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陪你一起上高原

三,自駕房車和徒步29,徒步稻城亞丁的夢想

陪你一起上高原 沙棗樹林 2483 2022-11-04 08:16:33

  三,自駕房車和徒步川西

  徒步稻城亞丁的夢想

  看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注意到這樣幾句臺詞:“有一個地方叫做稻城,我要和我最心愛的人一起去到那里,看蔚藍的天空,看白色的雪山,看一場秋天的童話,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稻城亞丁,被譽為“最后的香格里拉”,藍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凈土,有著最高原的高山自然生態(tài),最美麗的自然風光,平均海拔4000米。

  這個美麗的地方,吸引了很多游客,包括我在內(nèi),隨旅游團體坐大巴車去過一次,和朋友自駕去過一次。在川藏線上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徒步者和騎行者以及匍匐磕長頭的朝圣者。

  很多年輕人徒步在318線上,有情侶,有網(wǎng)上約伴,更多的人騎著自行車,有老人更多的是中年人,更奇葩的是有拖著板車徒步的,他們有的是徒搭,一邊走一滴搭車,更多的人背著帳篷睡袋,鍋碗瓢盆,風餐露宿,負重50斤徒步川藏,有的走10天,有得走半個月,甚至有的人走三個月和半年以上,朝圣者還有走幾年的。

  走在川藏線上的人都在書寫著自己的故事,你的故事,他的故事,大家的故事,讓川藏線活了起來。

  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在理塘看到幾個衣衫褸爛的磕長頭者,沿著川藏線,嘴里發(fā)出輕輕的悠悠的經(jīng)聲,隨著啪、啪、啪的手持木板敲擊滑擦地面的聲音,三步一匍匐,磕著長頭,單調(diào)而又機械地重復(fù)著一個動作,一路的慢慢向前,去朝圣。在他們中途休息的時候,我們走過去搭訕,一個年輕的漢子會說漢語,他們從雅江出發(fā),磕長頭到LS大昭寺禮拜釋迦摩尼等身像,圍繞大昭寺和布達拉宮分別磕長頭。

  望著他們漸去漸遠的另類身影,使我駐足深思,若有所見、若有所忘、若有所想……我也想徒步川藏線。

  可是這個想法,若實施起來是很困難的。首先是家里人反對,都認為我這么大年齡了,這是典型的“老夫卿發(fā)少年狂,這要命的想法太不現(xiàn)實了。

  再說了,我邀請了許多朋友想共同去徒步川藏線,大多都沒有響應(yīng)。有的人說,這是自討苦吃,還有的人說,現(xiàn)代社會交通這么發(fā)達,有飛機,有火車,有汽車,放著這么好的條件不用,非要回到古人茹毛飲血的生活狀態(tài),靠人行,靠毛驢拉車,這不是倒退嗎?還有的朋友給我舉了個例子,說是同單位某某某退休后,買了一輛價格不菲的自行車,加入了一個騎行團隊,不顧家人反對,執(zhí)意騎行川藏線,來回走了七十余天,回來后人都變形了,瘦了一大圈,皮膚曬得黑黝黝的,像個非洲人?;丶倚菹⒘藥讉€月時間才緩過勁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長時間的尋找和說服下,終于找到三個志同道合者。

  同我一樣,老樊一直愛好旅行,他騎行過青海湖,也想嘗試一次徒步旅行。

  他又介紹了一個喜歡攝影的朋友老金,他在拍攝藏民信仰的一些照片,他第一次到圣地LS,被布達拉宮深深地震撼了,被匍匐在地,虔誠磕頭的藏民的信仰震撼,是旁人無法體會的,他說太感染人了。他拍了不少這方面的照片,有轉(zhuǎn)經(jīng)的人群,磕長頭的,有在寺廟拜佛的……信仰者那種快樂,從心底里涌出的燦爛微笑,非常感人,這就是信仰,這就是修行,是一種超脫,也是一種人生的目標和生活方式。

  他還想到川藏線上繼續(xù)拍這方面的照片,但是他從來沒有想到過徒步川藏線。他有自己的房車,也有自己的私家車,出行和出去旅游是很方便的。

  他對我們說:他坐車走過多次川藏線,也看到不少徒步者和騎行者,真正能全程純徒川藏的人很少,因為身體不行,路況不好,天氣不好,時間不夠等原因,大部分人走著走著就放棄了,或搭車,或放棄,或生病被迫中止,甚至還有要了命的。

  不同的目的地賦予了旅行者不同的旅行體驗,而同一個目的地用不同方式去體驗,也會得到完全不同的感受。我們也許早已習慣于通過飛機、火車、汽車等現(xiàn)代化交通工具到達任何目的地,但似乎卻忘了,用我們最原始的腳步,去丈量這個世界,去定義行走過程中的每一處驚喜。

  我和老范不厭其煩的給他洗腦,多次協(xié)商,達成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即自駕房車和徒步相結(jié)合。

  這樣做的好處是:

  一是適合年齡大的人出行,勞逸結(jié)合,能走即走,不能走的時候坐車。

  二是可以輕裝徒步,年輕人和體力好多人徒步旅行,背著帳篷鍋碗瓢盆,負重幾十斤,風餐露宿,又辛苦又艱苦。我們上了年齡的人體力不太好,把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放在車上,自己背一個水壺和相機,拿登山杖,輕裝上陣,等很多麻煩事情。

  三是有良好的后勤保障和供應(yīng),房車上拉著帳篷,有鍋碗瓢盆,有氧氣瓶,有藥品,一路上隨行,隨時能提供供給和保障。

  四是遇到高反,可以隨時救濟或者撤回。

  人的認識決定人的行動,我們?nèi)齻€人有了統(tǒng)一的思想,立即著手實施。

  老金安排自己的司機對車輛進行保養(yǎng),我網(wǎng)購了便攜式氧氣呼吸器,以前用過,覺得他挺好用,輕巧便攜,隨身攜帶,還帶有面罩,能夠按捏呼吸150~200次。

  老金的房車能睡四個人,但我們覺得4個大男人擠在一個車里邊,休息的習慣不一樣,睡眠的要求也不同,還有的人打呼嚕,磨牙放屁,這樣互相干擾肯定都休息不好。我和老樊每人購買了一套帳篷和保溫毯,這種保溫毯實際上就是一層很薄很薄的塑料膜,折疊起來都不如一個手絹大,打開之后有三平米,一面是銀色一面是金色涂層,放在車上,約定每到一個地方休息,老金和他的司機住車上,我和老樊搭帳篷宿營。

  最后每人給自己買了一套沖鋒衣和其他戶外用品,又去藥店買了紅景天、攜氧片還有西洋參含片,東西買了一大堆,反正有車拉著,多多益善,有備無患差不多塞滿了房車的空間,我們還想買些東西,老金的司機小尚說不敢再裝了,房車本來就自重大,放這么多東西更重了,川藏線的路是上山下山,恐怕不好行駛,也有安全隱患。

  剩下來的事情就是研究路線,怎么個走法,這是我的專長,我準備了幾十頁的路書。

  首先是路線,盡管去川西越來越方便,但地處高原,線路選擇既要適合車行,也要適合人的徒步,也不能落下途中的美景。

  我們選擇的是最經(jīng)典的普通路線:走318線,從成都→雅安→瀘定橋→海螺溝→康定→新都橋→雅江→理塘→海子山→稻城縣→香格里拉鎮(zhèn)→稻城亞丁景區(qū)→亞丁大轉(zhuǎn)山。

  徒步:為了增加大家對川西的印象,我們這次安排了四個徒步路線:

  一是徒步海螺溝;

  二是徒步木格措景區(qū);

  三是徒步塔公草原;

  四是亞丁大轉(zhuǎn)山徒步。

  其次是時間,選擇十月七號走,即國慶節(jié)假期后出發(fā),錯過堵車,避開人流高峰,一路上只有我們一行人追光逐影。

  還有,拒絕走馬觀花,來一次深度體驗才有記憶。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