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風(fēng)云神霄箓

序章二十一

風(fēng)云神霄箓 MarsMoon 2590 2022-11-09 22:34:06

  袁天罡出關(guān)的第二日,武則天帶著睿宗李旦,照例上朝迎接百官,處理政事,剛要登上龍椅,卻被金吾衛(wèi)統(tǒng)領(lǐng)程南英攔住,睿宗李旦還以為有刺客,嚇得卷縮在上官婉兒身后,武則天對于兒子的膽怯并不在意,聚精會神的端詳著程南英從龍椅之上拿起的一顆東西。

  “天后,此乃樹心!”

  已經(jīng)提拔為內(nèi)史官,掌管內(nèi)廷消息的上官婉兒認出此物。武則天疑惑的看著此物,不知為何在此。

  倒是熟讀百科的上官婉兒想出此間關(guān)系,對武則天說到:

  “稟天后,樹心又名木子,合在一起便是,李字??磥硎怯腥瞬粷M天后坐在此座之上?!?p>  武則天沉默不語,一雙鳳目卻是怒火中燒,即令上官婉兒收好此物,不要聲張,依舊按例早朝,只是自己并沒有繼續(xù)與皇帝睿宗同坐龍椅,而是在屏風(fēng)之后,垂簾聽政。

  百官進入大殿朝拜之后,只見睿宗一人在龍椅之上,也是疑惑,但不敢深究,依然按例上奏,首先匯報的是洛陽京兆尹,此人乃北門學(xué)士出身,武則天朝中心腹,惶恐的跪在大殿,顫抖的說到:

  “稟天后,皇上,臣死罪。昨日,洛陽城中功德坊的武氏宗祠被人破壞,是臣失職,請?zhí)旌?,陛下?zé)罰!”

  睿宗李旦好似提線木偶一般,面無表情,呆呆的轉(zhuǎn)過頭,看著自己的母親,武則天則是緊閉鳳目,努力壓制自己的情緒,生硬的說到:

  “可知是誰作的?”

  跪地不起的洛陽京兆尹,吞了吞口水,舔了舔嘴唇,緊張的繼續(xù)說:

  “稟天后,皇上,人犯依舊在調(diào)查中,據(jù)周邊百姓所言,此舉或是道宗宗主袁天罡所為!”

  “什么!又是袁天罡”

  武則天再也無法按捺自己的憤怒,在大殿咆哮:

  “左一個袁天罡,右一個袁天罡,近日犯禁欺法之事,上報俱稱為袁天罡所為,這世上除了袁天罡,再無他人?還要你們這些酒囊飯袋何用?!”

  “臣等惶恐!請?zhí)旌螅菹孪⑴?!?p>  大殿中的百官整齊下跪,高坐在上的武則天看著臺下列位臣工,不由得唉聲長嘆道:

  “自從許老仙逝,滿朝文武盡無一人可用,都來欺負我這孤兒寡母!也罷,就這樣吧,退朝,看百年之后,諸位股肱之臣有何面目去見太宗,高宗!”

  退朝之后,武則天回到御書房中,讓上官婉兒為其按摩額頭,平復(fù)心緒,上官婉兒則是邊按邊說:

  “天后,這袁天罡已成當下大忌,無論何事,一旦牽涉到他,無論是否是其所為,朝堂只能忍氣吞聲,息事寧人,長此以往,怕是天威不再,世人只知有袁天罡,而不知有李唐?!?p>  武則天緊鎖的眉頭,因上官婉兒的按摩而有所放松,嘆氣說到:

  “婉兒所言,孤何嘗不知,奈何力有不逮,是可忍孰不可忍,唯有以退為進,方是上策,詔令,明堂開館之日,冊封袁天罡為帝師,道宗為皇教,孤偏要讓那些企圖讓孤與袁天罡玉石俱焚的鼠輩,不能稱心如意。”

  此時的明玉宮中,伺候著師尊袁天罡出關(guān)沐浴更衣的洪吉,向袁天罡稟報著近來明玉宮中發(fā)生的事情,為免袁天罡不滿,他并沒有細說明崇儼一事,只說前幾日有宗內(nèi)正一道同門借宿,不知何故身亡。

  袁天罡卻是嚴肅起來,冷淡的說起,這洛陽城還有鼠輩敢打明玉宮的主意,看來是自己閉關(guān)太久,中原武林又吵鬧起來,該收拾一下了。

  洪吉不敢多言,這時,武則天的傳令內(nèi)侍來明玉宮將天后旨意告之,洪吉接過旨意后,向師尊袁天罡虔誠的問道:

  “師尊,可要出席,接受封賞?還是由徒兒代勞?”

  袁天罡將圣旨拿在手中,看過之后,丟在一旁,不屑的說到:

  “還想借勢?!甚好,這次為師出馬,師門百年宏愿,也該實現(xiàn)了?!?p>  唐睿宗垂拱三年九月初九,是洛陽自隋朝以來,最為熱鬧的一天,為一睹明堂的風(fēng)采,洛陽百姓自發(fā)張燈結(jié)彩,喜氣洋洋的如同過年一般,早早的準備好各種慶祝的用品,歡樂聲在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洛陽十二坊更是拿出自己的看家絕活,各色戲曲,雜技,魔術(shù),美食吸引著來自帝國各地的子民,漢人,色目人,吐蕃人,大食人,高句麗人等,均沉浸在大唐鼎盛的國威中,享受著天后武則天治下的繁榮。

  到了明堂開館之時,洛陽百姓魚貫而入欣賞這座宏偉的建筑,無不嘖嘖驚嘆,武則天在二樓向百姓示意,接受百姓的膜拜歡呼,待到午時一過,用過午膳的百官和被邀請的江湖門派,走上二樓,見證李唐皇室對道宗宗主袁天罡的恩寵。

  洪吉在人群中找到蜀中鶴鳴山正一道的代表蒼松道士,上前告之有弟子遺物請其帶回,話才說到一半,還沒有提到明崇儼的名字,就被蒼松道士壓住,蒼松道士之前已經(jīng)聽聞自己弟子在洛陽城,受不了繁華的誘惑,動了凡心,被人下套,欠下巨款而亡,還以為洪吉說的是此人,趕緊讓他打住,免得被債主聽到,讓他這個窮困的師父代為償還債務(wù),洪吉卻以為蒼松道士未免傷心,不合時宜,才不讓他提起明崇儼的名字,于是便讓蒼松道士留下居住的地址,吩咐接引童子,將明崇儼的遺物送去。

  兩人才剛說完,就聽到內(nèi)侍高呼天后圣旨,眾人接旨,趕忙回到各自的位置上,跪下聽旨,內(nèi)史上官婉兒剛宣讀完圣旨,便迎來一陣喧嘩,甚至有年長的儒門權(quán)貴昏厥倒地,自《周禮》成書以來,天子乃上天的代表,居于天綱地常之理的核心,無人可在其上,今冊封道宗宗主袁天罡為帝師,實屬千年未遇之事,更是對儒門禮儀的重擊,武則天頗為得意的看著自己這一招妙手,讓呆滯的睿宗李旦向袁天罡叩拜行禮,袁天罡喝過睿宗敬獻的拜師茶,讓洪吉過來將一尊塑像放在自己身后,與自己一起接受皇帝的叩拜。

  洪吉將塑像放好之后,江湖中人先是一陣驚訝,竊竊私語一番,而后沉默不語的看著道宗三清代表,不知如何是好。

  武則天看著這尊塑像,面有帝王像,頭戴王冠,手執(zhí)寶劍、寬袍大袖,慈眉善目,又似仙人,不知其為何人,倒是上官婉兒博覽群書,通曉古今,低頭對武則天細語說到:

  “天后,此尊塑像乃是中黃太一,相傳西漢末年巴蜀樵夫張道陵得天機創(chuàng)道宗之后,立玉清圣境無上開化首登盤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宸道君靈寶天尊、萬教混元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為三清,作為道宗核心,接受信徒香火。”

  “張道陵兵解升仙之后,機緣無人繼承,只傳給弟子經(jīng)文,王莽竄漢失敗后,道宗不愿為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公孫述據(jù)蜀稱王造勢,被迫解散出蜀,其中一支來到龍虎山創(chuàng)立太平道。”

  “東漢末年,太平道出了不世奇人天公道人張角,于張道陵遺物中悟出先天乾坤功功法,功成之后,脫離三清,另立中黃太一,率信徒造反,失敗身亡,門下弟子回歸道宗,重新祭拜三清?!?p>  “今日袁天罡將這中黃太一搬出,接受皇帝叩拜,恐怕又是要脫離三清,建立道宗之國,當下局面,三清很難收場。”

  武則天聽完之后,眉頭一挑,微微虛掩看著被江湖眾人注視的三清代表,黑著面龐離開明堂,而端坐其間的袁天罡依然霸氣縱橫,目空一切,心里開始盤算著如何利用此間矛盾,而與她一樣細心盤算的,還有躲藏在陰影處的懷義羅漢,不自覺的露出惡意的微笑。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