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春秋晉國風(fēng)云

第232章 晉景公有意求和

春秋晉國風(fēng)云 千里草人 2746 2025-01-26 05:21:00

  鄭國本就是一個特別想惹事的諸侯,夾在晉國和楚國兩強相爭的中間,日子本就不好過。

  光腳的不怕你穿鞋的,既然你晉國要欺負(fù)我們鄭國,那我們鄭國也要弄點事給你晉國佬看看。

  于是,鄭國出兵討伐許國。

  因為許國是楚國的小弟,只要楚國大兵一來,鄭國人就決定光明正大投降楚國。

  這是鄭國的老套路了,夾縫中求生存,他們居然找到了一條符合鄭國實際的生存之路:

  主動惹事,引晉國或者楚國來討伐,然后光明正大投靠一方。

  投降又不丟臉,丟臉的是你楚國或者晉國,因為你們連自己的盟國都保護不了。

  這還不算完,鄭國派人對楚國講,上次你們的叛徒巫臣就是從鄭國逃到了晉國。

  后來,他又從晉國出發(fā),經(jīng)過莒國去了吳國,這才給大楚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這一下便點到了楚國的痛處。楚國火氣上來,二話不說,討伐莒國。

  本來,楚國離莒國相對較遠(yuǎn),莒國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居然會挨楚國的打。結(jié)果沒作任何防備,半個月內(nèi)接連被楚軍攻破三座城池!

  晉景公真的火很大。公元前582年,晉景公命晉中軍將欒書率軍討伐鄭國。

  因為國君此時被晉國拘押著,鄭國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無奈派出大夫伯蠲前往晉國求和。

  令列國諸侯目瞪口呆的是,晉景公居然下令殺了前來求和的鄭國大夫伯蠲。

  這實在是很無禮的!但晉國就是這么霸道,你鄭國又能怎么樣?

  鄭國人終于火大了,徹底倒向楚國,并向楚國求援。

  楚國一看中原又開始鬧起事來,令尹公子嬰齊立即率軍入侵陳國以救鄭國。

  國君被你們扣留了,那我們另立一個就是!鄭國人恨恨想著,并立即實施行動。

  公元前582年,鄭國居然不顧被扣押在晉國的鄭成公,另立了一人做國君!

  當(dāng)然,這是鄭國人的權(quán)宜之計,是給晉國人放的煙霧彈。

  晉國人一看鄭國人仍舊不服,第二年春,即公元前581年春,又指示衛(wèi)國討伐鄭國。

  衛(wèi)國無奈只好出兵,但裝模作樣一番便撤軍了,根本就沒起到任何作用。

  鄭國另立新君這一招還真管用,晉景公一看,你們鄭國居然另立了國君?

  算了算了,扣著你鄭國國君已經(jīng)沒有什么意思了,還要賠吃賠住,放了吧。

  但抓起來容易,怎么放就成了麻煩。你晉國害得鄭國弄了倆國君出來,這事得負(fù)起責(zé)任來。

  公元前581年5月,晉國聯(lián)合了齊國、宋國、衛(wèi)國、曹國討伐鄭國,這次伐鄭的目的,是為了送鄭成公回到鄭國。

  鄭國一看,目的達(dá)到了,忙打開城門迎接自己的國君回都城。

  就這樣,鄭成公終于被放回了鄭國。

  一邊鄭國惹著事,一邊據(jù)說魯國也因為汶陽之田一事,跟楚國暗搓搓接上了頭。

  更要命的是,西邊的秦國看看晉國的列國諸侯聯(lián)盟盟主之位受到了嚴(yán)重挑戰(zhàn),居然聯(lián)合白狄對晉國發(fā)起了進攻。

  晉景公頭很大,這樣下去真的不行。

  已經(jīng)年邁的晉景公真心希望世界能夠和平,但世界和平必須首先是楚國和晉國兩國實現(xiàn)和平。

  那就得要有中間調(diào)停的,讓某個諸侯國出面?

  但晉國不知道楚國的本意如何啊,隨便讓某個諸侯國出面豈不是大削晉國的臉面?

  晉國直接派人更不行,那叫主動求和,作為列國諸侯聯(lián)盟盟主,晉國這個臉面更丟不起。

  晉國現(xiàn)在需要的,是得到楚國的真實意圖。在晉景公看來,楚國近幾年來貌似有意與晉國尋求真正的和平。

  前面我們說過,巫臣投靠晉國后,向晉景公獻策先與楚國交好,并與吳國結(jié)盟,靠吳國的力量來消弱楚國。

  晉景公采納了巫臣的計策,于是晉國一方面與楚國暫時交好,當(dāng)時還換回了荀罃。

  另一方面讓吳軍不斷騷擾楚國,成功達(dá)到了讓楚軍疲于奔命的目的。

  但兩國之間并沒有真正的信任基礎(chǔ),所以這些年來,兩國圍繞著中原還是有不少沖突。

  其實,年輕的楚共王根本不想與晉國交惡,而年邁的晉景公也非常希望與楚國實現(xiàn)真正的和平。

  只是兩人都不清楚對方的真實意圖而已。

  中軍佐士燮也很支持晉景公的這個想法。這一天,正是士燮陪著晉景公視察軍務(wù)。

  就在這次視察里,晉景公找到了這個可以作為晉國和楚國調(diào)停的中間人,鐘儀。

  鐘儀是一名俘虜,楚國縣公級別的大夫,世襲伶人之職,封于楚國鄖邑,人稱鄖公。

  鄖邑,今湖北安陸。公元前584年,楚軍討伐鄭國,鐘儀以鄖邑縣公的身份,率鄖軍參戰(zhàn)。

  令人遺憾的是,楚軍在撤軍時,鐘儀不小心中了鄭軍埋伏而被伏,并被鄭國人獻給了晉國。

  此時,鐘儀正被關(guān)押在一軍用倉庫里,被正視察軍務(wù)而過的士燮、晉景公看到。

  晉景公不由暗暗贊佩,因鄖公鐘儀雖為階下囚,由倉庫臨時改用的牢房既陰暗又潮濕,但鐘儀心如止水,昂首而坐,無視老鼠不時橫行直竄。

  晉景公見鐘儀氣質(zhì)非凡,便問道管事的:“那位戴著南方帽子的人是誰?為何關(guān)在這里?”

  管事的恭敬答道:“這是鄭國所獻的楚國俘虜鐘儀大夫。據(jù)說,鐘儀乃楚國的鄖縣縣公,前幾年被鄭國俘虜,獻給了晉國。”

  晉景公聽說是楚國縣公級別的人物,頓時來了興趣,問起鐘儀的具體情況。

  “主公,鐘儀大夫?qū)嵞肆钊司囱龅闹揖龕蹏浞秴?!”管事的由衷贊佩道?p>  “兩年了,鐘儀大夫從不哭鬧耍潑,絕不自暴自棄,雖為囚徒,但待人接物不廢禮儀,且每天正冠沐面朝南而坐,遙思楚國故鄉(xiāng),真乃君子也?!?p>  再讓管事的說下去,管事的說不定會對晉景公提議,應(yīng)馬上釋放鐘儀這樣的君子。

  但晉景公擺了擺手,沒讓管事的繼續(xù)說下去。晉景公與士燮一邊走,一邊談?wù)撝妰x這個楚國俘虜。

  晉景公故意裝作不高興的樣子,話里話外透露出不該囚禁鐘儀的意思。

  一名楚國大夫,且是堂堂一縣縣公,怎么可以被關(guān)起來?鄭國人也太不是東西了,怎么可以把楚國的大夫用于獻俘?

  “主公英明,臣這就釋放鐘儀大夫,并讓他洗個澡后來見主公。”士燮這樣的干部,情商一流,立即領(lǐng)會了晉景公之意。

  在晉景公一陣噓寒問暖后,被釋放的鐘儀也很感動,向晉景公行了規(guī)范標(biāo)準(zhǔn)的外臣見國君之禮后,恭恭敬敬地應(yīng)答晉景公的話。

  晉景公問道:“鄖公氣度著實非凡,不知鄖公祖上是做什么的?”

  鐘儀答道:“不瞞晉侯,外臣祖上是樂人?!?p>  聽說是樂人,晉景公更加恭敬問道:“哦,鄖公會奏樂?”

  鐘儀對道:“這是外臣先人的職責(zé),外臣自然不敢荒廢?!?p>  晉景公命人拿了一把琴給鐘儀,鐘儀見到琴,立即興奮起來,當(dāng)場彈奏了一首楚國名曲。

  琴聲優(yōu)雅,晉景公聽得入了神。

  樂畢,晉景公問道:“鄖公能對寡人講講,貴國國君是怎么樣一個人嗎?”

  鐘儀擺了擺手,正色道:“在國外議論自己的國君,這非人臣之道。更何況,外臣也確實不知道寡君是怎么一個人?!?p>  但晉景公非常想從鐘儀那里了解一下楚共王,因為他也想著與楚國交好。

  于是,晉景公厚著個臉非要鐘儀說說。

  鐘儀無奈道:“外臣只知道,寡君做太子時,勤奮好學(xué)。不但主動向老師時時請教,每天早晨還向令尹公子嬰齊請教,晚上向司馬公子側(cè)請教。除此之外,外臣實在不知道寡君的事了。”

  其實鐘儀也算是據(jù)實而告了,因為鐘儀本就不是楚國王宮里的樂人。

  他作為鄖縣縣尹,主要是在鄖縣上班。此時的楚共王還非常年輕,二十歲都不到,他又怎么知道具體情況呢。

  接見完鐘儀后,晉景公問士燮,鐘儀是否能夠成為促成晉楚真正和平的中間人。

  士燮對晉景公道:“主公,臣觀鐘儀大夫是一位君子。

  他講到其祖先職責(zé),這是不忘根本。

  奏樂只奏家鄉(xiāng)的樂調(diào),這是不忘記故舊。

  講自己的國君做太子時候的事,這是沒有私心。

  稱二卿的名字,這是尊崇君王。

  不背棄根本,這是仁;不忘記故舊,這是守信;沒有私心,這是忠誠;尊崇君王,這是敏達(dá)。

  用仁來辦理事情,用信來守護,用忠來成就,用敏來執(zhí)行。有此四德,必能成大事。

  主公如果放他回楚,將主公之良意對他說,他一定能夠達(dá)成晉楚友好?!?p>  晉景公大喜,按大夫之禮厚待鐘儀,把自己有意與楚國實現(xiàn)真正的和平之意對鐘儀說了后,放鐘儀歸國。

  鐘儀的故事為我們留下了“南冠楚囚”的典故,不少詩詞歌賦歌頌鐘儀的愛國主義之舉。如東漢“建安七子”之王粲《登樓賦》中“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鐘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人情同于懷土兮,豈窮達(dá)而異心!”

  又如初唐四杰之一的楊炯《和劉長史答十九兄》:“鐘儀琴未奏,蘇武節(jié)猶新。受祿寧辭死,揚名不顧身?!?p>  還有,當(dāng)李白被唐肅宗囚于潯陽獄中時,作《萬憤詞投魏郎中》詩:“南冠君子,呼天而啼。戀高堂而掩泣,淚血地而成泥?!?p>  又如明末夏完淳《別云間》:“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南冠,鄖公鐘儀也,愛國者也。

  鐘儀被釋放回楚國后,第一時間向楚共王匯報了晉國有意與楚結(jié)好之意。

  楚共王是一位繼承了父親楚莊王止戈為武理念的楚國國君,他確實不想跟晉國一直鬧下去。

  和平,一直是這位年輕楚王的愿望。

  于是,本著友好和平的目的,公元前581年春,楚共王派出了太宰公子辰正式去晉國聘問。

  晉景公大喜,本著友好往來的目的,晉景公也派出了大夫糴茷到楚國聘問。

  “糴茷,你去楚國,兩件事。

  第一,在徹底搞清楚王關(guān)于晉楚兩國締結(jié)和平條約的真實意圖后,與楚國確定正式盟會的初步事項。

  第二,調(diào)查一下魯國是否因為汶陽之田歸齊國后,與楚國私自盟會或建立外交關(guān)系?!?p>  晉景公對大夫糴茷交代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