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覆明

第八十六章 日子(三)

覆明 洋蔥真是辣 2381 2022-12-04 06:00:00

  崇禎繼續(xù)看著奏疏,只是許多奏疏,未有貼黃,所以看起極為吃力。

  這些年全國局勢艱難,每日進宮來的各種文書,像是雪花片一樣,他一人之力,根本翻閱不及。

  在加上這些士大夫一寫奏疏,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經(jīng)常就是洋洋灑灑好幾千字,甚至有上萬字的文書。

  讀來讀去全都是圣人之言,云里霧里繞了好幾千字,最后才說出主題:要皇上勞逸結合,多多休息,注意龍體。

  這當真是豈有此理!

  但這樣求存在感,虛詞失實,巧文亂真的奏疏,崇禎遇到了不止一次,每次都只能咽下感動的淚水。

  呃,當場暴怒,不留隔夜仇,連夜去找錦衣衛(wèi)暴打一頓,那是朱洪武的作風。

  為著不耽誤國事,崇禎便是采取了宋朝用過的辦法,讓通政司收到文書時,用黃紙將事情分類寫出,貼在上面,叫做引黃。

  再讓班房太監(jiān)復查一遍,將事情扼要再次摘出,貼在后面,這樣叫做貼黃。

  兩相掣肘,這樣外廷與內(nèi)廷都不敢隱瞞,甚至有監(jiān)督的味道,如此也能盡可能地保證他不會漏掉重要的文書。

  可是即便如此,他仍是有著處理不完的文書,往往下了朝會,就要一直處理到三更以后,甚至經(jīng)常是通宵不眠。

  沒堅持片刻,他的雙眼迷蒙起來。

  朦朧中,他似乎看到了楊嗣昌的捷奏文書,轉眼又看到楊嗣昌已經(jīng)生擒張獻忠獻俘,就像上一次抓來的高迎祥,露布以聞,群臣紛紛拜倒,山呼萬歲,這樣的壯觀場景。

  漆黑的夜,很快轉為青色,精致的西洋鐘滴答走著,突然鍍金小人在小吊鐘上連續(xù)敲了幾下,同時玄武門外也是傳來四下鼓聲,以及報點的銅云板。

  崇禎迅速睜開眼睛,梳洗罷,穿戴整齊,崇禎慣例先是去乾清宮大殿拜天,然后免去了皇后、妃嬪、太子、皇女們的請安,便乘輦前去上朝,正式開始了他的皇帝生活。

  朝堂上面對催科、欠響、災情、內(nèi)亂、外患……銀章重臣都是暮氣沉沉,難得有人發(fā)言,吏部左侍郎董宇寰[ huán ]從文臣班中走出,到御案前的朱紅欄桿外跪下,

  上奏道:“微臣求皇上漕運改海,近年來,連年大旱,江河枯竭,漕運受損極大,沿途必征纖夫,民怨沸騰且更影響漕糧,不若改走海道,省力省錢矣。”

  崇禎聽了,右手微不可查一抖,目光無意間掃向了戶部沈廷揚,最后目光在文班中找人,似是沒有找到,目光遠眺外面,又是看不真切,最后收回目光,落到了八月剛剛復任的太常寺少卿謝昇身上。

  “謝昇復任是朱大典引薦的?”

  崇禎莫不做聲,有些不確定,皺眉使勁回憶著。

  突然給事中光時亨,卻是先急急跳了出來,道:“皇上,萬萬不可啊!須知這漕運乃是百萬漕衣食之所系,若是改海,漕運必然廢弛,漕工、纖夫生計奈何?豈不又多出一個李闖來?”

  聽到李自成,崇禎瞳孔微縮,不過他并沒有發(fā)作。

  他又不傻,這漕運是巨利,海運也是巨利,可無論怎么運,怎么個巨利,目前都與他這個皇上關系不大,

  況且直到現(xiàn)在也不過是小打小鬧,幕后的大佬都還沒下場,那么他作為皇上就更不能下場了。

  “莫不是當朕是一個蘿卜章子?既然想要找朕拍板,那就得給朕分潤,難不成想一個子兒都不給,再成全你們的兩袖清風?”

  兩人的點火,瞬間使得科臣道官開始摩拳擦掌,雞血似的開始攻訐,很快扯皮械斗便是開始了。

  除了這些,接下來就是些不著天地的建言,崇禎坐在上面冷眼旁觀,話都懶得答一句。

  誰理會這些建言,誰就是蠢貨,很遺憾……前些年他自己就是。

  如今他早就知曉,這些建言本就無關緊要,起這個調(diào)子,就是為接下來的攻訐斗爭,拋磚引玉的!

  催科、欠響、災情、內(nèi)亂、外患……這些事情死了百姓是五八,不死是四十,統(tǒng)統(tǒng)與他們何干?

  果不然很快殿內(nèi)就吵的熱火朝天,禮儀官不斷喝止,讓得崇禎不由得發(fā)笑。

  未到巳時,崇禎就已退朝。

  下了朝,崇禎有些心神不寧,想要去南宮燒香,祭拜下自己生母,剛想要傳喚皇后、田、袁二妃來乾清宮一起用膳,可又想到了日講之事,索性作罷。

  經(jīng)筵這個東西,自古都有,是為皇帝特設的課堂,明朝也不例外。

  明初的時候,經(jīng)筵制度是不太完善的,后來逐漸確立了比較規(guī)范的經(jīng)筵制度,一年進行兩期,稱為“春講”和“秋講”,每期三個月,總共九次經(jīng)筵。

  當然,這只是紙面上的規(guī)定,實際執(zhí)行起來變數(shù)非常多。

  萬歷、天啟兩個大佬,對這經(jīng)筵,本就不感冒,一個托病不去,一個你講你的,我忙我的木工活。

  唯有崇禎兢兢業(yè)業(yè),日講的次數(shù)不僅必去,而且還加多了。

  崇禎吃了些素點,換了常服,便是早早去了文華殿。

  因為崇禎日講頻繁,所以精簡了些程序,但是來此的官員還是比較多的,有內(nèi)閣大學士、六部尚書、都察院的都御史、大理寺的大理卿、通政院的通政使、鴻臚寺的鴻臚卿……這么些人,統(tǒng)統(tǒng)都要參與,學生就只有崇禎一個。

  今日文臣們給他講儒家經(jīng)典,他的袖口破了點,進門時點不好意思,往里掖了掖。

  中允李明睿非常精明,早就注意到了,崇禎剛剛進來,他馬上趴在地上山呼萬歲,這一嗓子將魏藻德、范復粹、林欲楫、胡世安等人,都是弄得有些摸不清頭腦。

  大明除了正旦朝儀、朔望等大型儀會,才對皇上進行跪拜,平日朝會見皇上都是不用跪拜的。

  這可是朱元璋定下的祖宗之法,更何況今日他們可都是老師,崇禎才是學生,哪有學生進門就行大禮的規(guī)矩?

  他們正納悶間,只見李明睿眼激動道:“皇上貴為天子,衣衫破舊,何羞之有?有道是‘儉德高千古,鴻勛際兩間’此乃黎民之幸,社稷之福?。 ?p>  “儉德高千古,鴻勛際兩間”,這是陳賡{gēng}對金宣宗的挽詞。

  崇禎一聽心下歡喜,不過轉念一想,自己的德行如此高尚,難道只能與一個亡國的金宣宗相提并論?

  于是開口道:“歲饑盜獗{jué},國勢動蕩,朕心愧矣……著令將江南的織造局撤畢,累一方百姓,獨養(yǎng)朕之一人,非朕所愿也!”。

  “陛下,節(jié)儉愛民,實乃明章之治,一代圣主也?!?p>  氣氛都到這里了,魏藻德、范復粹等人,也是忙跪拜山呼,圣上英明。

  崇禎看著一眾匍匐的諸臣,臉上不由浮現(xiàn)出笑意,目光下意識看到了不遠處的史官,沖他輕微頷首,意思很明確:詳實記錄,以存信史。

  他回味起這一時的快樂,明明去團城與五皇子玩的愉快的日子,也就才一月前,可他總是覺得,那已經(jīng)是很久遠的事情了。

  “這日子過得真像是泡在黃檗汁里,開心的時日,著實可貴!”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