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春秋晉國風云

第134章 晉伐狄箕地之役(中)

春秋晉國風云 千里草人 2609 2024-10-20 05:05:00

  一切部署完畢,接下來輪是由誰去誘敵的環(huán)節(jié)了。

  晉中軍將先軫升起了中軍帳。

  接下來的事大家貌似都很熟悉,那就是三國演義里常見的套路:“眾將官,誰肯為前部先鋒官?”

  然后,某位大將應聲而出列:“某愿往?!?p>  接下來便是主帥大喜,中軍帳里囑咐要如何如何應敵等等。

  認真讀春秋相關史料,再回過頭來看三國演義,我們會發(fā)現有很多我們熟悉的三國故事,其實都源于春秋史料!

  比如這次。先軫在中軍帳里問:“誰肯為前部先鋒官”?

  有一人立即出列,朗聲道:“末將愿往?!?p>  眾人定睛一看,原來是狼曋。

  狼曋是誰?怎么突然晉軍中冒出這么一號人物?

  是的,狼曋登場了,其實他早就在晉國歷史上登場了,只是我們沒時間介紹他而已。

  我們把歷史退回到晉秦崤山之戰(zhàn)吧。

  當時,晉軍在崤山設伏,在懸崖上用火箭、巨石、滾木把擁擠在崤山狹窄通道中的秦軍殺了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結果是兩萬余秦軍精銳全軍覆沒。

  但在秦軍精銳全軍覆沒前,總還是有小規(guī)模陣地戰(zhàn)和混戰(zhàn)的。

  當時,晉襄公的車右大夫萊駒正好撞見了一個叫褒蠻子的秦軍勇士,兩人便交上了手。

  結果這個褒蠻子不但力大無比,而且武藝高強。雖陷入晉軍包圍,但仍神勇無比,萊駒與之交手不到十個回合便敗下陣來。

  要知道,萊駒當時是晉襄公的車右。能夠擔任此職的,本身便是晉軍中武力指數超一流的高手。

  此時萊駒居然敗于褒蠻子,可見這個褒蠻子的武力令人咋舌。

  但崤山之戰(zhàn),秦軍最終是全軍覆沒,大多數被殲滅于崤山峽谷。孟明視等三位將軍以及十余人被俘,也包括褒蠻子。

  褒蠻子雖力竭被俘,仍威風凜凜,氣勢非同一般。

  晉襄公并不像秦穆公那樣,見到人才便興奮。褒蠻子這樣的猛將,哪怕不愿歸降,也不會輕易斬殺了的。

  晉襄公可不是,先軫更不是,先軫的一貫思維就是盡最大可能消滅對方有生力量。

  晉襄公喝令他的車右萊駒斬了褒蠻子,這是晉襄公送給萊駒的一個臺階,因為萊駒曾經敗在褒蠻子手下。

  此時由萊駒動手殺了褒蠻子,可以最大限度地讓萊駒找回些顏面。

  萊駒領命,提刀來砍褒蠻子。

  萊駒剛走近褒蠻子,忽聽褒蠻子大喝一聲:“你一介手下敗將,有何資格殺我?”

  也許因曾經敗于對方,萊駒確實心有余悸。再加上褒蠻子聲如洪鐘,又喝得突然,萊駒一驚,手一軟,刀就掉在了地上。

  按情理,萊駒撿起刀來,殺了褒蠻子就是了。

  但此時,一名小校見狀,猛竄上前,拾起砍刀,沖著褒蠻子大喝:“你一介俘虜,還敢如此囂張!”

  言畢,手起一刀就將褒蠻子劈倒在地,接著再一刀,就將頭顱砍下來,獻于晉襄公的面前。

  這名小校便是狼曋。

  原來狼曋見褒蠻子如此囂張,早就氣不打一處來。

  狼曋自己本就是一名勇士,見一個俘虜竟敢對自己的主將無禮。如果自己有機會,早就想一刀砍了他。

  結果這個機會真的出現了,當萊駒刀落地時,他頓時便搶上前去殺了褒蠻子。

  可以說,這是狼曋的沖動行為。按理說,沒有領導的命令,你一介小校,怎么可以私自出列行動?

  但沒想到的是晉襄公見此大喜,看了看愣在原地的萊駒,心想:萊駒作為車右,居然不及一名小校。此小校勇氣可嘉,應予以表彰。

  他居然當場罷免了萊駒,提拔狼曋為車右。

  國君的車右,與國君并肩作戰(zhàn),不但需要對國君忠心,還需要勇武過人。能夠得到此職,那是作為一名勇士最大的榮耀。

  狼曋當然非常高興,甚至有些得意。

  但人往往一得意便要犯錯,狼曋犯的錯便是認為自己這個車右一職是國君所賜,而非中軍將先軫所封,所以沒有到先軫處拜謝。

  這使晉中軍將先軫非常不滿。

  先軫當然是不滿的,因為按規(guī)矩,沒有中軍將的推薦,君主一般是不會直接任命將官的。

  作為中軍將,軍中眾將,誰人合適擔任什么職位,是最有發(fā)言權的。

  這一次,這個叫狼曋的家伙,無非就是在一次意外中搶了人家的生意,中了君主的心意。

  這種人,咱先軫根本看不上。

  萊駒能夠擔任車右將軍,那可不是靠一兩次的表現得來的,那是一次次的戰(zhàn)場英勇表現立下了多少戰(zhàn)功才獲得的。

  但就這一次小小的意外,便被罷了職務,這令將士們不寒心才怪哩。

  先軫根本不想重用這位叫狼曋的家伙。所以,這一次對白狄的作戰(zhàn)中,先軫剛問誰愿為先鋒時,見是狼曋主動請戰(zhàn),非常不高興。

  元帥先軫當時就把臉沉了下來,呵斥道:“憑斬了一個俘虜剛剛才提升的小卒,何德何能任此先鋒要職?大敵當前,居然全無謙讓之意,豈不是藐視我軍中無人了嗎?”

  說罷,先軫喝令左右將狼曋驅逐出中軍帳,并當場罷免了狼曋的車右之職。

  狼曋憤懣不已,但官大一級壓死人,只好垂頭嘆氣,滿腹怨言。

  在軍中,狼曋自有好友和親兵,當然知道狼曋是一位忠勇之士,立下了很多戰(zhàn)功,只是你先軫看不到罷了。

  中軍將先軫確實看不起狼曋,認為狼曋一無戰(zhàn)功二無經驗,沒有資格擔任車右,借這次狼曋主動請戰(zhàn),以狼曋居功自傲為由撤了狼曋的職。

  大家都憤憤不平,幾位鐵哥們對狼曋說道:“先軫嫉賢妒能,我們與你一起殺了先軫,以出胸中鳥氣,哪怕因此而死了,也不失大丈夫所為!“

  狼曋大吃一驚,忙阻止道:“胡說,如此則將陷于狼曋于不義之地!大丈夫死有何懼,但必須為道義而死,否則就不是勇敢的表現。

  我狼曋因勇敢而被主公封為車右將軍,先軫認為我不勇敢而罷免我,這都是他們的權力,也是正常的。我唯有表現出足夠的勇敢,讓眾人都知道我的能耐,這樣才會服眾。

  如果我因此而犯上作亂,那便有違道義,證明先軫罷免我是對的。兄弟們如果愿意幫助我狼曋,那便隨我一起在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吧。”

  狼曋夠不夠擔任車右將軍的資格?

  讓我們拭目以待!但這里有幾個細節(jié),我們必須交代一下:

  第一,晉襄公提拔狼曋為車右,這正是晉國在用人制度的先進之處,這便是“親親兼賢”,是一種任人以親與任人以賢的有機結合。

  這在當時的諸侯國中是比較先進的理念,當時大部分的諸侯國都是“用人唯親”,講的是一個“王侯將相必須有種”,而非后世某人在造反時打出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晉國之所以能夠人才濟濟,不但重用有能力的公族大夫,還重用有能力的士庶人才,而依據就是晉文公時代開始的親親兼賢用人制度。

  第二,先軫撤了狼曋的車右之職,這是先軫立威之舉。

  先軫作為中軍將,全軍統(tǒng)帥,他必須向全軍展示,在行軍作戰(zhàn)時,統(tǒng)帥的命令是無上權威,誰也不能挑戰(zhàn),令行禁止才能保證作戰(zhàn)取得勝利。

  所以,先軫撤了狼曋的職,根本就是立威。

  連國君晉襄公根本沒有任何反應,畢竟大戰(zhàn)在前,包括國君在內的所有晉軍將士,都得聽中軍將先軫這位全軍統(tǒng)帥的。

  第三,狼曋對自己被撤職的態(tài)度令人嘆服。

  自己可謂是無端受到處罰,常人是憤憤不平,沖動的人馬上會有極端行為。

  但狼曋雖然心中郁悶卻能夠做到端正態(tài)度,他的反應就是“那我就好好表現讓你們看看吧”的正能量思考!

  好吧,狼曋將軍,你是受人尊敬的。相信你一定會取得令所有人都佩服的戰(zhàn)功,相信你一定會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春秋歷史!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