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女強:我為天下先

23、深談之武英(9)太祖

女強:我為天下先 頭像是我 1513 2022-10-01 00:06:13

  陳太祖沒有費太大的事,便取下蒼山,而真正麻煩的,是各地原本還唱著勤王救駕,卻在消息傳出后,一夜之間紛紛自立為王的藩鎮(zhèn)節(jié)度使。

  狼煙烽火在大梁的疆域上,燃燒了兩年有余,才終于趕在第三年的年關(guān)之前,平定了藩亂。

  又在三請三辭后,傳出了武英大長公主尸骨被發(fā)現(xiàn)于漉陽山谷的消息,陳太祖親往含淚收斂,將之運葬大梁皇陵,才終于在第四請之時,緩登大寶,立國陳,建元榮德。

  陳太祖祭祀告天那一日,武英就站在人群中,已經(jīng)頭發(fā)半白的陳太祖一瞬間在龍輦上驚起四顧,俯掃沿街跪伏的百姓,并沒有看到任何疑似的人,他想自己是傻了,那樣一個女子,怎么可能向任何人屈膝——大長公主,天下已定,難道,你還要再起紛爭嗎?

  其實陳太祖這么想,倒是小氣了。

  武英所謀,萬世之局也,豈在一姓江山。

  武英早就看穿,這天下朝代在改,皇帝在換,但天下女子的地位卻始終不曾有變,不管哪朝那代,女子都被世道踩在腳下,要想改變這樣的世道,非一世所能為。

  既然這些臣子圖謀帝位已久,那就將這滿目瘡痍的江山交給他們,得到江山之后,為保帝位穩(wěn)固,他們自然會用心治理,江山到手,曾經(jīng)結(jié)黨營私者,該成最恨結(jié)黨營私之人了,上下殘殺、掃清六合之日,不遠矣。

  而她也可以放手這個被這些蠹蟲蠶食得片瓦不全的江山,專心謀她的萬世之業(yè)。

  唯一意料之外的,是她體內(nèi)的毒。

  因著這毒,皇山眾人恨不得將那已經(jīng)成了塵灰的梁末帝挖出鞭尸。

  武英表示:“過往已成定局,此人已死,什么都不剩。向前看?!?p>  此后武英年年克制體內(nèi)毒發(fā),也年年云游天下,觀四方眾生,閱古今之卷,思索能長救世間女子之道。

  也是在這個期間,路過,救下了我娘。

  此時大陳已經(jīng)立國十年,而武英體內(nèi)的毒,也已經(jīng)到了難以克制的邊緣。

  在我娘入皇山的半年之后,武英大長公主著完手下《辟世卷·女世篇》,與世長辭。

  次年,陳太祖病崩,傳位長子;

  長子在位六年,禪位于幼弟齊王,即當(dāng)今皇帝,至今,執(zhí)璽二十有六載矣,經(jīng)過新朝三代革新治理,天下總體承平,有起步盛世之望。

  只是,這些年,朝堂之上奪儲之爭日盛,而皇帝也多次傳出因病未朝。

  去年,北邊夷狄把握住這樣的機會,發(fā)兵犯境,朝堂之上卻因為黨爭,而遲遲定不下率軍北上的將領(lǐng)人選。

  因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如今大陳國兵精糧足,區(qū)區(qū)十萬夷狄,必能得克。

  可畢竟是十萬夷狄,也是不小的一份軍功,一旦被誰立了去,太子之位,便有如囊中取物。是以多方皇子黨,誰也不肯相讓,哪怕是根本不會打仗的皇子,也還有眾將士幫著打呢。

  可須知,這兵遲發(fā)一天,邊境百姓與戍邊將士所承的血難,便多受一天。

  這是一場以底層人之苦為祭的頂層權(quán)位博弈,朝堂百官們坐得住,皇子兄弟們坐得住,永樂公主——她不屑坐住。

  永樂公主請旨帶兵,在遭到不允后,她自取虎符,連夜離京,前往大營調(diào)兵,驅(qū)十五萬大軍,開赴北方。

  而她自己則先率四千輕騎,快馬加鞭,直撲邊境戰(zhàn)線,將氣焰正盛的夷狄大軍殺得措手不及,保住了一座快要被攻破的城池。

  而此時朝廷的申斥詔書才遲遲追來,但事已至此,撤兵已是不可能,也只能再加派幾名將領(lǐng),并皇帝最終選中的帶兵皇子人選慎王,攆赴邊關(guān)。

  至于永樂公主之罪,病中的皇帝灰蒼的臉色,也看不出態(tài)度,只能由一名知之甚深的老臣嘗試進言:永樂公主雖有擅自調(diào)兵之過,但其心乃是衛(wèi)國,何況又有保城之功,功過相抵,當(dāng)論……無罪。

  皇帝沉色不發(fā)了一會兒,抬手一揮,意即讓眾臣退下,算是默允了此論。

  眾臣擦了擦汗,離殿之后看了看進言的老臣,紛紛恭維,總算還是魏大人知陛下之心。

  時年已經(jīng)八十有二的魏勤良,咳嗽兩聲,是真聽不見了。

  六個月后,北方大捷。

  又三月,忠遠候魏勤良薨;

  又兩月,皇帝重病罷朝,慎王監(jiān)國;

  又半月,皇帝立下遺詔,慎王繼位,永樂公主敕封永樂王,劃分雍州、堯州二地以自治,聽調(diào)不宣,有正議朝政之權(quán),參折上奏之權(quán)。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