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章進學
中考在緊張進行中。
林蔭樹下,只有城里的家長在伸長了脖子等待著,農村的家長都放心地把孩子交給了老師。
每天吃完飯,在老師的組織下有條不紊地坐車穿行在城里的大街小巷,奔赴各自的人生考場,如金蟬脫殼,這何嘗不是一種蛻變……
在縣城的學校里參加中考,這些鄉(xiāng)村里走出來的考生在看到了城市的熱鬧與廣闊的前景后,很多人堅定地明確自己的發(fā)展方向……
有時候一些個不起眼的瞬間往往成了一個人努力的起點……
不過在這兩天激烈地角逐中,我們的寶柱考生發(fā)揮的還算不錯,據他自己的判斷,說各科考題基本上都是按照強化練習的模式答出來了,就是有點別勁兒的大題也答個七七八八,只差一個一點點,心目中想去的學校似乎已經被自己掌握……
但鄉(xiāng)村里一些優(yōu)秀的考生一門心思想選擇師范或中專,這并不是出于短視,而是家庭的選擇。
那時候的小師范和中專(初中畢業(yè)生直考,分數非常高,帶戶口,安排工作,花費很低。是當時農村普通家庭的首選,非常令人羨慕。)讓農村的孩子非常向往,但大姐一口否定了此項選擇。
先讓寶柱兒休息兩天,由大姐夫帶他四處游山玩水,轉轉,然后等分數出來之后再作安排。
心里自然是藏著一個高等學府美麗的夢。
一:清華,二:北大,三:復旦……
一個個讓人動心和心馳神往。
這也是三兒倆口子希望大姐做的選擇,哪怕以后千軍萬馬走獨木橋,也要放眼世界,心向未來……
但比起高考來,中考如同在水面上投了石漂,一連串的水花之后,立刻趨于平靜,生活沒有不斷出現的激情和故事。
大姐決定自己也跟著他們爺倆放松一點,畢竟這一段時間弄得緊張兮兮的,大家都是有點火星兒亂冒,徜徉在山水之間,也可以增加家庭感情。
文武之道,一張一馳。
把事情交給菊兒之后,大姐一家三口回了一趟老家。在熟悉的院落和田間地頭之間,和父母嘮嘮知心話,順便陪陪他們,也是一種簡單的幸福。
大姐夫手巧。整個竹竿魚線,掛好漁鉤,在一個很深的大水庫邊釣魚,悠閑自在……
周圍一群孩子都用繩子綁定玻璃罐頭瓶,纏著一根棍子,罐頭瓶里面加點玉米面餅子,腳邊放個小塑料瓶,開始自由的發(fā)揮……
每次當然都有數量不等的小小魚兒鉆進了罐頭瓶里,大家都是嘻笑著,瘋鬧著,互相比較誰的瓶子里小魚多,爭得不亦樂乎。
大姐夫和寶柱兒已經呆坐了一下午,一無所獲。這讓倆人都有點尷尬的心情在里面,可天光尚早,還是再呆一會兒吧,難得大姐讓他爺倆自由行動這么長時間。
成績出來了,可就再也沒有這樣的閑工夫了。
“索性咱們來個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吧?不管了?!?p> 寶柱對著老爸發(fā)出提議。
“行,兒子,你高興就好。咱們也不是想吃魚,就是個放松和消遣,就這么辦?!?p> 瞅著心愛的兒子,大姐夫滿眼都是寵溺,唯恐他哪個地方不滿意。
周圍的孩子瓶子里繼續(xù)不斷增加著小小魚,一個個活蹦亂跳的樣子煞是可愛,晚上拿回去給雞鴨加個餐,又可以多吃一個雞蛋了。
孩子能有多大的心思?
這就是童年快樂的記憶。
天色暗了,炊煙裊裊升起,不一會兒,各家父母的大嗓門響起來了:
“xxx,吃飯了。”
“xxx,小癟犢子,作業(yè)還沒有寫呢!玩起來沒完了!快回家來!”
“xxx,我讓你割的豬草呢?不知道豬叫?。克滥娜チ?!”
這就是農村的交響曲,一個個孩子被父母的叫罵聲催的都連忙準備回家了。
“爸,爸,有魚,有魚,我有點拽不動?!?p> 寶柱拽著魚桿,水面上撲騰著,一條漂亮的水線映入大姐夫的眼簾:
“兒子,魚桿給我,是條大魚。”
大姐夫欣喜若狂,剛想說一無所獲,卻不料立秋末晚收獲了一票大的,果然運氣這東西如同暗夜里的光,在你不知道的時候突然照亮你的前方……
一條紅紅的,漂亮的金色鯉魚。爺倆手忙腳亂地,好不容易才把它弄進水桶里,那高興的勁兒就別提了,周圍孩子的眼睛都快掉到水桶里了……
“鯉魚跳龍門,好兆頭?。 ?p> 書記叔看了一眼外孫:
“老婆子,把那瓶酒拿出來,來!今晚好好喝一杯?!?p> 大姐也高興得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