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晨覺得今天寢室的氣氛太沉悶了,就從屋里出來去隔壁423串門。他進去以后,發(fā)現屋里只有孫大勇和方維兩個人在。孫大勇正拿著兩個啞鈴哼哧哼哧耍得起勁,而方維在看一本雜志。陸海晨湊過去,問道:“維哥,看啥呢?”
方維扶了扶眼鏡,指著雜志道:“N多車迷都要求解雇克里斯·班戈,可寶馬的高層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還讓他繼續(xù)干下去。”
陸海晨看著照片上的那位留著絡腮胡子的白人,問道:“班戈是誰?”
方維道:“第四代7系寶馬的設計師,就是這款?!?p> 陸海晨看著方維用手指著的一幅圖片,那是寶馬第四代7系的一張側面照。
陸海晨知道的汽車品牌用一只手就可以數得過來,他當然不認識圖片上的車是哪個品牌哪個系列的。正當他盯著那幅圖片傻乎乎地看著時,方維嘆口氣道:“以前多有特色的尾箱蓋,你看看現在弄成了什么德性!沒法看了!”
方維合上雜志,問陸海晨道:“你懂汽車嗎?”
陸海晨想了想,微微點了點頭。方維問道:“你都知道哪些汽車品牌?”
陸海晨想了想,道:“有大眾2000,奧迪,三菱,桑塔納,還有,嗯…讓我想想?!?p> 方維憋著笑,看著眼前這個冥思苦想的年輕人,問道:“是不是還有212?”
陸海晨興奮道:“對!對!你怎么知道?”
“哈哈!”方維笑出聲來,拍著他的肩膀道:“你不是故意來逗樂的吧?這也叫懂車?知道汽車幾個輪子嗎?”
陸海晨訕訕道:“讓維哥見笑了?!?p> 面對方維的嘲笑,陸海晨不以為然,若是換做別人,可能早就生氣了。因為陸海晨覺得BJ的孩子見多識廣,論見識自己就是比不過人家。
前幾天上英語課,老師讓班里若干人一組用英語聊天。大部分人的口語水平都不行,都是一個一個往外蹦詞,還得吭哧半天。到后來班里亂哄哄的,大家就開始用漢語嘮嗑。
陸海晨當時和方維一組。陸海晨通過嘮嗑得知,方維是從北大附中畢業(yè)的,他頓覺方維無比牛逼。盡管陸海晨不是北京人,但是因為平州距離BJ近,到節(jié)假日的時候父母時不時會帶著幼年的陸海晨到BJ玩,所以他對BJ有著一種比較特殊的感情。對于BJ一些耳熟能詳的景點,陸海晨幾乎都去過。
他清楚地記得小時候在央視的少兒節(jié)目,看到過一首MTV,歌名叫《BJ的孩子逛BJ》。主唱少年那自信的笑容給幼年的陸海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覺得BJ的孩子就是了不起。
在他四年級的時候,班里開始流行玩四驅車。那個時侯,在他的家鄉(xiāng)雙樹縣最繁華的商業(yè)中心——雙樹大百貨的一樓大廳,擺著一個大型四驅車跑道。百貨公司在這里舉辦過幾屆四驅車大獎賽,當時報名參賽的人還很多。
曾有一次,陸海晨在比賽現場看到了小學同班同學董奇,就跑過去和他打招呼。他當時看到董奇的身后有一張陌生的面孔,就問董奇那人是誰。董奇不無驕傲地說:“這是劉叔的兒子,今天剛從BJ過來,聽說這里有比賽,就趕過來湊個熱鬧。”
董奇的爸爸是縣交通局的局長,董奇說的劉叔其實是BJ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經常與董奇的爸爸打交道。陸海晨當時也不明白,心想:“劉叔?你什么時候在BJ也有親戚了?”
就在他們說話的時候,廣播里開始播送下一組比賽人員名單。只見那個陌生男孩將手里提著的一只小箱子放在桌上,麻利地打開箱子忙碌起來。陸海晨不由地瞪大了眼睛——那是里面分為上下兩層的工具箱,箱子里全是賽車零件和小工具。
有些東西是陸海晨認識的,比如鋁合金龍頭、鳳尾、海綿輪胎,有些是他叫不出名字的,有熠熠生輝的電動馬達,有續(xù)航能力超強的充電電池,還有琳瑯滿目的螺絲刀,螺釘螺母,看得陸海晨眼花繚亂。面對這種骨灰級的賽車玩家,陸海晨不由地自己將手里破舊的“五星戰(zhàn)士”四驅車往身后藏了藏,然后找了個借口溜掉了。
那個時候,陸海晨就覺得BJ的孩子太牛逼了,這也牛逼,那也牛逼。所以剛上大一的時候,陸海晨一有空閑時間就會找隔壁方維嘮嗑,聽他講在BJ的所見所聞。
“糾正你一點啊,你剛才說的那個桑塔納和大眾2000其實都出自大眾?!狈骄S笑道。
“還是方哥牛逼,懂得就是多!”陸海晨盛贊道。
方維道:“咳,慢慢地汽車會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一種日常工具,到時候沒準你懂得的比我還多?!?p> 方維話鋒一轉道:“對了,那天我路過你們寢室,看見你丫的抽煙呢。”
陸海晨笑了笑道:“以前也不會,來這里以后沒事干,瞎抽著玩的?!?p> 方維道:“嗯,等今年寒假回家,我給你從BJ帶條七星回來?!?p> 陸海晨沒聽說過七星煙,心想一定很高級,高興地向方維道謝:“哎呦,那我可得謝謝維哥!”
結果方維就是隨口一說,過后早忘了,陸海晨等了四年也沒等到傳說中的七星煙。當然,這是后話。
自從李健向林翰飛怒擲冰棍以后,兩個人連續(xù)好幾天沒有說話。李健感覺和林翰飛同住一個寢室,抬頭不見低頭見,和他不說話很不自在。晚上熄燈后李健躺在床上,有時候也在想自己那天是不是有點沖動了,然后他會偷偷地瞄一眼對面的下鋪。但朦朧的夜色中,他只能看見林翰飛睡覺的背影,看不見他的表情。
那件事兒以后的第二天,林翰飛就和女友和好了。這幾天他也在琢磨著那件事,反思著自己平時的言行。
又過了幾天,系里的學生會通知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