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忙碌
人手多了五六個,等新的坩堝到貨后,光子電池的產(chǎn)能翻了一番,雖然仍滿足不了訂單,但總算有了一小批貨源,稍微緩解了一下客戶的抱怨。
此時水晶鋼的產(chǎn)量是夠了,可制備兩種薄膜的確是個精細活,即使方行分了一個人給小趙打下手,但產(chǎn)量仍是有限。
除非增加氣象沉淀設備或者改進生產(chǎn)工藝,增加設備,方行買不起,上次那個設備就是淘來的,還好能將就著用,再弄一臺他可沒那本事。
而改造生產(chǎn)工藝則更不可能,他之前能按著圖紙把光子高能矢量結晶生產(chǎn)出來就已經(jīng)謝天謝地了,至于其中的原理,他根本就不明白,更別提改造生產(chǎn)工藝了。
所以電池產(chǎn)量始終有限,好在產(chǎn)品的利潤非??捎^,即使加上原料,人工,房租水電費,縱使良品率極低,一塊電池的成本也就兩三百塊錢左右。而售價高達2888,整整十倍的利潤,如此高的利潤足以讓任何人鋌而走險。
好在幾個小伙年齡都不大,也沒有那么多心思,更接觸不到進貨事項,所以除了方行以外沒有人知道電池的成本。
他特意安排小趙在車間內(nèi)的一間獨立的辦公室內(nèi)配料,鑰匙只有一把,特意叮囑他不要讓別人知道配方。
至于最重的那種綠藻制成的生物催化劑溶液,還是幾個月前配置的那桶,用了還不到十分之一,至于配方除了方行以外沒有任何人知道,連記載配方的紙,都已經(jīng)讓方行燒掉,沖進了下水道。
時間進入了十月中旬,高溫悶熱的天氣,總算消停了一點,初秋的夜晚也帶來了一絲絲涼意。
而云鯨電子廠迎來了第一次發(fā)薪。
發(fā)完薪水后,方行給他們放了兩天假,幾個小伙忙了一個月了,也沒怎么歇,是該給他們放松一下了。
八九千的月工資在林市這個山南三線城市中算是高薪了。
幾個小伙很是興奮,原本來這個偏僻的工廠做工,就存了一絲疑慮。
若不是趙伯梁是他們的同鄉(xiāng),他們真的不敢過來?,F(xiàn)在發(fā)了工資,他們懸著的心,也就放了下來。跟方行打了聲招呼,就都三三兩結伴玩去了。
反倒是看門的李大爺聽說幾個小伙子月工資八九千。眼睛都直了。
這兩天見了方行,就追問他廠里還招不招人,要是招人他本家還有好幾個子侄。他一股腦的都給拉來。
弄的方行哭笑不得。打發(fā)了耿直的李大爺。
方行回到二層小樓的辦公室,核算下流水。
這些天他將生產(chǎn)的事大部分都交給了小趙。
他則主要負責進材料,銷售,跟送貨上門,有空就跟幾個小伙一起打螺絲,組裝電池。
饒是如此,他還是感覺分身乏術,有一次他送貨不及時,被客戶催急了眼,他現(xiàn)在有了落腳的地方。也不裝了,直接懟道:“你要是真著急,就自己來拉?!?p> 客戶還真不慣著他,當天下午就派了一輛標注著山南酒廠的廂式貨車來堵了廠門口。
車上下來幾個大小伙子,跟方行打過招呼之后,吭哧吭哧的把新鮮出爐的光子高能電池全都搬上了貨車。
清點完數(shù)量后,領頭的那個戴眼鏡的男子打了個電話,不到十分鐘,方行就收到了銀行的轉賬提示。
沒錯,這就是電子廠這個月以來最大一個客戶,出貨量差不多占到五分之一。
就是當初那個不務正業(yè)的白酒廠。
方行也十分好奇為何一個白酒廠,需要這么多電池干什么。
一番打聽才明白原委,原來這個白酒廠的老總,不光一個公司,還有另外的貿(mào)易公司。
專門做一些低買高賣的生意,配送白酒的時候,順帶著就把貨給出了。
對方十分看好云鯨電子廠的產(chǎn)品,十分暢銷,之前不知道廠子詳細的地址,沒辦法,這次知道地方了,以后就不用他送了,他們自己來拉。
還說公司的經(jīng)理,抽時間過來拜訪。
方行聽的直頭大。同時也深感銷售渠道的重要性。
忙碌了一個月的工廠,售出了接近兩千塊電池。
總營業(yè)額高達五百七十多萬,
刨去成本之后,還剩五百萬左右。方行感覺這就跟做夢一樣,很不真實。
他鎮(zhèn)定了好幾天,總算緩過勁來,先拿出十五萬,將大學舍友陳思道的借他的錢還了。
此舉還惹得陳思道很詫異,問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方行也不瞞他,只是說創(chuàng)業(yè)開了一個好頭,接下來業(yè)務還得慢慢發(fā)展,這錢就先還他,將來破產(chǎn),干不下去了,還得找陳大老板接濟。
兩人一頓臭屁,互相打趣,約定找時間再聚,就掛了電話。
接下來的時間讓方行體驗到了什么叫做痛并快樂著,糟心事一件接著一件。
原本電子產(chǎn)品銷售是要開發(fā)票的,可方行沒空去弄,這事也就拖了下來,每次送貨對方要發(fā)票,方行都是一句話,下次一起給你捎過來。
可這種事可一不可二,次數(shù)多了,客戶就急了,到了季度報賬的時候,對方連連來電話催。
方行沒辦法,喊著小趙去市里買了臺發(fā)票機和一些辦公用品。
這才將發(fā)票的事情搞定。
這發(fā)票一開不要緊,緊接著他就接到了稅務局的通知。
原因是他的這家個體商戶營業(yè)額超了標準,讓他帶著營業(yè)執(zhí)照,身份證去稅務部門更改為一般納稅人。
了解之后才知道原來十二個月累計營業(yè)額超過五百萬是要轉成一般納稅人的。
云鯨電子廠一個月就給干超了標準。
方行只感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無奈他開著小趙的本田思域回市里一趟,去了稅務部門領了一大堆申請表回來。
銀行證明、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租賃合同等等都需要準備好,離開的時候,稅務部門的工作人員還好心提醒他,如果業(yè)務多的話,還是建議辦公司的形式來經(jīng)營,可以省一部分稅負。
他空出兩天來準備這些文件,沒送貨,客戶直接炸了鍋。
這些天里隨著光子高能電池的出貨量越來越多。林市周邊一些市縣也聽到了風聲。
一些新的客戶也聯(lián)系上了他。
本來他們廠人手就少,一天電池產(chǎn)量不到一百塊,分散到諾大的山省,就遠遠不夠看了。
隨著發(fā)票開出去之后,廠子的位置也不再是秘密。
客戶等不及了,直接自己派車來接貨,這兩天廠子門口一直有那么一兩輛小貨車等在那里,好在看門的大爺給力,沒有方行的允許,他誰也不讓進。
下午貨出來了,他們也就裝貨走了。
方行深感疲憊,訂單按這個產(chǎn)量已經(jīng)排到了大下個月,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必須再添加一兩臺制備薄膜的設備,還有小型的坩堝越來越不頂事。效率實在太低,不上工業(yè)鍋爐已經(jīng)嚴重不能滿足生產(chǎn)需要了。
人手嚴重不足,例如報稅這種事,僅憑方行這半瓶子醋,根本弄不明白,鍋爐的選購,安裝也需要工程師。
干活的工人好找一些,這些天周邊村鎮(zhèn)的人倒是有過來打聽招工的。
可技術員、行政、財務、銷售等就需要專業(yè)人員了,并不是拉個人就能用的。
當務之急還是先招一個人事經(jīng)理,先把招聘的事搞定。
然后再由人事經(jīng)理去招聘相關人員。
送貨的事,他暫時放下,反正他一個人也送不過來了,干脆就躺平了,生產(chǎn)的事讓小趙先盯著。
他窩在辦公室內(nèi),花大價錢開了個招聘網(wǎng)站的會員,精心潤色一下一些工廠的簡介。
不得不說花了錢就是有用,首頁推薦一上,接下來他連著好幾天除了接客戶的電話外,就忙人事經(jīng)理的事了。
一連見了十來個人,其中一些人來了廠里,一看是個體戶,也只有五六個人,看不上這里,聊的也不太深入。
一部分則是方行不滿意,他畢業(yè)以后,換過許多工作,進過工廠,干過銷售,打過螺絲,送過貨,也挨過餓。
錢雖然沒掙到但見識不少,人事其實是能決定一家企業(yè)上下限的關鍵部門,這個部門的水平也基本代表了一家公司的水平。
方行也短暫的呆過一些創(chuàng)業(yè)公司,其中有一些為了省錢,而將人事工作交給剛踏入社會不久的小姑娘來做。
事后看這些公司也大都曇花一現(xiàn),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人事工作是特別需要專業(yè)水平的工作,需要豐富的人生閱歷,而這恰恰是需要時間去沉淀的,起碼方行是這么認為的。
面對一些三十歲不到就來面試人事經(jīng)理的年輕人,方行談了一會兒就感覺是在浪費時間。
而今天方行就遇上了一個給他留下了很深印象的人。
中年人叫做韓子平,是個戴著眼鏡的矮個胖子。
方行跟他交談中感覺很不錯,他并沒有一看到簡陋的辦公環(huán)境就打退堂鼓。
而是詢問方行公司簡介上介紹的產(chǎn)品刨去宣傳成分有幾成真實度。
而當方行告訴他產(chǎn)品完全按照真實的情況進行的介紹,并無虛假成分,也沒必要弄虛作假。
他也沒有表現(xiàn)出不信任的表情,反而是要親自見識一下。
當方行拿了一個剛生產(chǎn)完的光子高能矢量結晶遞到他手中后,即使他掩飾的很好,但方行依舊察覺了那一抹一閃而逝的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