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世鏡和鄧百川交手之初,高下形勢尚未明朗,皇子趙似不知如何下注,就問計于童貫。
童貫也不了解這兩位江湖高手,只能給趙似科普一下武學(xué)常識。
“殿下,這兩人的爭斗乃是拳掌之間的較量,這白世鏡精于擒拿手法,若是鄧百川不善腿法,只怕是難于取勝……”
童貫的意思是,腿法可以克制擒拿手。
武林之中素有南拳北腿的說法,講的是南方武者于技擊時注重下盤穩(wěn)健,鮮有高腿進(jìn)攻的招數(shù)。
這一觀念的道理在于,兩條腿是人的根基所在,雙腿扎根時可以根據(jù)形勢隨時調(diào)整重心,在保持身體平衡的同時,更加便與借住大地之力展開進(jìn)攻。
一旦單腿攻出,則只剩下一條腿支撐身體,此時己方周身破綻重重,喪失諸般騰挪變化,極易為敵所乘。
與南派武者相反,北方武林認(rèn)為,手是兩扇門,全憑腳打人。
這一觀念的理論是,腿的力量遠(yuǎn)比手臂為大,且攻擊距離更遠(yuǎn),踢踹而出之際,威力更大且具防御之效。
攻擊就是最好的防守,長腿攻出,即可御敵于門戶之外,何懼己身破綻增多?
當(dāng)然,這兩種觀念都有一個前提,就是針對武者習(xí)武之初,沒有內(nèi)力、或者內(nèi)力淺薄的階段而言的。
如若武者修煉多年,內(nèi)力臻達(dá)化境,內(nèi)力所至,渾身上下皆可作為傷敵利器,也就無所謂胳膊還是腿了。
正如童貫分析的一樣,白世鏡當(dāng)然是比較害怕敵人用腿的,俗話說胳膊擰不過大腿,他的纏絲擒拿手主要針對敵人的手臂,若是敵人左一腿右一腿地攻過來,如何纏絲?如何擒拿?
幸好鄧百川用的是五行掌,雙腿僅用于踩踏五行方位,并不隨意踢出。
白世鏡心里美滋滋,手上卻是狠辣無比,一招又一招地纏繞上去,直欲將鄧百川的雙臂掰斷。
反觀鄧百川,在白世鏡兇狠的攻擊之下就顯得有些縛手縛腳,他本是中等身材,體型偏瘦,兩條手臂亦不如何粗壯,要在白世鏡的擒拿手中掙扎出來很不容易。
趙似見狀,就命人去高俅那里買了白世鏡勝。
趙似博彩,起初只是為了給陳涯添堵,更為了支持投靠過來的慕容復(fù),所以連續(xù)兩場都買了慕容家將獲勝。
誰知慕容家將徒有虛名,風(fēng)波惡和包不同接連敗北,被西夏一品堂打了個灰頭土臉,骨斷筋折,連帶著趙似也輸了兩把大的。
趙似人并不傻,手里的零花錢也不是很多,這么輸豈不肉疼?所以第三場他就改弦易轍,買了馬大元勝。
可誰知公冶乾卻是個狠角色,三下五除二竟把馬大元打死了,連帶著趙似也輸了第三場彩金,這讓趙似何其惱火?
輸錢是一方面,丟人才是最難受的,連續(xù)買錯三場,這武學(xué)眼光也太差了不是?
所以這一場趙似學(xué)乖了,先請教了大內(nèi)第一高手童貫,又看了看場上的形勢,這才決定押注白世鏡。
想掃陳涯的面子什么時候都行,贏回本金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