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作曲人分級
午休時間,公司食堂。
曲小樓硬著頭皮和喬梁相對而坐,感受著眾多同事們或好奇、或幸災(zāi)樂禍、或看勇士似的目光,如坐針氈。
自從喬梁和吳濤在群里一番“大戰(zhàn)”后,曲小樓就有一種預(yù)感,這一波后,不管之前認識或不認識喬梁的人,都會記住他的名字。
畢竟這可是敢公然在大群里嘲諷董事的猛人!
曾經(jīng)也出過兩個這樣的猛人,現(xiàn)在一個成了董事,江湖諢號女賭神;一個成了華洲一級作曲人,上至董事,下至底層藝人,都把那人當祖宗供著
喬梁一個剛?cè)肼毜男氯?,居然有這種膽子嘲諷董事。雖然他證明了自身才華潛力,可在潛力還沒轉(zhuǎn)化為作品、實力前,仍然會承受極大的壓力,甚至遭遇阻礙。
在不少人看來,喬梁能不能熬出頭,關(guān)鍵在于楊彩霞這邊能不能護著他成長起來。
就目前來看,隨著喬梁快速完成單子,楊彩霞稍微扳回一城,可仍處于劣勢,吳董事那邊僅是失去一枚無關(guān)痛癢的籌碼,影響不大。
因此,不少剛想找個機會和喬梁交流、建立友誼的人,瞬間偃旗息鼓。
曲小樓也有那么一瞬間想玩玩退堂鼓,可自己說出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就是他臉皮再厚,也干不出前一秒剛邀請別人一塊進餐,立刻就出爾反爾這種事。
喬梁看著焉巴巴的曲小樓,當然也明白原因,笑了笑:“其實你不用勉強跟我坐一塊,吃個飯而已?!?p> 曲小樓感受著不遠處某人快噴出火的目光,擠出一絲笑容:“沒事,吃個飯而已。”
大哥,剛才你不提,我倆都被認為是一伙人了才說,故意的吧!
木已成舟,我得罪了吳濤,要是現(xiàn)在轉(zhuǎn)身跑了,不就得罪了你,兩邊都不討好。
還不如干脆點一條船坐到頭呢。
哈!
喬梁心底暗笑,他還真是故意的。
《卷睫盼》出世后,曲小樓根本沒掩飾想和自己搞好關(guān)系的心思,或許還有交個朋友的打算。
有人想交朋友,喬梁當然樂意之至。
可交朋友前也要看看對方人品,要是連跟自己站一起的勇氣都沒有,那還做個屁的朋友。
不過喬梁也不會把人往火坑拖,讓人好不容易打拼出來的局面,卻因為自己白白葬送。
一來他對地球老家的音樂很有信心,海藍星藝術(shù)發(fā)展緩慢,地球近古數(shù)百年的音樂足以打出一片天。
二來他對吳濤的腦子有信心,以對方那在大群里開地圖炮、連帶著公司其他同事一并嘲諷的智商,以及他朋友圈展示的動態(tài),其在公司近三年還是四級作曲人,作品質(zhì)量可想而知。
吳濤從業(yè)數(shù)年來,作品反響平平,數(shù)十首作品中沒有一首質(zhì)量能跟《魚》相提并論,職稱跟初出茅廬的自己相同,同樣是四級作曲人。
這里稍微提一下,華洲的作曲人分為四個檔次。
擁有一首付費下載量超過十萬歌曲的作曲人,被認定為四級作曲人。
擁有五首付費下載量超過五十萬歌曲的作曲人,自動晉升為三級作曲人。
擁有十首付費下載量超過百萬歌曲的作曲人,則被認定為二級作曲人。
再往上的一級作曲人又被稱為作曲家,認定過程復(fù)雜,除了歌曲下載量這個硬性要求外,還有其他諸多條件,暫且不表。
對百分之九十九的音樂人來說,二級作曲人頭銜已是莫大成就,畢竟絕大多數(shù)作曲人終其一生也止步于二級門外。
原因在于其嚴苛的晉升機制。
由于海藍星對各行各業(yè)版權(quán)的保護,成為四級作曲人還算簡單,算是入行最低標準。
而四級作曲人晉升三級也不難,只要通過時間積累,不斷熬作品下載量,早晚有一天也能晉升。
可想要從三級作曲人晉升二級作曲人就不是那么簡單了,難度瞬間提了幾個檔次,不是依靠熬時間,下載量達標就能自動晉升的。
而是需要兩年內(nèi)的十首作品付費下載量都達成百萬付費下載,換句話說,作品時間超過兩年的都不列入評選。
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沒有杰出音樂天賦的選手,一輩子停在三級作曲人也是正常情況。
據(jù)喬梁所知,飛寰音樂總監(jiān)楊彩霞就是二級作曲人,入行八年的曲小樓則是三級作曲人,大概瘋狂獻祭頭發(fā)再加極大的運氣才有機會成為二級作曲人。
由此可見,吳濤入行三年,都沒有五首以上作品下載量超過五十萬,其職業(yè)能力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弱。
要不是沒幾個人愿意得罪他爹,早被勸退了。
公司高層也只把他當個混子養(yǎng)著,反正大老板不差那點錢,吳家也不在乎這點待遇,圖的無非是娛樂行業(yè)那點人脈資源。
雖然喬梁也是四級作曲人,但他剛?cè)胄胁贿^一個月,7月31日那天,還特地看了《魚》的最終付費下載數(shù)據(jù),停在四十六萬,沒能超過五十萬。
對此,他并不覺得遺憾,畢竟“伯牙子期榜”只是小眾音樂榜單,詞曲作者、演唱者都以學生為主,能有這個下載量已經(jīng)驚掉了一地下巴。
只要九月喬梁拿出的歌曲質(zhì)量跟《魚》差不多,在飛寰音樂的宣傳推廣下,下載量破五十萬也沒那么難。
兩相比較,喬梁覺得自己不可能輸,這才有了探探曲小樓態(tài)度的心思。
他喜歡安靜,卻不代表喜歡孤獨。
人是社會性生物,活在世界上,總是難以避免地會與他人發(fā)生交集,進而如大樹枝杈,衍生出各式各樣的關(guān)系、事件,不論是好的方面,還是壞的影響。
常年孤獨的人要么多少帶點無可奈何,要么純粹腦子有點毛病。
半個月下來,喬梁早已習慣了周圍人悄悄打量的目光,細嚼慢咽消滅飯菜,直到嘴里沒東西才安慰說道:“剛才你也聽到了,有事彩霞姐頂著呢,放心吧?!?p> 楊彩霞那是罩著你,我這種混日子的中年人哪能入她法眼啊。
曲小樓心底無奈,卻只能點頭附和:“楊總監(jiān)的面子,還是有用的?!?p> 喬梁知道他的想法,不想多談,于是轉(zhuǎn)移話題道:“說起來,你們發(fā)作品時會用筆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