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盜墓:發(fā)丘異聞

四十二,影壁

盜墓:發(fā)丘異聞 歐陽龍萃 2049 2022-10-26 00:43:14

  打開通道機關同時,劉思佳就退了回來。對于開這種長時間沒有打開過的地下暗門,她同樣有經(jīng)驗。

  幾乎劉思佳退回來的同時,一股冰涼的氣體也跟著從里面竄了出來。

  站的近的幾個首先有了反應,就往后退,躲避這股冷氣。不過,后面也有人,頓時擠成一團。

  結(jié)果站的近的那幾個一個也沒跑,被這股冷氣從頭到腳澆了一個透心涼。

  之前這里就很冷,都加過衣服,到是沒有出現(xiàn)什么問題。不過,還是下意識的打起了冷顫。

  不過,工作不可能因此就放棄。當然,也不可能看個洞就往里沖。總歸還是要檢查一下的。

  有人干脆就揣手手把手放到袖子里,用胳膊夾著手電往里照。為了能看得清楚又保證溫暖,動作難免變樣,一個個弓著身子,伸著脖子,活脫脫就像是來偷東西的小偷。非?;?。

  洞口很大,幾乎能同時并行兩輛汽車。門洞兩邊包括上下都結(jié)了一層半寸厚的冰霜,手電光照到上面發(fā)生折射,門口位置全是光線。借此到是能把附近看得一清二楚。

  門洞中間,大約離門口五米遠,有一塊碩大的影壁,上面有兩排豎行的字跡。上面同樣結(jié)了一層薄冰,看上去模模糊糊。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形成的這種環(huán)境。

  順著影壁邊緣往里照,里面依舊非常暗,手電光照進去,就像是被什么吸收了,看得不深,遠一點兒更看不見。

  估計除了冰凍之外,應該沒有其他危險。如果有生物早都凍死了。當然,也不會有機關,有幾關估計也會被凍住。

  來到影壁前面,上面的字跡這次看的很清楚。不過,卻沒人認識。當然還得問丫丫。

  借助丫丫認字時間,樊老給普及知識。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特別是考古工作者。在一些大的陵墓里,基本都會遇到影壁。

  “其實,影壁這種東西在日常生活里非常常見。比如政府部門,大型工廠等等。

  上面字跡無非就是宣傳什么口號或者介紹經(jīng)歷一類。如:天天向上,像**同志學習。又或者介紹公司的前身和建立日期這些。

  當然,如果是這種情況那自然是極好的結(jié)果。

  不過,任何事情都有例外。比如在公安部門,他們的影壁可不是介紹原因和宣傳口號,而是警告?。?!比如,你為什么到這來?來這里做什么?

  如果是部隊,那就是嚴重警告:兵家重地,閑人免進……”

  丫丫大眼睛眨呀眨,看著影壁上的字跡,念道:“……重地……”然后卡殼半天,“外人……免進?!?p>  雖然念的不完整,可意思卻很明顯了,外人不能進入!

  不過,都到這里了,怎么可能不進。

  等一眾人繞過影壁,隨即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里面竟然全是冰川。

  這些冰川也不知道成型了多少年,手電光一照射到冰川,當時就晃的是眼花繚亂。

  “難怪這里這么冷,估計能有零下四十度了吧?”有人道。

  林彤也感覺到了一絲冷意,不過還能抗得住。

  最讓人意外的是丫丫,竟然什么事都沒有。

  “丫丫知道往哪里走嗎?”劉思佳問丫丫。

  丫丫小手一指。

  順她手指方向看去,是東面。

  眾人一起往東走。約摸有兩分鐘,就到了一個布滿冰霜的門洞前面。

  穿過門洞,往里走不遠,就看到里面立了很多的石碑。

  石碑有近百個,來到第一個石碑前,上面有圖畫和文字。

  樊老就讓考古隊員小心的除冰,等差不多的時候,就看到上面刻畫的是很多的圓球兒。

  壁畫中間一個略大的圓球,它的旁邊還有一顆小一點兒圓球,在這顆略大的圓球兒旁邊還有一顆更大圓球兒,不過,這個更大的圓球周圍描述著火焰。在這些圓球的底下還有蘇美爾文字,應該是注釋。

  如此明顯的描述,眾人第一時間就知道這是刻畫的什么。

  “太陽系星圖!”有考古隊員驚道。

  “這有什么好驚訝的,”旁邊另一個考古隊員說道:“蘇美爾文明可不僅僅只有這些,他們在天文,歷法,等等方面都有建樹,這不是什么秘密?!?p>  其余人就點頭。林彤也點頭。對于那個考古隊員的說法,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也就是蘇美爾文明的發(fā)源地那里,早都發(fā)現(xiàn)了更多證據(jù)。這些說起來沒有什么意義。反而到是研究他們?yōu)槭裁吹竭@里來到是更有意義。

  遺憾的是,這里只有丫丫略懂上面的文字。其他人雖然文化水平很高,但是,對上蘇美爾文字就等于睜眼瞎??尚Φ氖牵@么一大群人反而不如一個小丫頭。

  你就說操蛋不操蛋。

  陸陸續(xù)續(xù)又看了幾個壁畫,終于還是有了不一樣的收獲。那是第三十一個壁畫。

  壁畫里刻畫了一個人領著一群人建造船只的場景。

  從這里不難看出當時的蘇美爾人估計是要出發(fā)去什么地方了。

  壁畫的下面還有文字。丫丫就給讀……(我們就不用丫丫讀法記錄了。實在磕磕絆絆。)

  大意就是,當時的蘇美爾人最高領導階層已經(jīng)不滿足他們所知道的一切,他們要向更高的層面求取未知。

  也就是說,他們生活的地方已經(jīng)不能滿足他們的進取心了。于是他們就開始往四面八方發(fā)展。

  特別是他們再知道這個星球的圓形的時候,他們就突發(fā)奇想,沒去過的地方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一直到他們到達了海邊。也就是華國南海這里,他們定居了下來。

  見識和想象永遠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時間長了,他們又不滿足現(xiàn)狀了,他們就想,大海的另外一邊是什么樣子的呢?

  有了想法就要實踐。

  于是他們再次準備出發(fā),目的地就是大海的另外一面。

  最終他們發(fā)現(xiàn)了這個島嶼。他們就在這個島嶼定居下來。

  這副壁畫到此結(jié)束。

  而后幾個壁畫里刻畫的是漫天的海水在空中起卷畫面。

  文字記錄的是一場特別大的風暴席卷了島嶼。當然,原話里用的詞不是風暴,意思應該是海水飛上天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