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樛一到家就打開了“新月”的號,找到了翰林學會的聊天群,倒是還沒解散,只不過群成員從樂星日志中說的四五十人到了現在的五六個,就連“逍遙先生”和“絕唱”都退群了,剩下的沒退的估計都是已經被號主遺棄的僵尸號。
群聊記錄也什么都沒留下,倒是群文件中有不少群友們上傳的自己的素材、真實事件、隨筆和心得。
這些數量龐大的文件,見證了翰林學會的興衰,這是一個每個人都懷抱夢想的組織,也是一個被現實消磨掉的組織。
據樂星的日志描述,翰林學會中的大部分成員都是大學生,群里待了一兩年就畢業(yè)了,加入工作后便已經沒什么時間創(chuàng)作了,甚至都失去了記錄生活的欲望,每天都像同一天,一天過成每一天就是他們現在的樣子。
燕樛有些惋惜,因為隨便看了看這些群文件,發(fā)現這個群里面有思想,有內涵,有見地的人都不少。
這么一群有才華的年輕人聚在一起,最后也只能草草離場屬實讓人唏噓。
就連樂星自己,在半年前也幾乎徹底銷聲匿跡了,上高中以后家里人都不允許他再碰電子產品了,為此一向懂事的樂星還跟父母大吵了一架,帶著之前投稿賺的所有稿費離家出走。
離家出走后,樂星邀請了當時群里已經所剩不多的成員參加了聚餐,來的人不多,畢竟群里的都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志。
樂星還想和他們談理想,但是他們看樂星的眼神中只有無奈,或許還有一點羨慕。
他們都很佩服這么一個小弟弟敢一個人不遠萬里地跑來找他們這伙人,“逍遙先生”在聚餐結束后主動買了單,還讓樂星用剩下的錢自己回家,臨別前還告訴樂星,現實沒那么理想,只有走進社會才能理解到柴米油鹽這幾個字的分量有多么沉重。
樂星拖著落魄身體和疲憊的靈魂一同回到了家中,父親樂劍和母親陸秋也并沒打罵這個離家出走的孩子,因為“逍遙先生”已經向樂星父母說明了事情的原委,他們也沒想到自己兒子居然還私下認識了這么一伙人。
最后樂星也向父母妥協(xié)了,上交了自己用來碼字投稿的設備,加入了一條同千萬人競爭的道路。
再后來樂星就開始拒絕社交,他不再主動找別人搭話,雖然偶爾也會感到孤獨,但他卻意外的不討厭這種感覺,一個人,挺好的。
再后來,樂星灰暗的世界出現了一個人,那是一個像太陽一樣的女生,溫暖,熱情,像極了曾經的自己……
不過,聚餐后的劇情都是燕樛不知道的,但樂星也沒瞞著燕樛,在燕樛問起時樂星直接全告訴了她。
燕樛忽然能理解樂星為什么社恐了,她挺同情樂星的現在,翰林學會給這個少年帶來的打擊和影響還是太大了。
“別emo了,0點都過了,別傷心了昂,來,爹爹抱?!毖鄻驼f著就直接抱住了用被子把自己包住的樂星。
“行了,你半邊身子都壓上來了我怎么睡得著?”
“別嘴硬了,我知道你喜歡。”
“你是不是又重了。”
“沒有,再說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