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jié) 校園時光-小學
轉(zhuǎn)眼間村小花要上三年級啦,三年級是要到鄰村去上的。村小花要去的這個小學學校,是相鄰的四五個村莊的小朋友都可以去上的。年級是從三年級開始一直到五年級的。里面的老師是居住在周圍村子里的。
這所學校名叫“當鋪中心小學”,是周邊村子里唯一的一所小學。整所學校接近于正方形,建筑面積約1萬平米,成立于未知年份,村小花記事起這所小學就在這里了。學校只有一個校門,朝北,在村莊的主干道上。學校擁有教學樓、廁所和操場。教學樓說是“樓”,不如說是“房”更為貼切。從校門進入,直通到南墻的是學校的主干道,紅磚鋪就,道路兩旁布置了長條狀的花圃,與主干道平行,里面種著月季、冬青這些植物。主干道左邊依次是廚房、體育器材室、雜物間和老師辦公室;主干道右邊是由3排平房組成的教室,靠近校門第一排是3間3年級的教室和1間4年級的教室,第二排是2間4年級的教室和2間5年級的教室,第三排是2間5年級的教室和空著的2間平房。教室的右邊是一個地勢平攤的操場,黃土裸露;在操場的西南角是兩間廁所。
村小花在三年級二班上課,就在第一排靠近主干道的第二個教室里。村小花的班主任是數(shù)學老師,性別男,年級40左右,戴圓片眼鏡,頭發(fā)左偏分,微微可見頭頂;語文老師兼自然老師、體育老師是自己村里的,男老師,29歲,頭發(fā)濃密烏黑,三七分。
村小花從家里吃完早飯便和小伙伴一起來到了學校,先是早讀時間咿咿呀呀有讀語文的,有讀自然的,村小花讀著讀著便開了小差,恍惚間猛然覺得后背輕輕挨了一掌,猛抬頭,才發(fā)現(xiàn)語文老師不知何時從教室的后門來到了她的旁邊。村小花慌慌亂亂地趕緊跟著大家讀起來,只是嘴巴在讀而已,腦袋里的心思早就不知跑到哪兒去了。好不容易挨到了下課鈴響起,村小花的快樂又出來了,她和小伙伴們一起跳皮筋、玩游戲。伴隨著叮鈴鈴的鈴聲響起,村小花的第一節(jié)是語文課,學習古詩。語文老師為了拓展大家的古詩范圍,讓語文課代表在黑板上板書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古詩,讓大家朗讀記憶。村小花把這些古詩一筆一劃地謄寫在一個厚厚地側(cè)翻的筆記本上,上面村小花還認真地畫了一些小插畫,認真保存。
兩節(jié)課之后是早操時間,按班級排隊,三年級一班的在排頭的位置,后面是三年級二班,然后依次往后排一直到五年級;其中,在每個班級的側(cè)面站著的是本班級的體育委員,喊著號子。這是村小花最不喜歡的時間了,村小花這個階段不太擅長跑步,幾圈跑下來氣喘吁吁,滿頭大汗。早操結(jié)束后,大家排隊去廁所,整個學校只有操場的西南角這倆。在學校的整個上午時間,村小花都沒有喝過水,就很神奇,大家都不帶水杯也沒水可喝;當然老師的辦公室里是有的,同學們都是不太敢去的。
上午下課之后,村小花照例和小伙伴們一起結(jié)伴回家。此時他們還是走著的,只有極少數(shù)的離家稍遠的同學是騎自行車車的;他們從校門出來沿著主路一直向東走,穿過這個村,就到了村小花的村了,沿著主路一直走啊走走到盡頭就到村小花的家了。最近一段時間村小花不愛吃飯,有時候午飯在家隨便扒拉兩口就算完事兒,每次都被她媽媽逼著坐回去把碗里的飯吃完。吃完午飯,門外又響起了小伙伴的喊聲,一起去上學啦。有時候村小花太磨嘰時間來不及的話,就得他爸爸騎自行車去送她了。
這個階段的村小花,是沒有晚讀時間的。下午放學之后,村小花需要獨自先到這個村里的姑姥爺家里去打屁股針。因為最近村小花感冒了,吃藥一直不見好,村小花的媽媽就帶村小花到她姑姥爺那里去看看;村小花的姑姥爺是村里的醫(yī)生,60歲左右,以中醫(yī)見長,當然也有西醫(yī);從學校出來第一個路口右拐,然后一直走,然后再右拐走幾步就到姑姥爺家了。只見兩間平房,東西向,門朝南,走進去一股濃濃的中藥藥材的氣味,從門口進去只見房間的東墻排滿了中藥的抽屜,一直到接近房頂?shù)奈恢?。中藥抽屜再往西是一張長長的桌子,姑父在這里稱藥材,給病人拿藥。再往西南北兩側(cè)的墻邊放著幾張八仙椅。再往西就被一堵墻隔開了,中間留一個小小的門直通另一個房間,是姑父他們吃飯的地方,村小花沒敢進去過。等姑老爺把手頭的事情處理完就給村小花打針了,村小花打完針就走著回自己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