大佬,給我點寶貴的建議,看看有沒有必要在戰(zhàn)斗中寫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