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傻爹憨兒在大唐

第二十六俘虜

傻爹憨兒在大唐 喝酒的酒人 2181 2022-10-04 10:40:53

  李景龍不知道李靖這場突襲戰(zhàn)打了多久,會打多久。史書上只是記載了他的最終勝利,至于過程,只是了了提了幾筆。

  薛萬徹在第四天的時候帶走了一萬人,他們是被柴紹派去接應李靖的。

  李靖這種身先士卒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他這種做法并不會得到大多數的認同。

  “李校尉,你們也許以為我非要掙著帶隊,是為了天大的功勞,我可以說是也不是?!钡谖逄煲廊粵]有突襲軍的消息,這讓柴紹和李景龍得到心情別的無比的沉重。

  “這次突襲能將頡力生擒了是最好的結果,如果李大帥在這次行動中有個閃失,將會給我軍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面對著茫茫的白雪,柴紹此刻將對李靖的不滿,完全的暴露了出來。

  “身為三軍的統(tǒng)帥,一身犯險,實屬戰(zhàn)爭大忌,一個統(tǒng)帥的安危,事關著全軍,甚至還會影響到國運,怎能如此不知輕重!偏偏還不聽勸告!如此這般,叫我等如何是好!”

  李景龍不是傻白甜,柴紹說的這些話,并不是完全的牢騷,而是站在全國的角度去看問題的。作為主帥的李靖,可以說全國上下都在盯著他呢!如果李靖真的出了事,如柴紹所言,真的是會影響的整個戰(zhàn)爭,甚至整個大唐的。

  李景龍作為一個突飛猛進的校尉,那里會知道這些事情。柴紹說了,他才會認真的去想。就格局這一塊,柴紹好像是比李靖要大一些。要么也不會成為“駙馬爺”!

  可論戰(zhàn)場的應變能力,沒有人能比的過李靖。所以李靖自己去帶隊,也是沒有錯的。三千人去了是要打仗的,不是在頡力的家門口“旅游”的。搞不好就會是一個全軍覆沒的下場。也許只有李靖才能帶回更多的人來。

  每一個大人物都有著他們自認為對的道理,李景龍這樣的小人物只有聽的分,至于最終是誰對,誰錯與他好像也沒有多大的關系。他現在只是祈禱著讓他的和兄弟平安的歸來。

  經過多次證明,誓言這個東西,多半都是好的不靈壞的靈。當時結拜的時候就不應該加上一句“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晦氣話。他應該早點看出來,程處默這個家伙,長得就是急與投胎的樣。

  柴紹的脾氣越來越暴躁,如果李靖再不回來,李景龍都擔心他是不是會讓全軍開拔,和草原牧民來一個正面硬剛。

  李景龍現在每天都有帶著一群輔兵,給各個冰屋里加熱供暖,讓那些突襲回來的兄弟們能有一個熱騰騰的屋子住。

  頡力在得知大唐大軍打來的時候,開始還是很慌亂的。可老天爺似乎也在特意的關照他,連日來的暴雪讓頡力高興了起來。就這樣一個可以凍死牛羊的天氣,大唐軍伍也不可能待的下去。放下心的頡力每日躲在帳篷里飲酒吃肉。

  風暴越大,雪下的越大,頡力就越高興。至于說這場暴風雪會給他的部落子民,帶來多的災難就不是他看考慮的問題了。

  李靖沒有回來,薛萬徹卻提早的回來,走的時候一萬人,回來的時候多了八百個人,還有無數的牛羊。

  敵人是不能憐憫的。人卻可以有憐憫之心。

  八百個草原牧民像羊群一樣被趕在一起,他們團團圍住互相取暖。

  柴紹讓全軍開始宰殺牛羊,薛萬徹選擇回來,是正確的。數百只的牛羊,還是給大軍提供了一些食物上的補給。原本打算在駐守三天的柴紹,看到這么多牛羊之后,決定再多等兩天。

  大雪阻礙了后勤補給,十幾萬人的吃喝,每天都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柴紹不會為了三千人的生死,而不顧數十萬人的死活。也許這就是李靖走的時候將軍權交給他的原因。

  李景龍看了草原俘虜的慘狀,內心平靜了不說。他不是一個心里變態(tài)的人。只是在他心里,這八百人的性命,還抵不上他的一個兄弟重要。自私是人與生俱來的品質。自私也不是評定一個人好壞的標準。

  草原人很有特點,最強壯的人在最里面,老弱病殘反而是在最外面。這個看似沒有人性的行為,恰恰是狼性文化的本質。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和一個年輕力壯的青年,那個對民族發(fā)展有用,是個人都清楚。所以草原人不是沒有人性,而是他們知道,只有這樣才能將他們的種族傳承下去。

  而同樣的處境下,我們漢民族的人,則是會選擇讓最弱的在里面,最強壯的在最外面,這樣也許大家都能活下去。

  李景龍不知道那種做法是對的。那種做法是錯的,他只知道,如果是他,他也會選擇站在最外面。沒有原因,就是會那樣做。

  李景龍還是將三個七八歲的孩子,帶回到了自己的冰屋里。他不想讓這些孩子在童年得到時候就生活在仇恨里。

  童年就應該是快快樂樂的,無憂無慮的!錯的是戰(zhàn)爭,不是這些小孩。

  對于李景龍的行為,沒有人出來制止。他們知道這個年輕的“神醫(yī)”本身就是一個奇特的存在。他做的每一件事情,看起來異與常人,但是是他做出來的,大家又覺得是理所應當的。畢竟是“神”一樣的人物,和他應該是有不同的地方。

  “注意保護!”這是柴紹給李景龍的護衛(wèi)狗蛋說的。而李景龍真正的護衛(wèi)其實不止狗蛋一個人。程家派來的私衛(wèi)已經正常上了崗。程處默帶走了大多數,李景龍身邊只留了兩個。兩個人的處境大家都清楚,李景龍這邊只要他自己不作死,估計也就沒有什么危險的事情發(fā)生。程處默才是最危險的一個。

  李景龍曾經看過一個外國電影,一個米國大兵拿著阻擊槍,瞄準著一個“啊”國的小孩。他祈禱他不要拿起地下的槍支。可小孩還是踉踉蹌蹌的拿了起來。米國大兵在疼苦中扣動了扳機。

  拿起槍你就不再是孩子,而是我的敵人。雖然李景龍當時很氣憤,氣那個沒有一點自知之明的孩子。氣那個冷酷無情的米國大兵。其實身子局中的兩個人,當時都是身不由己。拿起槍是為了保衛(wèi)家園。扣動扳機是為了守護自己和戰(zhàn)友的生命。

  李景龍看了看瑟瑟發(fā)抖的幾個孩子,只希望他救得這三個,不是想要拿起武器的那個少年!畢竟不是每一個少年都有一顆熱愛自己祖國的赤誠之心。也不是每一個國家都值得用命去守護。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