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內閣首輔指定人選——蘇文塘
朱高熾沒說話,就直勾勾的盯著朱棣。
朱棣被他盯的發(fā)毛,但是卻沒解釋,只是對著蘇文塘介紹道。
“這是我家老大,算是你大伯?!?p> 朱棣知道,要隱瞞一個秘密,光明正大,坦蕩才是最好的途徑,遮遮掩掩反而會引來他人猜忌。
而朱棣這么光明正大,朱高熾反而沒懷疑蘇文塘和朱家有關系了。
大概就是老爺子在外面看人家有眼緣,認下的小孫子吧。
這事,他爺爺朱元璋也干過,不過認下的是兒子,干兒子。
蘇文塘聽后對著朱高熾喊了聲大伯。
朱高熾笑著點頭,喊了聲好。
朱棣瞧著朱高熾接受了蘇文塘表面上的身份,心中也是松了口氣。
能讓蘇文塘以這種方式融如朱家已經是最好的方式了。
日后,就算自己死了,蘇文塘也能在這大明朝富貴一輩子,即便犯下大事,老大念在自己情面上,肯定會對蘇文塘網開一面。
“四爺爺,大伯,今天來我這茶樓有事?”
蘇文塘知道朱棣既然來了,那就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不然也不會這么急的闖入自己的書房。
“哈,小子,你自己弄出了這么大的事,還好意思問我?”
朱棣樂了,自己做在書桌旁的椅子上,端起涼透了的茶水就喝了起來,一點也沒顧及什么。
朱高熾在一旁看的心驚膽戰(zhàn)的,畢竟皇上的吃穿用度一切都是有嚴格規(guī)矩的,就算出門在外也一樣,就是怕有人下毒。
“爹,這茶涼透了,讓人換一壺吧?!敝旄邿胩嵝阎扉Α?p> 朱棣擺手:“又不是沒喝過涼茶,再說這是小崽子的茶壺,能有什么事?”
蘇文塘看著兩父子之間的互動,沒懷疑什么,只是感覺朱高熾確實孝順,不讓老爹喝涼茶。
喝涼茶確實不好,蘇文塘對著樓下喊道讓人換上熱茶來。
片刻后,熱茶上桌,朱高熾先喝了一杯,然后瞇上了眼慢慢享受,再給朱棣倒了杯茶。
朱棣白了朱高熾一眼,但也沒說什么。
這老大事真多,還怕在這茶樓里有人下毒?
蘇文塘看著父子兩的對話結束,才問道:“老爺子,我做什么了?讓您這么大動干戈?”
別以為蘇文塘沒看出來,這黃老爺子剛才擼起袖子那是想揍人的。
“你說我大明只有二百七十六年的國祚,這還沒干什么?!”朱棣皮笑肉不笑的說道:“要是被錦衣衛(wèi)聽去了,你小子就要人頭落地?!?p> 蘇文塘笑道:“那不是還有老爺子您嗎?我真被錦衣衛(wèi)抓了,您可得把我撈出來。”
朱棣冷哼一聲,這小兔崽子還真行,打蛇上棍。
“撈你?想的美!”
朱高熾看著朱棣和蘇文塘兩人斗嘴,心里簡直炸開了鍋,說實在話,從朱棣登基以后,他還從沒見到朱棣和誰聊天這么開心過。
就算是和自己,和好圣孫瞻基,也沒這么親密過。
這個蘇文塘看來是深得自己爹的歡心啊。
“大侄子,你說我大明只有二百七十六年的國祚,到底是不是真的?可不能胡說?!?p> 朱高熾忍不住問道。
蘇文塘看著朱高熾,對這個便宜大伯到是挺有好感的,主要是朱高熾心寬體胖,一眼就讓人生出親近感。
“大伯,你要我說真話還是假話?”
“那自然是真話了?!?p> “真話就是大明確實只有二百七十六年的國祚,多一天不多,少一天不少?!?p> “如此精準?!”
“按照如今大明的朝廷制度,想不這樣精準都難。”
書房內,眾人陷入了沉默。
朱棣和朱高熾端起茶杯喝著茶,不再問話,只是眼神中不約而同的出現(xiàn)擔憂。
“老師肯定和你們說過我的應對策略,這未必是最好的,但確實能保證大明再延續(xù)百年。”
蘇文塘也沒有說大話,若是在萬歷年間張居正能將一系列改革制度推行到底,大明真的能煥發(fā)生機,延續(xù)百年。
只是歷朝歷代的改革,不到山窮水盡,幾乎都不可能成功。
“目前大明的外部危機只有北元,是蒙古韃靼,但在皇上的幾次征討中,至少五十年內,北方掀不起什么風浪。”
其實明朝開國以來,北方草原一直都不是太大的威脅,因為明軍的戰(zhàn)力一直不錯,尤其是朱棣組建了神機營后,更是將草原的部落打的潰不成軍。
大明的危機其實一直都存在內部。
是黨爭,是宦官,是皇帝。
不過好在并沒有外戚勢力崛起,這也和明朝皇后妃子都是從民間選擇有關。
“韃靼雖然強大,但只有大明一直保持強悍,北方草原便無可奈何?!?p> 蘇文塘很是堅定的說出了這些話。
朱棣和朱高熾兩人深以為然的點頭。
確實是這樣。
只要大明能夠一直保持強大,北方的韃靼就不敢南下。
“如今朝堂的弊端就已經顯現(xiàn)了出來,只不過由于當今皇上太強勢,將諸多弊端都給壓下了,若是皇上離去,恐怕朝廷就要漸漸變得復雜起來了?!?p> 說實話,在看大明歷史的時候,蘇文塘最不甘的就是大明的黨爭,無窮無盡,將大明的底子都快掏空了。
相反,宦官甚至可能不是最嚴重的,畢竟宦官再強,背后依托的也是皇帝。
若是沒有皇帝默許,宦官絕不可能坐大。
“那你說該怎么辦?”朱棣問道。
“肯定是要改革了,但是得一步一步來,從稅收,到官吏,再到軍事,一項一項改好,大明才有可能突破三百年王朝的魔咒?!?p> 自古歷史,三百年便是古代王朝的極限,大明很顯然沒有掙脫這個魔咒。
但是改革太難了,尤其是在封建王朝內的改革。
張居正改革了,在他死后其他人就全把政策改回來了。
對大明根本就沒起到什么作用。
朱棣這次來,就是想看看蘇文塘心中有沒有其他改革方案,結果蘇文塘果然有!
而朱高熾看著蘇文塘,也明白了皇上帶他來這里的目的。
這不就是現(xiàn)成推行改革人選嘛!
這小子已經是他爹認下的干孫子,深受皇恩,極得信任,又有能力!
他不當內閣首輔推行改革,那真是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