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曾曼《庸人修真記》這本書還是得到面包的肯定的。
下午茶時間,《快樂閱讀》編輯部,第五編輯組主編遇見面包與編輯水葫蘆和往常那樣一邊吃東西,一邊閑聊。
今天是周一,是本周最忙的時候,上午要開會,接著要處理新一周的具體工作,到現(xiàn)在終于得片刻閑暇。
面包已經(jīng)四十出頭,水葫蘆二十七歲,兩人有代溝,平時也沒有什么私交,即便是閑聊也是聊工作。
編輯的KPI來自手下的老書新書,老書是存量,新書是增量。存量也就那么些,要想完成今年以及明年的工作任務,還得靠增量。
兩人很自然地談到過去那周上推薦的新書。
不同于十多年前的網(wǎng)絡小說讀者大多在PC上閱讀,現(xiàn)在的讀者都選擇移動終端,手機、IPAD和電子書,其中以手機為主。
移動電話的屏幕就那么大一點,放不進多少內(nèi)容。所以,一本書更新之后,基本不會被讀者看到。只有和網(wǎng)站簽約,上推薦位后,才能長時間呆在頁面上。
資源就那么點,上什么書,上什么推薦,都考驗編輯的眼光。如果你推上去的書市場反應平平,成績達不到預期效果,那不是浪費表情嗎?
問題來了,一本新書的成績在什么地方反應出來呢?那就是讀者的點擊、所投的推薦票,以及收藏數(shù)。其中收藏數(shù)是重要指標,代表著讀過這本書的的人留下來,開始追連載,將來也有相當比例會轉(zhuǎn)為訂閱消費。
上周一輪推薦下來,水葫蘆很氣憤。還幾本數(shù)據(jù)不是太好,收藏寥寥。其中一本他看好的書竟然停止更新兩天,看架勢估計以后不會再寫,這就是網(wǎng)文創(chuàng)作中的“太監(jiān)。”
這書他跟了很長一段時間,和作者在網(wǎng)上聊過許多次,從大綱、人物設定,到故事情節(jié)走向,都給了許多指導,很多時候恨不得抓起作者的筆幫他寫。該給的推薦一個不落地都給,但作者還是堅持不下去,選擇退出。
水葫蘆生氣,吐槽:“現(xiàn)在的作者真是耐不住寂寞,一開書就想成名成家,全網(wǎng)爆紅??墒澜缟系氖虑槎加袀€過程,一個還算過得去的作品,需要一系列廣告推廣和包裝,為期一年,甚至兩三年都有可能。網(wǎng)文都是大長篇,寫個三五年也是常事?,F(xiàn)在的作者大多年輕,心性不穩(wěn)?!?p> 面包:“網(wǎng)文讀者都是年輕人,年輕作者能夠抓住他們感興趣的點,這是巨大優(yōu)勢。但因為缺少創(chuàng)作經(jīng)驗,韌性不足。你主推的快節(jié)奏文,主打年輕化,這沒問題,我也支持。但網(wǎng)絡文學,還是要講究個百花齊放,什么品類,什么類型的作者我們都需要。畢竟,快樂閱讀是業(yè)類排名前三的文學網(wǎng)站,體量夠大,也能海納百川。就那你拒簽的那本《庸人修真記》來說吧,節(jié)奏慢,設定老,目前看起來就是傳統(tǒng)仙俠文,但作者寫得很不錯,故事頗有吸引力,還是能夠吸引一部分愛這口的讀者,算是慢熱類型。寫下去,寫出新花樣,未必就不能成功。至少目前看來,作者正努力在努力朝里面添加新內(nèi)容,酒瓶裝新酒我個人感覺挺有意思的。葫蘆,你看了《庸人修真記》的各項數(shù)據(jù)了嗎?”
“看過了,四百多?!彼J回答。
“我問過技術那邊,這本書所有數(shù)據(jù)都真實可靠,沒有刷過。這對上第一個推薦的新書來說,成績已經(jīng)很不錯了,不是嗎?”遇見面包笑瞇瞇地說。
“倒也是?!彼J心中雖然不爽,但還是點了點頭。
按照業(yè)內(nèi)人士自己的測評,如仙俠、玄幻、都市這三種大熱品類,新書上第一個推薦,能拿到三百個收藏已經(jīng)是及格,七百以上就是非常優(yōu)秀,曾曼的新書拿到四百多個,可以打八十分。
這個標準指的是純新人第一次寫作,老作者不在此例,人家自帶讀者群粉絲群的。
遇見面包:“正如你剛才所說,網(wǎng)文都是大長篇,一本寫個三五年也是常事,下來還會有一系列推廣,這書未必就不能起來。而且,我看作者的面相,應該是個韌勁十足,耐得了煩的。葫蘆,你和小告的賭約搞不好要輸?!?p> 水葫蘆不屑:“就算所有的推薦一個不落地給,該給的資源都給,幾個月內(nèi)這本書要想達到五千均訂,可能嗎?你說作者有韌性耐得住煩,你會相面嗎?”
遇見面包:“咱們都已婚人士,都知道女人別看平日里溫溫柔柔,跟水做的似的。一旦發(fā)起狠來,那股子勁是相當厲害的?!?p> 水葫蘆倒是同意這個觀點,口頭卻不服:“那就拭目以待吧,別寫著寫著就放棄了?!?p> 遇見面包:“人家每天一萬字的更新量,像是要太監(jiān)的架勢嗎?”
水葫蘆冷笑:“日更萬字就不會太監(jiān)?就算一切正常,我感覺這本書也就是水準之上,普通作品,最后成績大約也就高訂五千,均訂兩千多,最后還是我贏?!?p> 見他這個態(tài)度,面包也不多說。雖然對《庸人修真記》很看好,但目前主編大人也在觀察之中。
他之所以覺得曾曼的書有可能達到大神高度,那是因為曼姐最近弄了個設定非常有趣。
以前的傳統(tǒng)修真類小說,主角的修煉會借助外力,比如師門長輩的指導,奇遇之中得到神功秘籍,設定尚未脫離早年武俠小說的窠臼,畢竟金古梁的影響實在太深了。
曼姐這本書的故事雖然也有奇遇,但主角進階升級,更多是是服用自己煉制的仙丹靈藥。有點孫悟空吃太上老君仙丹的味道,吃得越多,等級提升越快。
頗有舊瓶裝新酒的味道。
兩大編輯的談話中還是給了曼姐新書不低的評價,至少說明這本書的下限還是很高的。
這番話她自然是不知道的,她正在瘋狂碼字,瘋狂更新。
曾曼的身體有點不舒服,頭疼腦熱,月信有一搭沒一搭,身上時不時躁熱難耐。她又沒錢去醫(yī)院,還好社保卡里每年要返一千多塊醫(yī)療費,她便去藥店買了一大堆板藍根、抗病毒沖劑什么的,沖了當茶喝。
時間一天天過去,沖劑冒出的熱氣越來越濃,這才發(fā)現(xiàn)氣溫下降,冬天來了。
外面開始下起來淅瀝小雨,成都的冬天就是這樣,很潮濕,有時候一連三十天看不到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