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些人都是在一箭之地外,這個距離除了九頭鳥還有些威脅外,其他基本都沒啥殺傷力,可那九頭鳥打得又高又歪,所以這一輪根本沒人被傷到。
可是李佑心里惱火啊,這幫佃戶真的是奴才當慣了。
“咚咚咚……”
一陣踉蹌的腳步聲,原是高從龍讓宋堅帶人過去拆了幾個門板和大椽過來,他頭上戴著八瓣盔,把刀噙在嘴里,雙手舉著一扇榆木門板做盾牌,宋堅也是夾著長槍,舉起了一面,其他人紛紛都是舉了門板。
“怎么打?”
高從龍道:“擋……沖……殺……”
這個計劃的詳細程度,相當于把大象裝進冰箱里需要三步,畢竟夜戰(zhàn)中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打起來經常指揮失靈,可是打仗么,又不是個個需要放在史書上當?shù)浞?,瞎打,亂打,也是常有的事!
李佑立即號令弓手和銃手開始攻擊掩護,而這里高從龍不顧一切扛著門板往前沖,宋堅等五人也是迅速跟了上去,高墻上趙勇帶著家丁自然是知道有人沖門了,
可是李佑這邊弓箭和火銃同樣壓得他們抬不起頭來,兩處犄角雖然有空檔,可是那兩寸厚的的榆木門扇,硬的像烏龜殼子,根本打不穿!
“開水,開水……還有金汁!”
是張壯根的聲音,此刻他惦記三千兩銀子,帶著幾個親兵,上了墻頭!
很快就是有開水喝金汁倒了下來,夜里視線不清,倒得并不準,但仍是有著兩個弟兄被燙得哇哇叫,滾下了房坡,但高從龍、宋堅三人連頭也不回,繼續(xù)前進,他們的門扇上箭矢像刺猬一樣,眼看就要沖到了門樓子下。
防守的趙勇一下子急眼了,趕忙招呼人點燃了一桿九頭鳥,這一銃就這么近距離,真的打在高從來的門板上的話,多半也是要打的他人仰馬翻。
李佑眼疾手快,在火繩點燃的瞬間,便是一箭穿了前面用肩膀扛槍的家丁,家丁慘呼一聲歪了身子倒下,可九頭鳥火繩早已經點燃,
在他歪身倒地的瞬間,槍口橫著朝著高墻上的諸人轟了一槍,頓時有著三人慘叫著滾落下來,趙勇也是險些被打中,他操起了腰刀,扯了一嗓子,帶著家丁便是下了墻,跑去護大門去了。
高從龍早就鉆進了門樓子,可是三人根本推不開這一榨厚的大木門,一時也是束手無策。
李佑帶著弓手和銃手對射了一陣,說實話成效并不大,因為天黑,無論是李佑還是手下的苗顯祖、高從虎等銃手,都是看不太清,只能是靠著齊射,看能不能懟中一些倒霉蛋,要不是剛才他們點九頭鳥時用的明亮的火把,李佑也是射不準。
目前到處是嘈雜聲,李佑身處戰(zhàn)場,看不到敵人,更無法感知自己下屬的士氣,此刻有了一瞬的茫然,腦子里關于宋神仙講的各種戰(zhàn)陣之法倒是不少,可問題是理論和實踐差了一大截啊。
這樣焦灼的攻守,而且就在這樣狹小的地域里進行仰攻,這讓他腦子有無力,往日里的自己瞎琢磨的那些騎兵對戰(zhàn)和步兵的如墻而進,根本毫無用處,他手下的騎兵如何去沖?槍兵如何去刺?刀盾兵都是些小小手盾、圓牌,又如何去擋?
用命去填嗎?
“對,就是用命填,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不就是死嘛,死就死!”
李佑猛然發(fā)了狠,大喝道:“槍兵收槍扛椽,刀盾手在前舉盾,弓手、銃手于后射擊掩護,隨我沖門!”
他話罷,便是率先扔了弓箭,拔出刀,嘴里銜著,當頭扛起了一旁邊的水桶粗細的大椽,李欽相等人見了李佑都不要命了,想要阻攔,可是李佑竟是一人抱起了一頭,后面的槍兵也是趕忙抱了起來!
“沖!”
瞬間二三十人就將這巨椽扛起,在李佑一聲口令下,在槍林彈雨下,沖上了房坡,對著大門便是狠狠一撞……
“咚……”
一聲巨響,連忙躲開的宋堅覺著墻壁都是晃蕩了起來,他狠狠攥緊了自己手里的長槍,準備破了門,將面前活著的一切敵人,給捅成馬蜂窩。
“一二,灌啊……一二灌啊……一二灌啊……灌進去啦……”
李佑喊著號子,只是三下,大門便是轟然而倒,塵土尚未散去,李佑、宋堅、高從龍三人都是像餓狼一樣提刀沖了進去,李秀雋帶著洪大娥和胡阿娘等女兵,也是不甘示弱。
趙勇這里有著十五、六個家丁,早就嚴陣以待!
李秀雋剛沖出,便是有人照著她腦袋來了一刀,她抬刀格開,可又是一人用長矛刺向了他的胸脯,她根本避之不及,李欽相卻是突然晃了過來,用腋窩將長矛夾著,右手這里的長刀早就大開大合,接連將這兩人削了腦袋!
“不欠了!”
李欽相回頭向著李秀雋說了一句,轉頭繼續(xù)沖了進去。
李秀雋沒來由嘴角一扯,緊跟著也是繼續(xù)沖殺。
宋堅獨自半把握槍,因為不在槍陣,他手里的槍竟是熟能生巧,有了游場槍的影子,三五下竟是將一個家丁頭目戳翻在地!
而窩了一肚子火的高從龍拎著刀,便是沖著趙勇干了上去,他這刀法完全是不要命,不擋、不躲、不叉,就是一招,砍!砍!砍!
他在肩頭中了趙勇一刀后,也是一刀砍在了趙勇腦門子上,趙勇頓時就癱軟了下去。
“死了……死了……趙護院死了!”
“啊……完了,流賊進來了,擋不住了,跑??!”
終于有人扛不住李佑這幫惡鬼,更何況他身后的二三十人,都是如潮水般泄了進來,頓時有人扔了刀、槍、鋤頭、木棍,紛紛四散往后院而逃。
院子內頓時一片嘈雜,女人的哭泣聲,孩童的尖叫聲,還有村民佃戶的各種吆喝聲……完全一副末日場景。
【注】:九頭鳥是我國所獨有的重型火繩槍,又叫“大鳥銃”、“抬槍”、“鷹揚炮”,改進于萬歷年間的朝鮮之役,在二百五十年后的晚清鴉片戰(zhàn)爭中,改進后被廣泛列裝,它用的多不是炮彈,而是蠶豆大小的鐵子兒和鐵釘,威力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