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春秋晉國風云

第40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

春秋晉國風云 千里草人 2076 2022-10-22 03:35:00

  晉獻公可能怎么也沒想到,自己一死,晉國便陷入如此大亂。

  對晉獻公來講,他豐功偉績的一生為晉國的強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卻在最后一刻,又被自己親手給斷送了。

  他最后做的事便是把奚齊托給荀息,任命荀息為正卿。

  在他的眼里,這個叫奚齊的兒子,一定能夠在自己的基礎上,將晉國帶向光明偉大的前方。

  只是他所不知道的是,他親手創(chuàng)建的晉國強盛之基礎,已經(jīng)給自己破壞得差不多了。

  人心的離散,是最大的問題。

  驪姬精明一世,仍是無法突破晉國人對于傳統(tǒng)的堅持,晉獻公的去世絕對是轉折點。

  奚齊雖有荀息的輔佐,但卻得不到其他公族大夫的支持。

  除了梁五、東關五等少數(shù)大天外,其余的公族大夫們,包括本已倒向自己一派的那些世襲貴族們,因為申生的冤死和重耳、夷吾的逃亡,對驪姬一黨包括新任國君奚齊充滿了仇恨。

  荀息孤掌難鳴,梁五和東關五本就是馬屁精,有地方拍時便有用?,F(xiàn)在晉獻公一死,便沒多少花頭了。

  驪姬雖然獲得了表面上的勝利,惑亂了晉國,離散了人心,但這個爛攤子,最終是必然要由自己來收拾的。

  11歲的奚齊當上了國君,但可憐的孩子在血雨腥風的權力斗爭面前,終究是犧牲品。

  你可以算計別人,別人當然也可以算計你!

  里克,這位驪姬原本以為已經(jīng)收服的晉國大夫,根本就是在欺騙自己!

  當里克指使武士率兵沖入王宮,在晉獻公的靈堂前刺殺了奚齊時,驪姬崩潰了,奚齊的死使她真正絕望了。

  但此時的驪姬已經(jīng)是騎虎難下,她不得已指示荀息立9歲的卓子為君。

  這個孩子又是可憐的犧牲品,結果又在權力斗爭中,被以里克為首的晉國夫族大夫們殺死。

  里克此時連弒兩君,并迫使托孤大臣、昔日的好友荀息也自殺,被殺的還有梁五、東關五、優(yōu)施等一干人,牽連的人無數(shù)。

  在這些被殺的人當中,自然也包括驪姬姐妹。

  這位史上四大妖姬之一的驪姬,也許早就存了必死之心。畢竟一開始,她便是在走向自我滅亡之路。

  這是她自己選擇的路,是她對于自己的父親和被晉國滅亡的驪戎族的一個承諾:惑亂晉室,報仇雪恨。

  她也知道,歷史終歸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歷史也終歸不是由自己這樣的女人來書寫的。

  沒有人來寫自己的辛酸、苦難,沒有人會寫自己的志向,沒有人會歌頌自己所作的犧牲。

  于是,自己終究是一個遺臭萬年的女人。

  但驪姬一定不后悔,她將帶著無限的欣慰去見她在地下的父親和族人,告訴他們:我,盡力了,也做到了。

  驪姬可能早就做好了準備,自己姐妹倆帶著滿腔仇恨來到晉國時,便為自己的人生定格為一場悲劇。

  復仇之路,哪有這么輕松?

  但驪姬可能沒有想到,隨著申生的自殺,她所想要的一切居然來得那么順利!

  眼看自己姐妹不但徹底亂了整個晉國,還居然取得了晉國!

  是啊,如果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任晉國國君,那不是自己得到了晉國么?

  但這是不現(xiàn)實的,因為就算是奚齊順利接班,擔任晉國國君,難道驪姬還要堅持讓晉國再亂下去嗎?

  一開始驪姬確實是想要把整個晉國給攪得稀巴爛,但當她有了自己的兒子,而且,最后居然自己的兒子有機會當上晉國國君時,她那顆曾經(jīng)被仇恨浸泡的心已經(jīng)變成了一顆充滿母性的愛心了。

  她后來的所作所為,當然是為了兒子!

  對于一位母親來講,為了兒子,當然可以付出一切!

  但驪姬之悲卻在于,自己親手將無辜的兒子推向了權力斗爭的旋渦!

  任憑自己智計過人,但在權力斗爭面前,驪姬又怎么是那些浸淫政壇多年、見多了權力斗爭殘酷的公卿大夫們的對手呢?

  可以說,驪姬成功為她的驪戎族人和父親報了仇,但她卻親手斷送了兒子!

  這正是驪姬之悲。

  也許有人會將筆者將驪姬寫成這樣非常不屑,因為史料記載的驪姬就是一個惑國害主的女人!

  甚至,許多史料將驪姬列為中國古代四大妖姬之一,怎么可以將她寫成了一個報仇雪恨的故事呢?

  最多只能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角度,來為她害申生自殺,從而使晉國的崛起之路受到嚴重摧殘辯解幾句。

  在這里,筆者不得不多講兩句。

  古時帝王后宮,哪有清靜之地?各種明爭暗斗,與宮外各種勢力相互角逐,宮斗一點也不比朝堂上的權力斗爭來得輕松!

  宮斗帶來的血雨腥風,甚至也不比千軍萬馬在戰(zhàn)場上撕殺之殘酷要遜色半分。

  從晉獻公時代的宮斗場來看,驪姬無疑是最成功的一個。

  她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至少從短期來看,她是一個大贏家。

  但晉獻公去世后,驪姬很快便無從適從了。

  她并非沒有努力過,只是她的努力,不適應那個時代。

  女人,在那個時代,總是要從屬于男人的。

  這是春秋時期很多女人的悲哀,讀多了春秋女人悲哀人生的筆者,在內(nèi)心里總對那些個在歷史留名的女人以一種異樣的感情。

  不知從哪里讀到過這樣一句話:也許是女人將刀子遞了過去,但殺人的總是男人!

  將一個國家之亂歸咎于女人身上,那是對女人的不公平!

  只是那個時代的人們,總是喜歡將一些責任推到女人身上!

  什么妹喜惑夏、妲己傾商、褒姒覆周,還有這個驪姬亂晉,她們無非就是權力斗爭的工具而已。

  真正起主導作用的,肯定是那些個有著自己政治目的的大佬們!

  驪姬的故事,許多是真實的,有史料記載的,當然也有一些是筆者的構思,只是為了故事的需要。

  至于對驪姬這位歷史人物的看法,筆者相信,一百個人心中會有一百種觀點。

  再見了,驪姬,也許連歷史也都無法公正評判你,更不要說歷朝歷代的世人了。

  但你又何必在乎這些評判呢?

  來過這璀璨的歲月,最終逝于煙塵。如那流星,來過,亮過,雖短暫,但耀眼!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