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培養(yǎng)包工頭
林遠、工四帶著施工隊去修第一座廟。
這座廟位于涼水鎮(zhèn)關帝村。
是一座關帝廟。
所謂關帝廟,又叫“關圣帝君廟?!?p> 供奉的是關羽。
周邊的村莊,也各有寺廟,像土地廟、財神廟、龍王廟、娘娘廟之類的。
籌建這座廟的,是當?shù)匾晃焕夏晷磐健?p> 林遠之前見過他,所以施工隊一到,他就帶著去了施工現(xiàn)場。
老關帝廟已經(jīng)倒塌,現(xiàn)在要在原址上重建。
老年信徒向工四描述了老關帝廟的形態(tài)、結構之類的。
工四立刻在腦海里勾勒出了新廟的基本輪廓。
農(nóng)村所建的寺廟都很簡陋。
一般也就一間房子,里面塑上所要供奉的神像,供信徒跪拜。
這一工程不算復雜。
從老年信徒手里接過五百塊預付金,林遠宣布:“關帝廟工程正式動工!”
耿鐵漢、牛大力、林七手、林小忠、勾洪強等人,就扛著鐵錘、鐵鍬、鋼釬、十字鎬等,雄赳赳氣昂昂的登場了。
那老年信徒見到這支隊伍,頓時喜出望外。
因為這些人看著就很有干勁!
要建新廟,就得把老廟的原址清理出來。
工四立馬安排施工人員動工。
現(xiàn)場熱火朝天的干了起來。
林遠把工四叫到一邊,說:“這活兒是咱們總包,人工、材料都要咱們自己負責?,F(xiàn)在人工有了,建筑材料這一塊,你有什么想法?”
工四說道:“主人,建筑材料可以找批發(fā)商采購,像是磚、石、沙、水泥、石灰、鋼筋、瓦、木材之類的,都有人專銷專營?!?p> 看來他從工一那里了解到了不少東西。
林遠心生佩服。
搞工程的,必須要跟原料供應商打交道。
要不然,成本就沒辦法控制。
修這座關帝廟,老信徒給的錢本來就不多,所以更要把成本控制好。
“工四,我是這樣想的,從這些施工人員中,培養(yǎng)一批包工頭,讓他們負責采購建筑材料,你覺得怎么樣?”
林遠問道。
這是他這兩天一直思考的問題。
那就是如何放權,讓施工隊更有活力。
他不能什么事都抓在手里,那會累死的。
四個精靈也不可能什么事都管,他們有各自的專業(yè)要負責。
所以,施工隊的領導問題,就擺在眼前。
為了長遠發(fā)展,林遠決定,培養(yǎng)幾個包工頭,讓他們代自己管理施工隊。
而要培養(yǎng)包工頭,就得給人家一點甜頭,要不然誰干??!
原材料采購就是一個有甜頭的差事,只要放出去,鐵定會被人搶破頭皮。
“主人,這是個好主意!”
工四認同林遠的看法。
林遠向工四交代了幾個注意事項。
放權并不意味著撒手不管,那樣會亂套的,特別是在原材料采購這一塊。
林遠和精靈們必須有控制、監(jiān)督、威懾包工頭的權力。
要不然,包工頭會騎在他們腦袋上。
交代完工四,林遠就走到工地中央,對工人們說道:“大家跟著我干活,我絕不虧待大家?,F(xiàn)在,我想問問,有誰認識賣磚的老板?”
耿鐵漢率先舉手道:“老板,我認識一個,是咱們鎮(zhèn)上磚廠的老板?!?p> “他那里磚是什么價格?”
“八分錢一塊?!?p> “包送嗎?”
“包送的話是八分一一塊,包卸?!?p> “你能拿到的最低價位是多少?”
耿鐵漢想了想,說:“七分八!”
“好,由你聯(lián)絡磚廠,采購紅磚?!?p> 耿鐵漢大吃一驚,其他工人也很震驚。
老板居然把采購紅磚的任務交給了耿鐵漢?
“老板,你信得過我?”
耿鐵漢一臉難以置信。
他也在別人手底下干過活,但從來沒被人重視過。
如今,才來林遠手下第一天,就得到采購紅磚的重任。
“當然信得過!我這個人從來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既然說了不會虧待你們,那就一定說到做到。以后有我一口吃的,就絕不會讓你們餓著?!?p> 林遠淡然道。
這也是他的心里話。
他的父親就是給人打工的,知道打工人的苦。
如今他做了老板,能提攜的自然會提攜一把。
耿鐵漢的眼眶里有些濕潤。
這一刻,他暗下決心,以后水里火里,都跟著林老板。
“誰認識賣沙的老板?”
林遠又問道。
“我!我家一個親戚在桃花溪下游的沙場上班,我可以從他手里拿到最便宜的沙!”
牛大力舉手說道。
“好,牛大力,買沙的任務就交給你!”
“多謝林老板,多謝林老板,我絕對不讓你失望!”
牛大力激動道。
倒不是因為油水,而是一種被人尊重的感覺。
他們在別人手下打工的時候,何曾被人尊重過?
那些小老板,恨不得把每一分錢都榨取干凈,更別說讓他們撈點油水了。
“誰認識水泥老板?”
“我!我!”
“誰認識鋼筋老板?”
“我我我!”
“誰認識賣瓦的?”
“我!”
“誰有木材廠……”
“我我……”
不一會兒,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有了采購負責人。
林遠點頭道:“好,采購任務就分配給你們。不過,丑話說在前頭,所有采購物資必須接受工程師的檢查,只有質量合格,才能入場。還有,采購資金只能預付百分之二十,剩余資金在完工三個月內付清。任何貪污、克扣、蒙騙資金的行為,都將受到嚴懲。這是對你們的監(jiān)督和約束,你們愿意接受嗎?”
“愿意!”
負責人齊聲高喊。
即便條件有些苛刻,他們還是愿意接受采購任務。
而那些沒有分配到任務的工人,則有些垂頭喪氣。
林遠說道:“其他的人也不要氣餒,采購任務并不是永遠固定給這些人,要是誰能找到更便宜、質量更優(yōu)的貨源,那就可以參與公平競爭!”
這話直接激勵了那些垂頭喪氣的人。
同時,也給了那些采購負責人以壓力,他們的貨源要是價高、質劣,立馬就會被別人替換掉。
這樣一來,工人內部就會形成一種良性競爭。
而這種競爭,對林遠來說,是有利的。
也是他所樂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