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著馬車足足走了兩天。劉老三這才到了地方。其實(shí)是不是到了地方,他也不是十分的確信。一來他也沒個向?qū)В瑥牡貓D上來講,他感覺應(yīng)該是到了。
二來,他走的這一路,從了第一天的時候還能碰上個人,從第二天開始,他就再也沒有碰上過一個人了。
看了看地圖,在看看眼前的景象,劉老三估摸著,他這應(yīng)該是到地方了。
不管到不到的吧,反正這里也沒人管他。這里的地理條件還不錯,有山有水有平原的,是個不錯的安家之處。劉老三把馬解了下來,連續(xù)走了兩天了,這匹馬也是累的夠嗆。先給它喂了一些水和草料,劉老三就把它拴在了一邊的樹上了。
這里是個緩坡,北邊是大山,南邊是一條不算太大的河。只不過這個時候河面已經(jīng)完全凍住了,看不到河流洶涌的樣子。
從這條河到山坡的樹林邊上,最少也有兩公里的距離。這片地方,用來規(guī)劃他未來的農(nóng)場,那真是在合適不過了。
靠近河邊的這個地方將來種糧食,再往上坡度有點(diǎn)兒大了,他計劃在那邊養(yǎng)上一些牛羊什么的,如此一來,他的這個農(nóng)場也算是有糧有牧了。將來等上個一年半載的,他這里做到吃喝不愁,那是一點(diǎn)兒問題都沒有。
不過這些都有些遠(yuǎn)了,再怎么樣,那也是過完這個冬天以后的事情了。當(dāng)務(wù)之急,他最大的任務(wù)是個自己弄個窩出來。
前幾天住的那個招待所就挺不錯的?,F(xiàn)在劉老三已經(jīng)知道了,那種建筑叫做地窨子,是從前那些勞動人民發(fā)明的一種房子。雖然看起來簡陋了一些,不過在抗寒方面,確實(shí)是非常有效的。
目前這里就他一個人,他覺得模仿一下那種建筑,就非常有必要了。
在這個山坡上選了一個地方,這里大致處于這片坡地的中間,在這里有一個略微隆起的高崗,劉老三就打算把他在這里的第一個地窨子修在這兒了。
挖坑的活兒對他來講就簡單了,他在選擇好的地方,只要把手往地上一放,意識里一個命令,一個立方米的土石,就被他收進(jìn)了空間里。然后換個地方把這些土石再放出來,就可以進(jìn)行下一次的循環(huán)了。只用了幾分鐘的時間,他就在地上弄出來了一個大坑。只不過這個大坑出了上面的五六十公分是泥土,下面全都是堅硬的巖石。這樣其實(shí)也更好,起碼房間里更加的干凈也更干燥。
隨后,他就跑去了樹林里,選了一些適用的樹木,再用一個念頭,一棵樹的一段兒,就出現(xiàn)在了他的空間里。
他的這個空間簡直太好用了,雖然看起來是四四方方的一個空間,可是當(dāng)他收進(jìn)去長條形的物體后,這個空間的形狀就會發(fā)生變化。只要是物品的總體積不大于一個立方米,他這個空間統(tǒng)統(tǒng)都能容納。打個比方,一顆直徑三十公分的樹,他能把十四五米長的一段都放進(jìn)他的空間。
不但能放進(jìn)去,就是想把樹樁變成方木,他都是一個念頭的事情。
就這樣,只用了半天的功夫,他就把自己的第一所房子蓋好了。盡管只是一個地窨子,但就是還這么一個地窨子,也足夠他這兩天的生活了。起碼晚上有了一個躲避風(fēng)雪的地方不是?
隨后,他又用之前收集的一些廢鐵,給自己的地窨子里弄了一個鐵爐子,加上幾根煙囪,就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取暖神器了。
把蓋房子剩下的那些廢木頭變成合用的長度,他直接就把這個爐子給生了起來。木材燃燒的快,相應(yīng)的,產(chǎn)生的熱量也就迅速。很快的功夫,這個地窨子里就暖和起來了。
劉老三把爬犁上的東西,一樣樣的弄進(jìn)屋里,又用木頭和之前挖坑弄出來的那些石頭,給他的馬弄了一個屋子,這才趕在天黑前,給自己做好了個安身立命的地方。
床是他新作的。雖然這個床的木頭在空間里抽干了水分,但新床在怎么樣,也有著一股子天然木頭的氣味兒。
把帶來的鋪蓋弄好了,爐子上的水也就開了。
沖了一杯茶,劉老三就開始折騰自己的晚飯了。一個人的飯比較簡單,把之前路上打死的一只狍子給收拾出來,然后把一個用鐵做的平底鍋放在爐子上,再把狍子肉像是牛排一樣切成片,劉老三的第一頓飯,就是吃著這個下酒了。
味道嘛,比牛肉是差了很多。不過在醬料的配合下,還是別有一番風(fēng)味兒的。酒是他從京城帶來的二鍋頭,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二鍋頭還是非常夠勁兒的。
吃了肉,喝了酒,劉老三又燒了一桶水,把外邊的馬給飲了。草料就是用的這雪地下面埋的野草,條件有些,也就只能先委屈一下這匹馬了。
弄完了一切,劉老三就獨(dú)自躺在了他的床上,這個屋子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窗戶。這讓劉老三不敢在睡著的情況下,一直讓爐子燃燒著。這樣的地方,一個不好,他就有可能因為木材燃燒不充分或者外部的風(fēng)壓讓排煙不暢而發(fā)生危險。
他之前弄房子的時候沒想這個問題,這個時候躺在了床上,才注意到了這一點(diǎn)。
不過這也算不得什么難事兒,他起了床,在這個房間的隔壁,重新弄了一個小房間出來,這個房間就比較簡單了,甚至于房頂他都不用弄,而是利用這個山崗的石頭,直接掏出來了一個大洞。
大洞隔著他的地窨子只有三十公分,他在這個石壁上掏了一個孔,還是用之前收集的廢鐵,弄出來了一些管道,給自己的地窨子裝上了暖氣。鍋爐就放在了這個大洞里,在頂上開了一個孔,安裝了煙囪。如此一來,兩邊算是隔開的了。
因為離得近,劉老三甚至都不用起床過來,他躺在床上,就能通過空間,給這個鍋爐里加柴。
把洞口重新用石頭擋住,劉老三又鉆進(jìn)了他的房間里。如今這里的溫度還不是很低,但也到了零下七八度的樣子了。如今有了暖氣,劉老三把火燒足了,這個房間很快就變得溫暖無比,很快他就睡著了過去。